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實驗中學2020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

山東省濰坊市2020屆高三上學年階段性檢測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和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華文明覆興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核心問題,而傳承、創新和引領是中華文明覆興的要義。

復興的前提是傳承,但傳承不等於復古。東西方文明興衰的規律表明,文明覆興的過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過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復興。文明的再造是對傳統文明揚棄更新的過程,既是對傳統文明優秀成分的繼承和昇華,又須擺脫傳統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錮和束縛。人類歷史上,成功的文明覆興都是優化或革新傳統文明而結出的甜美果實。中華文明的復興也不例外。所謂"夢迴唐朝",為再現昔日榮光而回歸強大的封建帝國,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沒有優秀文明傳統的復現也不是復興。一種文明的復興不能變成對當下強勢文明的簡單模仿。捨棄自身文明的優秀傳統,複製外來文明,只能讓自己成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喪失復興的可能。雖然理論上很容易明白這個道理,但實踐中卻極易陷入這一泥潭而不自知。近代以來,面對西方的挑戰,改良者不僅以西方文明為圭臬,而且捲入西方主導的思維模式中,不知不覺中消解了中國文明的主體性。一味以當下的優勢文明作為模板追趕,而不加以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根本無法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因此,中華文明覆興也意味著掙脫西方文明的羈絆,重建中華文明自信。在新時代條件下,對西方文明加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是中華文明覆興的應有之義。

文明的復興是復現與新興的統一。二者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構成復興。但相比之下,後者是文明覆興更為本質的方面。沒有文明的自我創新,中華民族就不能浴火重生。中華文明的復興,是以文明的創新作為基本內涵的。無論是對傳統文明的再造,還是對西方文明的揚棄,指向的都是文明的創新,都是在傳統文明和西方文明基礎上建構新的文明。

中華文明覆興,不只是經濟總量這種硬實力的復興,也不只是硬實力加軟實力的復興,甚至也不只是文明名次躍居榜首,而更在於創造出較之現今主導文明更益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更為優越和高級的新型文明。只有牢固持守並切實踐履這一核心理念,華夏文明在當代的復興才是高標準的。反過來說,缺失這種核心取向的文明覆興只能是虛假的復興。中華民族有能力也有條件超越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侷限,構建更新的文明形態,展現出當代與未來中華文明博大的格局。

逐步創生新的文明後,積極為世界文明發展提供有價值的新元素,對人類文明給予具有歷史高度的引領,同樣是中華文明覆興的應有之義。100年前,羅素曾說過:"如果中國在國力足以自衛時,放棄征服異族,把全副精力投入於科學與藝術,開創一種比現在更好的文明,那麼,中國對世界盡了最恰當的義務,給了人類全新的希望。"這些話仍然給人啟迪。走向復興的中華文明不應侷限於一時一處的得失,而應將自己的復興同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使自我發展和人類進步相互促進。

(摘編自郭湛、劉志洪《中華文明覆興的核心取向》)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華文明只有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再造才能復興,而"夢迴唐朝"的復古並不可取。

B.中國近代改良者在理論上明白不能複製外來文明,在實踐中卻捲入西方主導的思維模式中。

C.中華民族浴火重生要靠文明的自我創新而不是復現,所以新興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D.復興後的中華文明會成為世界文明的模式,引領其他文明按照這種模式建構和發展。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採用"總-分"結構,首段提出文章中心觀點,再對傳承、創新和引領展開論述。

B.文章採用例證法,以近代改良者的事例證明掙脫西方文明的羈絆中華文明才會復興。

C.第五段論證了現今的主導文明已不益於人類發展而中華文明將會優越和高級的觀點。

D.文章針對性強,既有對現實中的復古和全盤西化的批判,也有對文明覆興的展望。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傳承、創新和引領是中華文明覆興的要義, 作為中華文明覆興具體實踐的"一帶一路"的倡議與合作完全符合此要義。

B.中華文明的再造和創新過程,包含著對中西方文明的揚棄,這與魯迅先生提出的"拿來主義"的精神是相一致的。

C.中華民族有能力也有條件構建更新的文明形態,這一點羅素已經預見到,但他擔心中華民族會征服異族是沒有道理的。

D.走向復興的中華文明應該具有博大的格局和世界眼光,將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結合起來,促進自身和人類的進步。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2018年11月19日2時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並與此前發射的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聯調。

此次任務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後續將開展系統聯調和性能指標評估,計劃年底前開通運行,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導航服務,邁出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據介紹,2009年,經國家批准,北斗三號工程正式啟動實施。工程於2016年完成了試驗系統建設,充分驗證新一代導航信號體制後,按照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全球系統三步實施組網。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了首次組網衛星發射任務。2018年3月底,建成了由8顆北斗導航衛星組成的最簡系統;目前,工程建設進展順利,由19顆北斗導航衛星組成的基本系統即將開通運行。2020年底前,將建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具備服務全球能力。

(摘編自新華網)

材料二:

1993年初,我國提出衛星總體方案,初步確定衛星技術狀態和總體指標,次年研製工作全面展開。北斗一號系統於2003年建成。北斗一號系統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建立了國際上首個基於雙星定位原理的區域有源衛星定位系統。

2004年北斗二號衛星工程正式立項研製,隨後導航系統工程被列入我國16項國家重大專項工程。北斗二號系統突破了區域混合導航星座構建、高精度時空基準建立的關鍵技術,實現了星載原子鐘國產化,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混合星座區域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12月27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成為國際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服務商之一。

在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建設中,中國率先提出國際上首個高中軌道星間鏈路混合型新體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方案。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GPS系統、俄羅斯GLONASS系統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與國際先進衛星導航系統同臺競技,做到了"核心在手",打破了美國GPS系統壟斷局面,增強了我國在國際導航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摘編自張馨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材料三:

北斗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它的應用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隨著5G、物聯網等通信技術的不斷革新,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據介紹,隨著5G時代的到來,北斗+5G有望在機場調度、機器人巡檢、智能駕駛、物流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將形成一個個北斗+創新+北斗應用的新業態,這些都將成為北斗系統產業創新的核心原動力。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認為,到2020年,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將要全面建成並提供全球服務,我國的北斗應用將迎來一個新時代,這也將促進我國的衛星導航產業迎來一個黃金髮展時期。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今,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到目前,北斗對產業的核心貢獻率達80%,各類國產北斗終端產品應用規模累計超過每套8000萬臺,採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終端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目前的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每套7億臺。

(摘編自央視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市場價值》)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截至2018年11月,我國共發射43顆北斗導航衛星,其中北斗三號系統組網衛星19顆,這對 "一帶一路"建設是好消息。

B.北斗導航系統1994年開始全面研製,北斗三號工程2009年正式啟動,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具有全球覆蓋能力,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C.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混合星座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因而在2012年底正式成為國際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服務商之一。

D.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影響著眾多產業的發展,在許多領域廣泛應用,涉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既及時準確地報道了我國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成功這一重大事件,也介紹了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發展的相關背景材料。

B.通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每一步發展,都有關鍵技術的創新突破,增強了我國在國際導航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C.材料三顯示,我國北斗系統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應用越來越廣泛,即將進入黃金髮展時期,將會在與國際先進衛星導航系統競爭中取勝。

D.北斗系統是一項國家工程,其發展依靠的是國家的經濟、科技實力,北斗系統彰顯了我國強大的國力,已經且必將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6. 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相比,起步較晚,現在卻能與之同臺競技,結合材料分析我國北斗系統迅速發展的原因。(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題。(選自《宋史·李壁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侂胄不聽用兵之意/益急/壁方與共政/或勸其速去/毋與侂胄分禍/壁曰/嘻/國病矣我去/誰適謀此/

B. 侂胄不聽/用兵之意益急/壁方與共政/或勸其速去/毋與侂胄分禍/壁曰/嘻/國病矣/我去誰適謀此/

C. 侂胄不聽/用兵之意益急/壁方與共政/或勸其速去毋與/侂胄分禍壁/曰/嘻/國病矣/我去誰適謀此/

D. 侂胄不聽用兵之意/益急/壁方與共政/或勸/其速去毋與/侂胄分禍壁曰/嘻/國病矣/我去誰適謀此/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祿,也指官吏的官階、品級,文中"削三秩"指李壁被貶官三級。

B.傳檄,指傳佈檄文。檄文指用於徵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罪行等的文書。

C.諡文懿,諡號是古人對死去的地位高的人給予或褒或貶的稱號,"文懿"是褒揚的諡號。

D.群經,指儒家經典;百氏,指諸子百家。群經百氏都是科舉時代儒生應試考查的內容。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壁聰穎好學,著作頗豐。他年輕時每天誦讀一萬多字,所寫的文章精深博大;求學如飢似渴,涉獵廣泛,撰有多部著作。

B.李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他先是反對韓侂冑草率用兵,後因估計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局面,又建議貶斥秦檜以振奮人心。

C.李壁敢於擔當,無辜被貶。他和韓侂冑共同執掌朝政,韓侂冑執意用兵,兵敗被殺,御史葉時認為李壁反覆無常,將他貶到撫州。

D.李壁精於謀略,平定賊兵。平定賊兵的過程中,他調兵遣將,反對火攻,建議採取斷汲路與糧道的長圍之法,最後賊兵被平定。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侂胄專國,建議恢復,用師意方銳,大臣或以沮兵議忤侂胄得罪貶。(6分)

(2)事勢未集,亦權宜就和。苟利社稷,固難執一。(4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梅花

張道洽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

絕知南雪羞相併,欲嫁東風恥自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餘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好不容易尋到數枝梅花,荒林、野徑、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

B.因為南雪易於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詩人認為梅花羞於與向陽之雪為伍。

C.梅花不是不願委身於東風,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薦為恥,希望有人引薦。

D.詩人酒醉之後不願睡到庭前梅樹近旁,是怕汙損陣風吹來落下的花瓣。

15.詩的頸聯有何含意?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態度?(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詩經》中《靜女》運用移情手法,描寫男主人公愛屋及烏情感的句子是: , 。

(2)國家的發展和穩定必須要有各項適宜的制度,在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中" , ?"兩句,以車做比喻說明這個道理,並用反問句加強了語氣。

(3)新時代中國青年,學習和創業都有了更好的條件、更高的起點,但也要牢記歐陽修《伶官傳序》中所說" , ",安逸的環境容易消磨人的奮鬥精神。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吟一首詩,看千年經典惹人戀;歌一闋詞,讓蕩氣迴腸詠流傳。從《登鸛雀樓》這類耳熟能詳的唐詩經典,到《鄉愁》這樣的現代佳作,經典詩詞 。當下社會,經典詩詞更需要賦予鮮活的新生命,讓這些千百年的經典詩詞隨著優美旋律飛進每個人的心田,飛遍社會的角角落落,涵養人們的精神世界。

當前,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不斷升溫,不僅體現了現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會創造性蛻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現。例如,熱播的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就為觀眾打開了一扇氣象萬千的文學經典之門,讓傳統文化重新 出蓬勃生機。

文學經典必然含情、傳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傳"的,無論時光過去多久,( )。它們早已化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後,依然讓品讀歷史的人 。我們將傳承詩詞的經典精品獻給人們,用經典詩詞、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希望這些底蘊深厚、魅力無限的藝術經典能夠持續 當代文化風尚。

17.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沁人心腑 萌發 心悅誠服 引領

B. 感同身受 煥發 心悅誠服 指引

C. 感同身受 萌發 心馳神往 指引

D. 沁人心腑 煥發 心馳神往 引領

18.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不僅是現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的體現,而且是全社會創造性轉化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現。

B. 不僅體現了現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而且展現了全社會創造性蛻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

C. 不僅體現了現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會創造性轉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現。

D. 不僅是現代人對精神文化溯源尋根的渴求的體現,而且是全社會創造性蛻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現。

19. 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其中蘊含著永恆不滅的真善美 B.其中蘊含的真善美永恆不滅

C.真善美蘊含在其中,永恆不滅 D.真善美永恆不滅地蘊含在其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6分)

每年暑期,總有許多3D電影刷爆朋友圈,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去電影院過"眼"癮,感受身臨其境的刺激。 ① 專家表示,三維立體圖形可能會損害兒童尚在發育中的視覺系統,觸發或加重兒童潛在的視力問題。如果兒童使用成人眼鏡觀看,因為鏡片間距等問題,就更容易出現上述現象。專家建議, ② ;年齡稍大的兒童觀影也應該控制時間,以40分鐘左右為宜,必須使用符合自己尺寸的兒童3D眼鏡。總之, ③ ,應該偶爾或者短時觀看,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21.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5分)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學獲悉,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斬獲這一世界性的大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據瞭解,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以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命名,象徵著國際科學界的崇高榮譽。世界科學獎評選委員會對王中林的科學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在納米發電機和自供能系統研究方面做出了影響深遠的開創性貢獻,使人類從環境和生物系統中獲取能量這一全新的技術成為現實,並認為這一技術"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改變世界"。

四、寫作(60分)

2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①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出名早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更多的資源,易於取得更大的成功。

②張國福原名張國富,是我國第一批特等戰鬥英雄。他復原後在家鄉當了農民,改名為張國福,隱姓埋名四十多年,連他的妻子和子女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直到病重住院,他真實身份才被發現,住院第二年去世。

③華為崛起,引起了美國的害怕,受到美國打壓。但這卻讓全球人都知道了華為的強大。面對未來的發展,華為非常有信心。其強大的研發能力,讓華為擁有了自己的技術,不再束縛於人。

④江西九江一名15歲女孩為出名想當"網紅",受到並不瞭解的網友的慫恿,突然離家出走。多地民警接力找尋助其回家。

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你對"成名觀"的認識與思考的文章,併為《中國青年報》的《青年話題》欄目撰稿。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2019-2020學年高三階段性監測

語文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

1.A(B.近代改良者理論上不一定明白不能複製外來文明,他們以西方文明為圭臬。C. "靠文明的自我創新而不是復現"不準確,同時因果關係錯誤。D."引領其他文明按照這種模式建構和發展"錯)

2.C("現今主導文明已不益於人類發展"錯)

3.C("羅素已經預見到"錯誤)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4.C(因果關係不存在)

5.C("將會在與國際先進衛星導航系統競爭中取勝"錯,無法從原文看出)

6.①國家重視、扶持,頂層籌劃,實施國家重大專項工程。②突破關鍵技術,不斷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方案。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應用領域廣泛。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7.C("日趨妥協的原因主要是來自父母的壓力"錯,主要是來自"爺爺"為代表的封建專制勢力)

8.①覺新是舊家庭中為家庭不惜犧牲自己夢想和幸福的有責任心的善良又軟弱的大哥形象。②覺民是既同情大哥又理解兄弟,內心有矛盾而又態度溫和的青年學生形象。③覺慧渴望幸福生活,敢於反對舊家庭束縛,是堅定勇敢的青年革命者形象。(每條2分)

9.①人物形象塑造真實可感,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複雜性。如覺新既勇敢擔起家庭重擔又害怕祖父,有膽小懦弱的一面。

②日常生活描繪真實可信,再現了封建大家庭中受過教育又身份地位不同的青年人的生活情境。

③從情節發展的真實性來看,在新舊時代劇烈變遷的背景下,年輕人自然會呈現或激進、或保守、或徘徊的不同樣態。

④作者傳達出對舊時代青年的真實感受,既預示了封建大家庭必將走向沒落的歷史趨勢,又謳歌了青年們的覺醒和反抗。 (每條2分,任選三條作答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給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10.B(侂胄不聽,用兵之意益急。 壁方與共政,或勸其速去,毋與侂胄分禍,壁曰:"嘻,國病矣,我去誰適謀此?")

11.D("群經百氏都是科舉時代儒生應試考查的內容"錯)

12.C("無辜被貶"不準確;"被御史葉時貶到撫州"錯)

13.(1)當時韓侂冑把持國政,建議收復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有的大臣因為提出阻止發兵的意見違逆了韓侂冑獲罪被貶,( "專""恢復""用師"" 方銳"" 忤"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現在的情勢還沒有安定成功,也可以權且變通前去議和。如果對國家有利,本來也難以採取一個策略。("權宜""苟"" 執一"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參考譯文】

李壁字季章。父親李燾,主修國史。李壁年輕時聰穎過人,每天誦讀一萬多字,寫的文章精當廣博。孝宗曾問李燾:"您的各個兒子中,誰可任用?"李燾回答說李壁可用。憑藉父親的職位從政做官。後來考中進士。被皇帝召試後,李壁擔任正字之職。寧宗即位後,李壁改任著作佐郎。當時韓侂冑專權,建議收復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有的大臣因為提出阻止發兵的意見違逆了韓侂冑獲罪被貶。李壁說:"進攻的關鍵,應該是慎重發兵並一定要達到目的,不要輕率出兵而隨便停止。"韓侂冑心中不悅。李壁估計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說:"自從秦檜首先提倡和議使得父兄百世的仇恨不再從臣子口中說出,臣認為應該立即貶斥秦檜,向天下表明報仇雪恥的志向,這樣一來, 君臣上下奮發振作,從兇殘暴虐的敵人手中拯救出離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長久怨憤。在今天提出並去施行這些,不難啊。"奏疏交上去,秦檜被判罪追削王爵。議論的人認為李壁的話雖然公道,只不過是用來迎合韓侂冑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國派使臣來,暗中表示想議和的意願。丘崈把這件事報告朝廷,李壁送給丘崈一封信,讓他派侍役送信給金兵元帥講和。金兵元帥回信稱用兵的主要謀劃者是韓侂冑,韓侂冑大怒,不再考慮議和。李壁說:"現在的情勢還沒有安定成功,也可以權且變通前去議和。如果對國家有利,本來也難以始終採取一個策略。"韓侂冑不聽,出兵的想法更加急切。李壁正和韓侂冑共同執掌朝政,有人勸李壁趕快離開,不要和韓侂冑一起分擔禍患,李壁說:"唉,國家睏乏了,我離開了誰適合謀劃這些?"後來因為兵敗韓侂冑被誅殺,御史葉時認為李壁反覆無常變化多端,李壁被降官三級,貶居撫州。過了四年,又被授任遂寧府知府,還沒有到任,而潰散兵卒張福進入益昌,殺害朝廷命官,到達遂寧,李壁發佈文書諭示他們,張福等人讀檄文流下眼淚,約定解甲投降。恰好官軍來到向賊兵挑戰,賊兵憤怒,把全城都燒了,看著府衙說:"李公很快要來居住,這裡不要燒燬。"李壁快馬傳信給大將張威,叫他調集士兵來會戰。張威夜間派人敲門,告訴他說:"賊兵城壘堅固無法攻破,將要挑選敢死隊,用雲梯登城,用火攻城。"李壁說:"真是這樣,必然大量損失士卒,為什麼不先斷絕賊兵汲水的通路和運糧的道路,讓他們得不到食物,他們就會自動被擒了。"把長期圍困的方法教給他,張威使用了他的計謀,賊兵於是被平定。李壁於嘉定十五年六月去世,諡號文懿。李壁愛好學習,如飢似渴,各家經典全都蒐集,沒有遺漏,對典章制度尤其進行綜合研習。他寫的文章俊逸不凡,著作有《雁湖集》 一百卷,《涓塵錄》三卷等。 山東中學聯盟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4.C(梅花不是不願委身於東風""希望有人引薦"錯)

15.①梅樹長在野橋旁,無人管領,任隨明月做它的的主人;(2分)長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會抽枝吐蕊。(2分)②表達了詩人對梅花遠離塵囂、自由自在、清高疏放、執著堅貞、百折不回品性的由衷讚美。(2分)

(三)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6.

(1)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2) 奔車朽索,豈可忽乎

(3)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D(感同身受:內心感激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為代人向對方致謝。沁人心腑:形容優美的詩文、樂曲等打動人心,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覺。心悅誠服:指愉快地接受某種觀點、事實等,誠心誠意地信服或服從。心馳神往:形容心神嚮往或思慕之極。萌發:比喻事物發生。煥發:光彩四射或者振作。引領:引導、帶領。指引:指點、引導。)

18.A(原文有兩處語病,一是語序不當,應當是"不僅體現了……而且展現了……";或者"不僅是……的體現,而且是……的展現";二是搭配不當,"蛻變古老中國智慧精髓"錯誤,應為"轉化古老中國智慧精髓")

19.B(從前文看,承接"文學經典",從後文看,強調的重點是"真善美",綜合分析故選B)

20. ①那麼兒童看3D電影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②年齡偏小的兒童(本身視力有問題的患兒)最好不要去看3D電影

③3D電影對兒童弊大於利

21.關鍵信息:①2019年6月14日;②"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③王中林成為首位獲獎的華人科學家;④評委會對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5分。語句通順可得1分,超字扣1分,每寫出一點得1分)

四、寫作

22.建議按照高考評分標準,以44分為基準分評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