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臨沂對未婚女青年常稱“識字班”,為什麼?

“識字班來扭一扭,惹得青年跟著走。誰要生產當模範,俺就和他握握手。”

“識字班來扭呀扭,一扭扭到十八九。俺娘不給俺找婆家,俺就跟著同志走。”

這個是過去流行於沂蒙山區的關於識字班的歌謠。說起識字班,在我們老家山東臨沂,只要是上了歲數 的人都不陌生。過去給未結婚的青年婦女就叫識字班。那麼這個稱呼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怎麼產生的?小編來說一說識字班的歷史由來。

过去在临沂对未婚女青年常称“识字班”,为什么?

其實識字班產生於革命戰爭年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早在紅軍創立之初,隨著革命根據地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群眾參加紅軍,在根據地就開展夜校進行普及教育。鑑於當時根據地群眾尤其婦女的文化程度普遍太低,1934年中央紅軍在瑞金頒發了《識字班辦法》,要求政府機關、群眾團體創辦識字班,將離夜校較遠或有家庭負擔,不能加入夜校或半日學校學習的對象編入識字班,少則3人,多則10人為1 班,在閒暇時間隨時學習。這是最初的識字班,距今有80多年了。

过去在临沂对未婚女青年常称“识字班”,为什么?

在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區山高林密,群眾樸實敦厚,是國民黨和日軍控制的薄弱環節,臨沂作為山東解放區的首府,有“華東小延安”之稱。所以在這裡發動群眾進行革命教育非常便利。識字班作為群眾教育的一種組織,在我們沂蒙山區通過開展夜校,對農村婦女,尤其是未婚女性青年普及文字教育,並以學習時事政治,灌輸革命思想。這項制度立竿見影,深受當地百姓擁護。對掃除文盲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對婦女解放,對革命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學校在解放後很多改為業餘學校。

过去在临沂对未婚女青年常称“识字班”,为什么?

在臨沂,因參加識字班的多為農村未婚年輕婦女,後“識字班”逐漸演化為對年輕婦女,尤其是未婚少女的稱呼。這種稱呼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末。

过去在临沂对未婚女青年常称“识字班”,为什么?

今天國家已經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每一個青少年無論男女都享受免費的義務教育。隨著社會發展,網絡的推廣,對未婚青年的稱呼也演變得非常時尚,什麼美女,小妹等,識字班早已經成為歷史。

作者 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