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渴望更名的一座城市:總人口960萬,至今被很多人誤解

俗話說,人如其名,對於一個城市來說,也是如此。好的名字就是一張天然的名片,能讓人記憶深刻,也會讓城市的美譽度直線上升。

為了提升知名度和發展旅遊,數十年來,我國先後有多個城市更名。比較成功的例子有:雲南省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四川省南坪縣改名為九寨溝縣,湖南省大庸縣改名為張家界市。

河南渴望更名的一座城市:總人口960萬,至今被很多人誤解

而也有不少城市,改名的衝動竟然是因為原來的地名太土氣,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駐馬店,就是一個例子。

駐馬店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總人口960萬,面積1.5萬平方公里。在很多不知情的人眼裡,僅聽名字就會認為這裡很窮。但實際上,駐馬店是河南省重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和新興工業城市。

河南渴望更名的一座城市:總人口960萬,至今被很多人誤解

這裡還是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故鄉,同時也是中國知名調味品企業——王守義十三香的產地。

歷史上,駐馬店本名‘苧麻’,因為鎮東古有苧麻村,故得此名。後來到了明朝,這裡成了交通要道,傳遞文書、運輸等中途暫息、住宿換馬之地,因此就改成了駐馬店,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河南渴望更名的一座城市:總人口960萬,至今被很多人誤解

且不說外人如何看待,就是在不少本地人眼中,“駐馬店”這一地名既尷尬又老土。駐馬店歷史上曾叫汝南,因古時候,豫州為九州之中,汝南又為豫州之中,故此地又被稱為“天中”。不少人都建議:駐馬店應該更名為中天,或者恢復為汝南。

多年來,從官方到民間,駐馬店一直都在為更名而努力。2000年,駐馬店市提出改名請求,但沒有結果;2004年,該市召集了河南大學、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和市內專家,開展了聲勢不小的“天中文化研討會”;併成立了以一位副市長為領導的改名小組,具體運作改名事宜。

而也有不少文化學者反對駐馬店更名,認為這個名字不能單純理解為苧麻的諧音,它還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駐馬店的名字代表這裡古代是交通要道、南北通道,如果隨意改了,就抹殺了這個城市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河南渴望更名的一座城市:總人口960萬,至今被很多人誤解

但時至今日,植根於發展的更名衝動依然沒有消減。2018年11月,一位當地網友曾經留言稱:駐馬店位居天中腹地,地理位置優越,然而,駐馬店這個名字和本市雄厚的文化實力嚴重不匹配,不能體現駐馬店應有的文化底蘊,請問駐馬店有沒有申報修改市名字的規劃?

對此,官方回覆稱:

關於駐馬店市更名問題,近年來爭議頗多,更名牽涉的問題有利有弊,儘管您提到改名益處多多,但是隨之而來的風險仍不能忽視,城市更名的弊端依然存在,例如,湮沒城市歷史文化,增加社會管理成本,給人們交流交往帶來不便。

一個地方名稱的更改,是包括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系統工程。簡單地改名,不見得有效果,反而可能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因更名造成的經濟和社會成本,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駐馬店市更名問題,需從正反兩個方面來權衡,我們將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在時機成熟時,提交市領導層面進行決策。

如果從2000年算起,駐馬店全市上上下下為更名已經努力了19年。你對這座城市的名字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發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