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瞎理財的你,需要老孃舅這10條建議

老孃舅的話:

理財的人越來越多,可供理財的錢也越來越多,同時因為理財而發生的慘劇也越來越多。

怎樣才能不讓自己成為理財陷阱裡的下一個受害者?如果你還在盲目跟風地瞎理財,那你就非常需要老孃舅的這10條建議——

還在瞎理財的你,需要老孃舅這10條建議

1、理財的出發點,不是“你需要賺多少”,而是“市場允許你賺多少”

如果談“需要”,可能每個投資人都覺得自己需要賺很多,那麼很顯然,動輒許諾20%以上收益的金融騙局會比合理投資的8%及以下的回報更打動你。

基金、保險、銀行理財、P2P……瞭解這個市場上的各種投資的合理收益區間,是每個投資人對自己應盡的義務。

2、止損不是讓你變成驚弓之鳥,而是瞭解自己的承受底線

會理財就要懂止損。

止損是很多人不解卻莫名痛恨的一個詞,他們覺得,是止損讓自己頻繁買賣,結果沒賺到心還很累。

事實上,止損的決定應該是在投資之前就作好的:你能忍受的損失上限是多少?你能忍受多久的虧損?止損過後多久,才適合再次投資?這都需要一個反覆的捫心自問過程。

3、.理財是長期行為,多長要視你能活多長

不少人的意識裡,理財還只是個一錘子買賣:買到一支好股票,賺了30%;買到一隻好基金,賺了50%;買到中獎彩票,收入400萬……正是理財上的短視讓人們變成“一窩蜂”,只知道跟著別人的指揮棒走。

如果以人生的長度來看理財,假設你能活到80歲,在退休之後還有20年的淨支出時間,你就不會盲目地一頭扎入任何一個號稱能在一兩年裡賺到一輩子錢的騙局裡。

在退休前的30多年裡,你需要做的是積累本金、合理投資。等到退休之日,在你面前的應該是一個分佈合理、回報穩定的投資組合。

4、阻礙你合理投資的,永遠是你自己

你對市場的不瞭解程度、你對自己慾望及恐懼的不瞭解程度,以及你面對市場波動的情緒變化,都可能成為你理財之路上的阻礙。

還在瞎理財的你,需要老孃舅這10條建議

5、理財是一種技術,每一種投資都需要長期積累經驗

成為一名空手道黑帶需要5年的不斷訓練,成為一位鋼琴家需要15年以上的努力,即使是成為一個合格的木匠,也需要3到5年的學徒時間。

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不弱於以上任何一種職業,為什麼你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一年裡就成長起來的股神呢?光是把書店裡賣的關於投資理論的書讀一遍都不止需要這麼點時間了。

6、賣股買房不一定全對,賣房炒股則基本杯具

房子畢竟是剛需,相信老孃舅的讀者裡也不少賣掉手上的股票或基金湊首付的。重要的是買了房子之後也不要放棄理財,不要讓房子成為自己名下唯一的財產。在房價高企、月供壓力很大的時候,這麼做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並不容易,但這也是避免房價波動對你打擊過甚的唯一辦法。

而反過來,賣房炒股幾乎無一例外都發生在“瘋牛”橫行、市場過熱的時候,這麼做的結果大家可想而知。

7、一線城市的房子能入趕緊入,二三線就別買第二第三套了

房地產市場的兩極分化已經是公認的現實了。北上廣的房子有全國的購買力在支撐,十幾二十年內不會悲劇;二三線的房子,有一套夠住也就行了,大可不必再買第二第三套。收來的租金未必夠付按揭。

8、保險的功能主要不是增值

保險的意義在於提供不確定的風險保障,既希望它提供高額回報,又希望它能保障全面,很可能就是兩頭都不靠岸。不如把理財的錢歸理財,保險的錢歸保險。

9、最好的理財開始時間是10年之前,其次是馬上

還在瞎理財的你,需要老孃舅這10條建議

如果你在10年之前就已經開始理財,當然比現在還沒開始強。但是現在馬上就開始學習,也不失為一個第二好的選擇,勝過舉棋不定遲遲不能開始。

10、留學、整容、運動……這些都很有意義,但它們都只是生活方式,不是投資

很多心靈雞湯會把許多日常的行為都說成“對自己的投資”,這種雞湯偶而飲用也行,但千萬不要止步於此,以為這樣就已經做過投資了。僅僅是做了以上那些,你離理財還有一個光年的距離。

學習合理的理財,請儘量從今天就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