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北:砥礪奮鬥七十載 繼往開來啟新程

蘿北:砥礪奮鬥七十載 繼往開來啟新程

黑龍江經濟網鶴崗14日訊(賀英記者陸鐵男)今天上午,鶴崗市舉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主題系列蘿北縣專場新聞發佈會。

中共蘿北縣委書記李思勇在主旨發言中說:蘿北地處小興安嶺與三江平原交匯處,東鄰綏濱、西接鶴崗、北連嘉蔭、南臨樺川,東北以黑龍江為界與俄羅斯阿穆爾捷特猶太自治州隔江相望,是一個在位置、空間、構成、資源等方面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的邊境縣份。

蘿北地域廣闊,構成多元。全縣共轄2鄉6鎮63個行政村,原農墾寶泉嶺分局及所屬6個國營農場、原鶴北林業局及所屬17個森工林場也在境內,縣域總面積6768平方公里,有漢、滿、朝鮮等17個民族。

蘿北交通便捷,區位優越。以黑龍江主航道為界與俄羅斯相望,蘿北口岸是我省沿江口岸中距省城最近的國家一類客貨口岸,特別是隨著“醉美311”公路、鶴名鐵路、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推進,南聯北通、縱橫交織的“公鐵海空”立體式交通網絡將全面構建完成,蘿北“龍江絲路帶”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也將得到進一步突顯。

蘿北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縣域共有耕地面積390萬畝、林地670萬畝、草原溼地32萬畝,已探明的石墨、石灰石等礦產資源達29種之多,其中石墨儲量25.49億噸,為亞洲之最。依託富集的石墨資源,蘿北石墨產業園區快速崛起,我縣已成為國內選礦能力最大、石墨精粉和球形石墨產量最多、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天然石墨生產基地,世界500強企業五礦集團的正式落戶,更是為我們打造百億級的石墨產業集群奠定了堅實基礎。

蘿北:砥礪奮鬥七十載 繼往開來啟新程

龍江三峽:遺落在凡間的隱世美景

蘿北文化厚重,生態優良。土著、清金、抗聯、拓荒、知青、界江“六大文化”底蘊厚重,大界江、大森林、大溼地、大冰雪等生態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名山、太平溝等AAAA級景區風光秀美,黑龍江流域博物館、黃金古鎮等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游龍江三峽,賞兩國風光”旅遊品牌享譽中外。

70年砥礪奮進,70年春華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70年,是不斷創造偉大奇蹟、徹底改變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70年。伴隨著祖國的日益強盛,蘿北這座充滿活力的美麗邊城,也從未停止過發展的腳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和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我們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始終牢固堅持“依託資源上項目、轉換動能優結構、外向求進促升級、改革創新增活力、優化環境保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保障,以實施“12612”工程為牽動,大力發展綠色礦業、文化旅遊、生態農業、外貿物流、戰略新興“五大產業”,逐漸形成了具有聚集、衍生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打造財政富縣、經濟強縣和祖國邊陲明星縣攢足了後勁。近年來,蘿北先後榮獲全國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先進試點單位、全國創先爭優活動先進縣委、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省級工業示範基地和石墨特色產業園區,國家級生態試點縣、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全國特色文化產業縣、省級平安建設“平安縣”等榮譽稱號,經濟社會呈現出政治生態好、經濟發展優、城市風光美、營商環境佳的態勢。蘿北,已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蘿北正處在經濟實力快速躍升期。建國之初,蘿北經濟總量小,財政實力弱,產業結構失衡。70年來,我們始終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走向和客觀規律,大力推行各項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我縣礦產資源富集、生態環境優良、地緣區位獨特、文化厚重多元、產業基礎堅實等綜合優勢,科學調整完善發展思路,堅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大力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加快項目開發建設,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使縣域經濟總量連續跨越新臺階,綜合實力大幅躍升。三次產業比重由1978年62∶38∶0調整為2018年21∶22∶57。到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2億元,是1978年的171倍;財政收入7.3億元,是1978年的134倍。2018年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指標排名躍升至全省第13位,經濟社會發展駛進快車道,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華麗轉身,真正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地區全面振興發展之路和欠發達縣後來居上、跨越趕超之路。

蘿北正處在城鄉建設提檔升級期。建國之初,蘿北縣城基礎設施簡陋,街道雜亂無章,城鄉環境髒亂差。70年來,我們始終以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為目標,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實施城鄉暢通、安居康居和綠化美化等市政工程,並於2016年啟動了蘿北有史以來最大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創造了投資額度、拆遷規模、惠及群眾三個歷史之最,使蘿北的城鎮人居環境發生了化繭成蝶的蛻變和鳳凰涅槃的轉變。如今,蘿北建成區面積達7.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6.8%。當你信步走進蘿北縣城時,可以感受到城市品位、功能和形象大幅提升,城區規劃佈局合理,主次幹道無縫連接,街道兩旁樓房林立,綠化美化層次分明,城市景觀獨具魅力,城鎮管理井然有序,環境衛生乾淨整潔,一個生態美麗宜居的新家園將展現在您面前。

蘿北正處在改革開放縱深推進期。改革開放以來,蘿北始終按照黨中央部署,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全力聚焦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為高質量發展釋放了活力、注入了動力。改革工作亮點紛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蘿北經歷了經營方式轉變、產權制度改革、協調配套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四個階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領域標誌性、支柱性改革任務陸續推出,經濟領域改革成效顯著,我縣公立醫院改革連續四年排名全省第一,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被確定為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和全國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名山鎮成功申報第二批國家級特色小鎮。生態領域改革穩步推進,蘿北被認定為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建設試點縣,國有林場改革成果代表全省接受中央改革辦督查。通過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得到充分釋放,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依託口岸優勢,加大政策和資金投入,完善口岸基礎設施,架設蘿北至阿穆爾捷特口岸浮橋,開通中俄邊民互市貿易區,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的開放格局已現雛形,實現了對俄經貿由主體薄弱、以進口為主向多元化和出口創匯型轉變,我縣已成為我省面向東南亞發展江海聯運的黃金水道,成為鶴崗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蘿北:砥礪奮鬥七十載 繼往開來啟新程

對俄開放通道——蘿北國際客貨運輸

蘿北正處在群眾幸福指數增長期。建國之初,蘿北人民處於積貧積弱、溫飽不足的生活狀態。7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推動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的原則,認真落實民生政策,提升民生福祉,確保發展成果人民共享,盡最大努力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真切感受。民生支出連續多年佔財政公共支出的20%以上。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49年的140元增長到現在的26452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18132元。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城鄉居民擁有財富顯著增加,2018年末,城鄉儲蓄存款餘額37.6億元,人均位列全省前列,城鄉群眾已經過上了豐衣足食、美滿幸福的小康生活。

在主題教育中,蘿北縣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著重以解決難題、推動發展的實踐成果檢驗主題教育實際成效,不斷做大經濟發展的“財富蛋糕”。聚焦7個省級“百大項目”,實行掛圖作戰,專人跟蹤推進,微信群實時通報,倒逼工作推進落實。7個省“百大項目”投資完成率達80%以上,部分項目已完成年度投資100%。其中,國道丹阿公路項目投資34777萬元,完成34496萬元,現已竣工通車。加速推進總投資約14.45億元的華能電建風電項目一期工程,當好“服務員”,搶抓“施工期”,幫助企業辦理完成項目開工前期手續,目前該項目已開工建設,年底前可實現部分風電機組併網發電。截止目前,我縣已向上爭取項目52個,總到位資金1.4億元。完成縣級審批21個,備案31個。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蘿北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敞開寬廣的胸懷,熱忱期待各界朋友走進蘿北、感受蘿北,在這裡施展才華,投資興業、共謀發展。讓我們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攜手同行、砥礪奮進,共同開創蘿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為鶴崗加快城市轉型、打造“三地一區”貢獻“蘿北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