健康從“腸”計議 第28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在日本東京成功召開

上海2019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2019年11月1日,由日本養樂多公益財團生命科學基金會主辦的“第28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在位於東京的養樂多本社大禮堂舉行。這場主題為“腸內菌群與健康長壽”的研討會上,共有來自中國、日本、意大利、英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400餘名專家學者及相關行業人員齊聚一堂,分享交流了國際腸內微生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健康从“肠”计议 第28届肠内菌群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成功召开

第28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在東京成功召開

專家解讀多項研究成果 國際學術合作交流再深化

人的壽命由遺傳、生活習慣、環境及偶然性等多種因素決定。而另一方面,人體腸內菌群在為人體提供營養、調節代謝等方面發揮著顯著的作用,因此也是決定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此次國際研討會上,日本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的青柳幸利教授帶來了與日本養樂多本社的共同研究成果。通過對352名受試者的干預研究比對發現,高血壓發病風險降低、便秘情況的減少與其長期攝取含乾酪乳桿菌代田株 (LcS) 的發酵乳製品頻率之間呈現著關聯性,如果再配合每日7000步或15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胃腸道健康狀況改善更為顯著。

健康从“肠”计议 第28届肠内菌群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成功召开

第28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現場

在全世界範圍看,癌症高居眾多國家人口致死原因的主因 -- 特別是消化道癌,即便將手術、化療、放射線療法等多項治療手段結合,也無法痊癒,對於國民的生命及健康來說是非常嚴峻的問題。

日本熊本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部的馬場秀夫教授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Routy教授都在腸內菌群對癌症治療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並在會議中分別介紹了具核梭菌對大腸癌的影響,以及腸內菌群增強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相關內容。“腸道微生物組的多樣性會根據身體的部位、個人差異、年齡、飲食、時間等影響因子發生後天變化。”馬場秀夫教授發言中指出。

此外,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服部正平教授、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Stewart教授、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Brigidi教授以及來自日本東北大學的阿部高明教授分別圍繞腸內菌群高效的檢測分析方法、腸內菌群抵禦早產兒相關高風險疾病、長期攝取發酵乳製品配合運動可降低老年人生活習慣病風險等研究成果發表了主題演講,在研討會現場引發了與會學術界人士的密切關注與熱烈討論。

此次會議,中國養樂多集團邀請了來自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山東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江蘇大學和甘肅農業大學以及熱心腸研究院的專家及師生20多人參會。通過與各國專家進行深入的學術交流,不僅掌握了益生菌行業前沿研究動態,也為中國益生菌行業發展注入了全新動力。

健康从“肠”计议 第28届肠内菌群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成功召开

第28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中國參會團隊合影

歷時28載 為益生菌與人體健康研究打下基石

“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作為關於腸道微生態與健康研究領域的年度性學術盛會,不僅傳遞腸內菌群研究的新理論與新技術,更以需求應用為導向,以臨床研究數據為抓手,推動腸內菌群研究的產、學、研方向轉化,進而不斷開拓益生菌更廣泛的健康效用,讓消費者受益。

事實上,腸內菌群應用到人體大健康層面也需要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為了支持腸內菌群研究,助力人類健康。至今,日本養樂多公益財團生命科學基金會已連續舉辦28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為全球消化道、益生菌,免疫及營養學科的學者們提供交流分享平臺,共同探討有關腸道與健康的議題。如今,養樂多“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眾多專家參與。

從1930年養樂多創始人代田稔醫學博士強化培養出乾酪乳桿菌代田株以來,養樂多便投身於腸內微生態與健康的研究,從未停止腳步。不論是腸道健康知識普及,或是主辦年度學術研討會,為相關學科專家提供一流的交流平臺服務,還是積極投身公益活動,為腸道健康事業助力。養樂多始終堅守著“不斷探索生命科學,為世界人類的健康和美好生活作貢獻”的理念。

未來,養樂多繼續秉承創始人代田稔醫學博士提出的“預防醫學、健腸長壽、輕鬆享有”的理念,不斷提高腸內菌群與人體健康的研究水平,用研究數據和成果支撐產品的科學DNA,為中國乃至全球消費者的腸道健康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