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馬島扇貝正豐收,熟練工人一天能割150斤扇貝丁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每年11月,位於山東煙臺市牟平區北部的養馬島上都會迎來扇貝豐收季。在為期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養殖戶忙著打撈扇貝,大批新鮮扇貝從養殖區運往養馬島港口,再到各養殖戶的加工廠中。在這裡,手持小刀的工人迅速地將“肉與殼”分離,手最快的一天能“割”出150多斤扇貝丁。記者瞭解到,今年養馬島的扇貝產量與價格同往年變化不大,但由於個頭大、品質好,對於養殖戶來說,總體上收入依然有所增加。

養馬島扇貝正豐收,熟練工人一天能割150斤扇貝丁

忙著割扇貝的工人。受訪者供圖

價格浮動小,但個頭比往年大

每年的這個時間,居住在山東牟平區養馬島上的村民都會格外忙碌。此時,扇貝正值成熟,許多島上的村民紛紛出海,大批新鮮扇貝從養殖區帶回港口。

鄒積潤在位於養馬島東北部的孫家疃村經營一家漁家樂,主打漁家美食和特色住宿,到今年已有超過10年時間。他告訴記者,每年這段時間扇貝集中“上市”,有些銷往飯店、漁家樂,有些則拉到海鮮市場售賣。可以說當下正是扇貝最新鮮的時候。

養馬島扇貝正豐收,熟練工人一天能割150斤扇貝丁

豐收的扇貝。受訪者供圖

記者瞭解到,作為牟平區扇貝的主產區,養馬島上聚集了許多扇貝養殖戶以及以捕撈海鮮為生的漁民。雖多數養殖戶為個體經營,但聚集起來後在島上已形成了相當的規模。每年開春,養殖戶投入扇貝“幼苗”,等到10月中旬便開始收穫。收穫季一般持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鄒積潤表示,目前已經算得上扇貝豐收的“收尾”階段。

“相比往年,今年扇貝的產量和市場價格變化都不大,目前保持在每斤20多塊錢,但因為生長期間天氣不錯,今年扇貝的成色很好,個頭大、肉質也很鮮美,對養殖戶來說,收入上是有增加的。”

工人一天最多割出150多斤扇貝丁

在養馬島上,工人用鋒利的小刀撬開貝殼,見到新鮮的扇貝丁迅速割下,完成“肉與殼”的瞬間分離。扇貝丁進到箱子中,堆滿一盆又一盆,而扇貝殼則堆在一邊,久而久之形成一座扇貝殼“小山”。

從事上述工作的不僅僅是養馬島當地人。由於扇貝養殖和豐收的“季節性”特點,許多外地打工者都會在這段時間來到養馬島打工。其中,熟練的工人一個月能拿到1萬多塊。對於此時家鄉沒有農活兒的人來說,算得上可觀的收入。

“一天下來,工作一般至少得10個小時,一直坐在那,手最快的一天差不多能割150斤左右的扇貝丁,差不多每天400多塊錢收入,這個算比較高的了。”

養馬島扇貝正豐收,熟練工人一天能割150斤扇貝丁

割下的扇貝丁。受訪者供圖

鄒積潤告訴記者,雖然每年來到島上打工的外地工人很多,但自己還是以招本地人為主,“主要是成本吧,一般外地打工的人要求包吃住,本村的人這方面要求少一些。”

對於剩下的扇貝貝殼,鄒積潤表示都會統一放到島上設置的扇貝存放點。其中,部分扇貝會被運往加工廠,打碎後研磨成粉加進飼料,為畜禽養殖中增加飼料的鈣質。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