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實事多讓群眾“點菜”

“洋青工業園道路項目贊成80票,反對0票,棄權0票;洋青中心小學教學樓項目贊成80票,反對0票,棄權0票……”11月11日,在廣東省遂溪縣洋青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看到以票決方式選出了鎮政府2020年實施的民生實事項目後,人大代表們不禁鼓起了掌。據介紹,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讓民生實事項目由原先的“政府自己定自己辦”轉變為“群眾提、代表決、政府辦、人大評”,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也進一步激發了代表履職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據11月12日《湛江日報》)

民生實事,都是與百姓民生相關的事。怎麼解決民生難題,群眾最有發言權。一些地方的民生工程因為不事先徵集民意,遭到百姓和輿論質疑從而陷入困局。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近年來包括遂溪縣,各地在辦民生實事過程中讓群眾“點菜”,不僅使政府行為更加有的放矢、精準發力,而且也是對群眾真實意願的尊重,讓群眾多了一分參與感,多了一些話語權,將更有利於民生實事項目的推進。

很顯然,要真正造福於百姓,贏得民心,應該做到民眾參與、民眾監督,努力實現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民生實事無論是規劃、論證、建設還是驗收,都不應讓民眾置身事外。所以,要讓民生實事得民心,就要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充分尊重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和訴求,瞭解百姓真正想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有什麼建議,有助於更好地科學決策,激發更多智慧,讓民生實事更合民心。

正如遂溪縣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令鄉鎮民生實事項目的推進發生了兩大轉變,一是令項目的產生,由過去的“從上而下”變為“從下而上”,更接地氣;二是人大代表對項目的監督模式,由過去的事後監督,轉為全程參與,即時監督。筆者認為,民生實事項目由“自上而下”轉變為“自下而上”,改變的是陳規舊俗,立起來的是民意導向,把民本思想貫穿於民生實事全過程,很值得推崇。

民生大於天,民心重於地。以民意為基礎辦實事,值得點贊。民生實事就是一個民心問題,只有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才能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湛江晚報 鷹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