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见证者,默默在前行——来听听这些媒体人的心声

唯有坚守不可辜负,唯有时间不会爽约。记者,是时代的歌者;记者,这荣耀的头衔,是所有新闻从业者共享的自豪。在这个以记者的名义、以记者的责任、以记者的担当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群里,就有着我们枣庄日报社几百名员工,更有着我们枣庄日报社15位从事新闻工作30年以上的在职老编辑老记者以及我们枣庄日报社评出的优秀编辑和优秀记者。

今天,我们把版面留给这些媒体人,听听他们的心声。

默默耕耘的媒体人

我们枣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人,他们或在城市农村、或在工厂车间、或在田间地头,用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捕捉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挖掘了一件件感人的故事、发现了一个个突出的典型......披星戴月、精心采写、字斟句酌,写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见证了枣庄的发展,亲历着枣庄的繁荣。在步入“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他们将不断创新,增强“四力”,以满腔的热情为新时代鼓与呼,讲好枣庄故事,传递好声音。

枣庄日报社资深新闻工作者

时代的见证者,默默在前行——来听听这些媒体人的心声

资深新闻工作者翟力民:“既然选择了新闻记者这个职业,就做好了要在这条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准备。新闻摄影被喻为‘时代的眼睛’,用眼睛观察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把握时代的脉搏,用手中的相机定格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把它化作永恒的记忆。”

资深新闻工作者刘红梅:“三十年前,是‘铁肩担道义’的光荣与梦想吸引我们加入了向往已久的新闻队伍。三十年,为了使命与担当,记者不惧辛劳,编辑兢兢业业。 三十年,青丝变成了白发,脸庞增添了皱纹,我们的称谓也从‘新人’变成了‘资深新闻工作者’,可我们热爱新闻工作之心没有变老, 奉献新闻工作之志也没有变老。”

资深新闻工作者寻文波:“三十多年的每个重大新闻事件节点定格在我的底片上。每逢突发事件,现场必会出现我的身影,那份记录生活、颂扬时代精神的责任感愈来愈强烈,促使我不断用专业要求检验自己、超越过去,不断深入生活去挖掘积极向上的典型事例宣传报道。”

资深新闻工作者郑显德:“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把政治放在第一位。二是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无论何时何地,新闻工作者都要时刻牢记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要为党和人民负责,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负责。三是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采编出好的新闻报道。”

资深新闻工作者贺宝玺 :“记者的征途,就像马拉松赛道,我的执着,我的痴恋,皆因每前进一步,每一篇作品,都是新的风景线!大潮汹涌澎湃、百舸无惧争流!既然停不下来,那就驰骋不息吧!用淋漓的汗水,支撑起永远的笑容,这是属于你的赛道!”

时代的见证者,默默在前行——来听听这些媒体人的心声

资深新闻工作者张辉 :“记者是苦心志、劳筋骨的职业。你要上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各行业的发展趋势,下知生活实践的各种细节;你要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你要绞尽脑汁地思索,不断地发现和挖掘出新的作品;还得小心翼翼地避开别人涉足过的老路,记者是以采写新闻为目的、以不卑不亢为处事原则的普通职业工作者。”

资深新闻工作者张磊 :“ 记者这个职业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之中,正是这一颗颗心灵让我领悟着生命的意义、学会了感恩。新闻记者是一个长跑运动员,从入门到优秀更是一个寂寞的长跑过程,除此没有捷径。”

资深新闻工作者张艳琳 :“在枣庄30多年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巨变时期,一项项重要的政策、一次次重大的事件、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时代的记录者,自己能以微薄之力参与其中,展现时代的发展洪流,这一切都让自己满怀感动和自豪。”

资深新闻工作者李明 :“ 感谢师长,手把手地传道、 授业、解惑,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们。感怀同仁,宽容、理解与支持让我走到了今天。最后,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愿坚守,怀揣中国梦,紧跟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栉风沐雨、砥砺笃行。”

资深新闻工作者张晶 :“回首30年新闻摄影工作,一路走来,多少的付出与艰辛,多少的快乐和获得,流出的汗水和荣誉并存。喜欢这份艰辛,尊重这份使命,所以固守这份职责。”

时代的见证者,默默在前行——来听听这些媒体人的心声

资深新闻工作者王飞龙 :“作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只有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工作使命,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不断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拍摄出生动鲜活的摄影作品,才能 拍摄出反映社会现实的摄影作品,才能拍摄出凝固历史的摄影作品。”


资深新闻工作者毛爱国 :“为着报纸版面、 文字的质量提高,始终坚持着敬业之心,始终扛着责任。校对, 校勘正误,核对异同,不仅要确保消息、通讯等稿件字通句顺,没有语法错误,更要找出其中隐藏的内在逻辑错误或事实性差错,这就是我的岗位的工作,为着优质的新闻产品出版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幕后者。”

资深新闻工作者李靖 :“都说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往往会留下一些职业印记,三十余载的摸爬滚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只要还在记者编辑的岗位上就要时刻拿出自己最优秀的那一面来充分展示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去提高自己,只因为她是我钟爱的新闻事业!”

资深新闻工作者杨军 :“时光如梭,弹指挥间。我1980年底从部队退伍后,被分配到枣庄日报社工作,至今已经历了39个春秋。回顾起这段不平凡的新闻生涯阅历,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20多 岁的青年,成长为一名近60岁的老新闻工作者,我对党的新闻事业做到了勤恳忠诚,无怨无悔。”

资深新闻工作者安增良 :“目睹着枣庄从一灰一黑的资源之城,变成今天的高速高铁数码锂电的转型之城,有幸生长于这个时代,以新闻之眼来观察感受,自是滋味不同。岗位不断在变,不变的是媒体人的心。牢记手中这支笔,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担子在肩,唯有真诚永远不能变。”

2019年枣庄日报社优秀编辑、优秀记者

时代的见证者,默默在前行——来听听这些媒体人的心声

优秀编辑贾卫峰:“ 编辑要有水一样的心境和情怀。大江之流,静静默默,少有声息却怀抱着日月星辰的辉光昼夜奔涌无有停息,一如编辑思绪,即使吃饭睡觉甚至梦中,都有文字在流淌。编辑是水,有穿石之功,涤洗表象,还以真实,润开百花,在人们夸赞鲜花的喝彩声中默默离去。”


优秀编辑丁晓范 :“作为社会良知的守望者,职责在肩,不求回报,只求把最精彩的新闻奉献给亲爱的读者朋友。 26年的坚守,源于对新闻的热爱,我无怨无悔。”

优秀编辑张华 :“荣誉仅仅代表过去,责任时时相伴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成绩,找短板、补差距,团结协作,按照新闻规律完成好肩负的工作任务,站在大局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去分析、认识、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

优秀编辑冯克宁 :“编辑也是‘杂家’,从最初的编辑文字,到现在熟练使用Photoshop和各种排版软件,编辑需要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在这方面我更要不断学习。”

优秀编辑徐岩:“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在传播正能量上作表率;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善于学习各种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深入研究新兴媒体宣传的走向和规律,力求使新闻宣传更好地体现时代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优秀编辑池研 :“有那么一群人终日奔跑在时间长河的两岸,用责任、用真情,客观、真实、第一时间用笔墨、用镜 头记下每一朵有故事的浪花,告诫人们,美好幸福生活是人心之向往,但通往之路会有坎坷,既心而向之,则义无反顾。”

时代的见证者,默默在前行——来听听这些媒体人的心声

优秀编辑李龙海 :“在我的身边,有着一批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很高的老编辑老记者,他们认真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召着我,激励着我,更使我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在 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

优秀编辑张文莉 :“在当今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勇于担当,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新的作为当好无私的‘奉献者’。”

优秀记者张孝平:“我热爱新闻事业。它不仅让我见证并记录了生动的历史变迁,而且在深入实地的采访中,我看到了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欢笑后面隐藏的泪水,它让我学会了思辨,懂得了怎样通过形式看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

优秀记者刘振江 :“‘我不在报社,就在外出采访的路 上。’始终用手中的笔记录着枣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群众一天赛过一天的幸福生活,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让社会发展的脚步走得更加铿锵有力。”

优秀记者梁鸿雁 :“青春早已远去,皱纹爬上额头,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那颗热爱新闻事业的心。在不停歇的采访脚步中,见证了枣庄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经历了许多风雨,挥洒着辛勤汗水,品尝过成功的喜悦,留下了难忘的遗憾,让我至今倍感自豪。”

优秀记者崔累果 :“新闻见证时代的发展,记录历史的印迹。每一天都会迎来崭新的阳光,每一天这座城市都在不断发展前行,每一天新闻记者的脚步也不会停歇。”

时代的见证者,默默在前行——来听听这些媒体人的心声

优秀记者王兆虎 :“认真履行记者 职责,进一步练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守新 闻工作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坚持深入基层、深入 生活、深入群众,发现更多好素材、好新闻,不断增 强新闻敏感性,自觉开展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能力, 采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提高讲好“枣庄故事” 的能力,为报社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优秀记者刘明 :“报社良好的环境,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虽然又累又辛苦——压力大,但是收获了更多的快乐。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奉献给喜爱的新闻事业,我感到自豪。”

优秀记者姜爱民 :“ 怀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去担当、去报道、去揭示新闻事件最真实的一面,写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力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成为枣庄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优秀记者苏羽 :“新闻是匆忙的文学。记者是一个需要激情和探索精神的职业,我选择和这个职业朝夕相处,体会职业带来的愉悦感。作为一名新闻人,只有燃烧激情,才能蓬勃向上!”

优秀记者王龙飞 :“作为一名晚报记者,既要保持对新鲜事物时刻充满好奇心的感性冲动,更要具备面对调查性舆论监督事件的理性思维,工作中牢记枣庄晚报“关注民生 服务大众”办报理念,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力争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新闻性有可读性有深度有广度的新闻。”

优秀记者李刚 :“新媒体队伍是枣庄日报社媒体融合转型的先锋队、排头兵。枣庄日报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被近30 万粉丝关注,让我知道,记者是被需要的。 我觉得让一名优秀记者坚持下来的,也是这温暖。它不光温暖了被采访者,温暖了读者;也温暖着记者,让我们有力量一直坚持前行。”

振奋精神再出发

从没有一份坚持会被辜负。在《枣庄日报》的今后发展历程中,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依然在我们《枣庄日报》一代一代新闻人中传承和发扬

在今后每年的365个日子,更是我们从传统纸质媒体向全员、全息、全程、全效融媒体转型的日子,更是我们不断提高传播力、经营力、影响力的日子。

从没有一份坚持会被辜负。相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枣庄日报社全体同仁为枣庄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的这份坚持,也一定不会辜负。我们枣庄日报社的明天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