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SoundSee將前往國際空間站,“聽診”空間站健康狀況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是否完善?彆著急,博世的SoundSee將會告訴你。SoundSee可對空間站進行故障診斷,該技術的最大亮點在於它可以分析聲音,再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來工作。

博世SoundSee將前往國際空間站,“聽診”空間站健康狀況

Bosch的新型傳感器SoundSee

據麥姆斯諮詢報道,近日,博世(Bosch)與位於北美的Astrobotic Technology公司宣佈了一項研究合作伙伴協議,稱將於2019年11月將實驗性傳感器技術發送到國際空間站。博世的SoundSee技術具備深度音頻分析功能,它通過定製的麥克風陣列以及機器學習算法來分析噪音中包含的信息。SoundSee的分析結果可用於研究來自設備的音頻數據是否能通過高級軟件來學習和理解,從而改善國際空間站的運行。

“諸如發動機和泵之類的機器在運轉時會發出噪聲信號。”匹茲堡博世研究與技術中心首席研究員兼SoundSee項目負責人Samarjit Das博士說道,“我們的SoundSee AI算法使用機器學習來分析這些細微的聲音信號,並判斷機器甚至機器的單個組件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換。”SoundSee有效載荷將搭載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宇航蜂”機器人(Astrobee Robot)上,該機器人是一種能夠在國際空間站中自由航行的飛行器。

在國際空間站上,研究人員收集數據並將其發送到地球,以供博世研究。隨著研究的進展,該團隊希望通過更新軟件或調整運行程序以改善數據收集結果。博世的研發工程師實習生Jon Macoskey表示:“我們的長期目標是證明我們可以檢測到站內運行的異常情況,並將這些情報返回給機組人員或地面控制人員。”

“博世長期以來一直對使用音頻分析來監控關鍵機器和設備(例如汽車的發動機或HVAC系統)非常感興趣。”博世的研究科學家Joseph Szurley博士說道,“國際空間站為我們研究如何將這些技術擴展到更具挑戰性和獨特的環境中提供了幫助。”Astrobotic公司內部一個名為“Future Missions and Technology”的空間機器人研究小組正在研發此傳感器的飛行版本,也就是SoundSee有效載荷。

該小組還將進行地面測試並準備試飛。“即使在擁有像國際空間站這樣的平臺的情況下,進行太空研究也比在地面上進行試驗更具挑戰性。”天體研究科學家兼Future Missions and Technology的項目總監Andrew Horchler博士說道,“作為一家太空機器人公司,我們能夠幫助博世在這種高度受控的太空環境中運行做好前期準備。”

自從空間科學發展中心(CASIS)於今年年初批准了太空站的發射經費並協調宇航員時間以來,SoundSee項目就一直在開發中。CASIS是NASA旗下負責管理國際空間站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組織。近期,博世和Astrobotic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測試SoundSee有效載荷單元,並引進了前國際空間站指揮官Colin Foale博士。“自從與位於匹茲堡的Astrobotic團隊見面並進行SoundSee初步設計評審後,我深信,通過機器學習這種新穎的、先進的方法,不僅可以解決國際空間站的問題,甚至能解決整個地球上所有行業遇到的問題。”Foale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