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康醫藥快速擴張,財務費用大漲234%

瑞康醫藥快速擴張,財務費用大漲234%

出品|鈣媒體

作者|袁啟明

瑞康醫藥近年來瘋狂併購投資公司,業績經歷過短暫輝煌之後受累費用成本畸高,盈利能力已大幅下降。通過層層加槓桿方式,獲得一定營收規模,在大舉併購也給公司的資產與資金帶來一定的“副作用”。

據企查查資料,山東瑞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系股份制企業,2004年成立,註冊資金7000萬元,專注於藥品流通業。法人代表韓旭,公司上市後,韓旭和張仁華各自持股,同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截至2019年一季報報告期末,張仁華持有19.13%股份,韓旭持有12.46%,依次位列瑞康醫藥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2018年10月26日,瑞康醫藥與民生銀行在京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聯手打造的醫藥商業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

2018年業績爆雷,淨利潤下降36.88%

2018年收入339億元,增幅45.59%,符合預期。但是利潤總額16.67億元,同比下降7.93%,這個問題就大了。要知道瑞康2018年3季度收入245億,利潤總額就已經達到16.5億。四季度收入增加了94億,但是利潤幾乎為零!

根據公司公告,利潤下降主要原因是商譽減值,而且都發生在4季度,所以我們可以對商譽減值有個大致猜算。

全年歸母公司淨利潤6.36億,按照利潤總額16.67億計算,扣所得稅4.17億,淨利潤總額12.5億,少數股東利潤6.14億左右。

前三季度歸母公司淨利潤是8.33億,淨利潤總額12.5億,少數股東4.17億。

考慮到商譽減值都是由母公司承擔,所以第四季度虧損2個億,其實是被少數股東權益分掉了。

然而按照三季度經營數據和四季度少數股東利潤狀況來看,實際第四季度還是有經營利潤的,只是被商譽減值抵消了。根據第三季度90億收入,5.25億營業利潤來看,我們可以猜測第四季度的94億收入對應可能有4-5億營業利潤,但計提商譽也是4-5億,所以貢獻的利潤總額幾乎為零。

這樣算起來,瑞康醫藥雖然第四季度虧損,但實際盈利能力還不至於真的變成虧損,未來還能掙些錢,只是盈利能力下降了。

假如沒有商譽減值,利潤總額假如是21億,那麼淨利潤總額16億,少數股東權益利潤6.14億,歸母淨利潤是9.86億。那麼第四季度歸母淨利潤則只有1.53億,淨利潤率只有1.63%,也許這就是瑞康的真實盈利能力吧。

從一季度到四季度,單季度淨利潤率是單邊下降的,或許這就是瑞康盈利狀況惡化的最佳證明。如果2019年收入是350億,那麼按照1.63%的淨利潤率,對應5.7億元!高增長不復存在。

三年買了119家公司,公司債務已超百億

瑞康醫藥主營業務分為藥品、疫苗、醫療器械流通服務板塊,醫療產業第三方物流板塊,醫療信息化服務板塊,醫療後勤服務板塊,中醫藥板塊,醫院經營板塊,醫療產業研發生產板塊,醫療產業金融板塊等八大主體板塊。 

加速打造全國性、綜合性的醫療器械直銷網絡,以“併購+合夥人”為主要手段搭建多品類合一的平臺型公司,近三年瑞康醫藥鉅額斥資大肆收購從事藥品醫療器械業務銷售類公司。2016年其花費4.46億元收購增資而新設29家公司;2017年花費21.59億元收購58家公司,持股比例均為51%;2018年花費4.57億元收購32家公司,持股比例均為51%,三年共耗資30.62億元投資了119家公司。 

伴隨著大肆投資,近三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實現了三連跳,淨利潤卻開始大幅波動。2016年-2018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56.19億元、2332.94億元、339.1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91億元、10.08億元、7.79億元。

應收賬款更是迅速飆升,2016-2018年,瑞康醫藥應收賬款分別為84.13億元、130.87億元、179.80億元。 

為了緩解應收賬款壓力,瑞康醫藥不斷出售應收賬款。根據同花順(97.280, -0.69, -0.70%)顯示,2016年公司將對山東省境內多家醫院或醫療機構享有的應收賬款以8.3億元出售給長城國瑞證券有限公司;2017年向買受人銷售醫藥、耗材、試劑、器械等物品產生的應收賬款及其附屬權益,分別以17億元和15億元出售給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興證資管;2018年又出售35.1億元應收賬款給興證資管和招商財富資管。 

加上今年出售的19.46億元應收賬款,三年半公司累計處置了94.86億元應收賬款,但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應收票據及賬款仍高達192.34億元。 

應收賬款高企主要是因為瑞康醫藥客戶結構以山東省內的規模以上醫院為主,而醫院客戶對藥品的採購通常採用賒購的方式,因此公司應收賬款規模較大。

資金承壓 融資成本上升

瑞康醫藥近年來瘋狂併購投資公司,業績經歷過短暫輝煌之後受累費用成本畸高,盈利能力已大幅下降。

8月29日,瑞康醫藥發佈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79.57億元,同比增加15.8%,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3億元,同比減少33.99%。主要是由於公司各項費用的暴增,報告期內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為12.78億元、6.96億元、4.14億元。

費用高企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肆併購,僅僅三年瑞康醫藥就已耗資30億元通過併購增資、新設投資119家公司,陡增的子公司導致公司的整體費用營業成本倍增。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資金需求壓力日益增長。2015~2018年,瑞康醫藥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2.08%、64.15%和67.55%,流動比率分別為1.58、1.35和1.33。

同時,隨著財務杆槓的增長,公司的融資成本也有所增加,2018年的財務費用7.09億元,同比增長202.06%。

  隨著營業收入的增加,公司的應收賬款同步上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的應收賬款為171.63億元,同比增長49.27%,佔總資產比例為49.27%。

高額的應收賬款降低了公司營運資金的使用效率,如果催討不利或者管理不當,會形成壞賬風險。

從現金流來看,瑞康醫藥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常年為負。

也就是說,日常生產經營收不到錢,又要不斷擴張,只能靠籌資維持。而新收購的公司的客戶也為醫院,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回款難的問題,將會進一步加大公司的資金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0月23日,為了減少應收賬款對資金的佔用,緩解流動資金不足,同時進一步拓寬公司融資渠道,有效降低債務性融資成本。

瑞康醫藥擬以儲架模式發行資產支持證券,擬將公司及特定下屬子公司持有的不超過50億元的應收賬款作為基礎資產,由開源證券通過設立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受讓該等基礎資產,發行資產支持證券。

������\u000f����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