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投資中的恐懼

管理好投資中的恐懼

一週之前,在上漲行情中情緒高漲。一週後的現在,在下跌行情中恐懼不安。

一週時間,上證指數100點的波動,就完成了2種情緒的轉換。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彼得林奇於1989年在寫的總結,在30年後的今天看來,依然十分正確。

令人吃驚的是投資者情緒轉變之迅速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甚至即使事實根本沒有任何改變。

人類內在的本性讓投資者的情緒成了股市的晴雨表,投資者不斷地在三種情緒之間變化:擔心害怕、洋洋得意、灰心喪氣。

一些人自詡為“長期投資者”,但是一旦股市大跌(或者是稍微上漲)他們馬上就從“長期投資”變成了短期投資,在股市大跌時寧願損失極大也會恐慌性全部拋出,或者偶爾能夠得到一點點小利時也會迫不及待地將股票全部拋出。

——彼得林奇《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

投資路上,貪婪和恐懼總是和我們相伴而行。

上漲賺錢的時候,貪婪讓我們越投越多,想賺更多的錢。

下跌的時候,恐懼讓我們猶豫不前,不敢加倉,甚至割肉離場。

根據行為金融學研究,人們在面對虧損時,痛苦的程度是盈利時快樂的2.5倍,因此相比貪婪,恐懼更容易讓我們失控,做出非理性的行為。

作為投資者,應該如何管理我們的恐懼情緒?

01 | 害怕虧損,害怕波動

完全拒絕波動風險

“買基金會虧錢嗎?”

“買基金一定賺錢嗎?”

如果有新手常見問題排名,類似的問題排行一定名列前10。第一次接觸基金的投資者,最關心問題都是買基金是不是能夠保本,是不是一定能賺錢。

習慣了投資固定收益類,或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第一次接觸基金時,最擔心的都是風險!當知道

基金不保本,沒有預期收益時,很多人都是有點恐懼,有點遲疑,直接拒絕的也不在少數

低估了自己對投資虧損的恐懼

還有不少人,在基金長期投資高收益的誘惑下開始投資。但當股市下跌,基金虧損時,對虧損的恐懼被迅速放大,迅速成為煎熬:

買了10萬塊,現在虧了2%2000元了!還會不會再跌?2900點會不會破?什麼時候可以回本?要不要加倉?回本了就賣!

當虧損發生時,投資的心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崩潰了。

對投資恐懼的管理,在開始投資前就應該開始:

1. 市場永遠都是波動的,並且這個波動很大。認識波動,接受波動

2. 用3-5年不用的閒錢投資

3. 適當的分散,不要重倉賭一兩個投資品種

4. 控制倉位,使風險控制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02 | 恐懼止損

賺錢了,很輕易就賣出。虧錢了打死都不賣。

虧錢了要不要止損應該分為2種情況:

當這個基金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短期即使下跌,長期肯定也還會漲起來(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我們應該堅定持有,並且敢於在低位加倉。像滬深300指數這種最能代表國運的指數,短期的市場波動正是我們入場的機會。

當某個基金的投資價值,說不清道不明,甚至明擺著就是短期炒作賭一把時。很多人虧損了,也缺乏止損的勇氣。

完全認可觀點:

買這個基金就是炒一波短線。長期看投資價值並不高。

操作上:現在虧著呢,割肉不捨得,等回本了就賣。

沒有多少投資價值,但又一定得等到回本了才賣。這也是一種恐懼,害怕把浮虧變成真虧。

任何一筆投資是否有繼續持有的價值,應該是基於能夠理解的投資邏輯

如果投資邏輯沒錯,就應該堅守。如果投資邏輯是錯誤的,那就應該止損。

03 | 小結

投資的竅門不是要學會相信自己內心的感覺,而是要約束自己不去理會內心的感覺。

正確的認識市場波動,市場永遠在波動。下跌不可怕,這是常態。只漲不跌的市場才應該恐懼!

投資應該基於可理解的投資邏輯。如果投資邏輯是錯的,壽險不應該去參與,如果參與了止損也要即使。回本了再賣並不是好辦法


作者:定投從零開始
鏈接:https://xueqiu.com/1426546532/135717209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