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士官的後顧之憂,士官職業化值得期待

洪進 三劍客 昨天

解決士官的後顧之憂,士官職業化值得期待

“士官太重要了!”這是全軍上下所形成的共識。
年底將至,在士官群體中,有兩個話題熱度正持續升高:一是年長的一部分戰友,期待士官自主擇業政策早日落地;二是年輕的一部分戰友,關心士兵轉改文職將如何開展。

這兩大話題,其實充分反映了士官面臨的前途窘境。

士官,即“職業士兵”,從銜級來看高於普通士兵。在我國,士官一般是從服役期滿的士兵中選拔的,也可從軍外直接招募具有專業技能的公民成為士官。按工作性質,士官可分為技術類和指揮類。指揮類頂多簽到上士,而技術類只有專業技能特別過硬的才有機會成為軍士長。全國人大代表、第二炮兵某旅一級軍士長王忠心,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軍士長的典型代表。

解決士官的後顧之憂,士官職業化值得期待

從部隊長遠建設發展角度來看,士官無可辯駁是軍隊的重要組成,但他們如何實現職業化?在通往職業化的發展道路上如何確保與現狀矛盾問題妥善對接?
今天,我們來關注這個問題。

1

就目前情況,士官的前途大致面臨這樣幾種選擇:

一是貨幣化安置。它是指服義務兵役及服現役不滿12年的士官,統一採取自主就業方式予以安置,在部隊領取一次性退役金,回地方後再領取自主就業一次性經濟補助。

二是轉業安置。按照《兵役法》規定,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四)是烈士子女的。

三是轉改文職。

2017年11月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發佈,其中第4章第16條明文規定:軍隊實行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直接引進和現役軍人轉改結合的文職人員招錄聘用制度。這個新政策也為士官在部隊長期穩定工作提供了機會舞臺。

四是自主擇業。據官媒報道:服役滿一定年限的士官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措施辦法,有關部門已經列入計劃研究制定。這一點,這也讓很多士官看到了未來能夠自主擇業的曙光!

解決士官的後顧之憂,士官職業化值得期待

2

那麼,如果將這幾種去向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

第一,貨幣化安置的著眼點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退役士官解決從部隊到融入社會這個過渡時期的基本生存問題,但面對“一無工作經驗、二無人脈關係、三無高等學歷”的現實,能否完成華麗轉身,對他們來說仍是極大的挑戰。

第二,轉業安置的優點是工作、收入相對穩定,生存無憂,但也很可能產生“工作雖然有了,然而崗位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如意,工資也沒有那麼優渥”的問題。

第三,轉改文職的優點,則是顯而易見的。轉改後的崗位、待遇與軍官相差無幾,同時解決了生存和發展問題。不過,由於其對“高大上”條件,對有關人員學歷、能力方面的門檻比較高,沒有“兩把刷子”不一定能吃得到螃蟹。

第四,自主擇業的優點是“有保障、能自由”。這個其實非常適合已經服役多年、擁有一技之長的老士官。問題是,未來雖美好,但或許還需要多些等待。

綜上所述,很多士官無疑會把前途寄託在轉改文職,成為職業化軍人上。

解決士官的後顧之憂,士官職業化值得期待

3

但是,士官的前途命運,是否能否片面地與職業化劃等號嗎?

我看未必。

這裡,我們不妨看看什麼叫職業化?

專業突出是首要要求。即要求從業人員有很強的專業能力和素養,這是職業化的根本特徵所在。可以說,專業化是職業化的前提,要想成為職業化的人才,首先必須得是專業化的人才。

用數學語言來解釋這句話就是:專業化是職業化的充分條件,職業化是專業化的必然結果。

所以,士官更應該把自己的前途寄託在如何實現專業化上,而不是僅僅放在專業化的結果——職業化上。

努力讓自己又精又專,成為不可替代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才是命門所在!

而談到轉改文職,士官是愛又“恨”。“恨”的是對有關學歷、能力門檻比較高;但從政策初衷的制定來說,部隊不養閒人,學歷方面或許還可以稍微降一點,但專業過硬才是不能通融的王道啊!

而現在不少士官的前途窘境,體現的不正是他們的專業困境麼?以前就曾聽說過,某單位一位技術槓槓的士官駕駛員,退役後在地方開滴滴,一樣風生水起;後來轉行到公交公司當駕駛員,還考上了正式編制。

還有兩位指揮類士官,工作態度兢兢業業、管理經驗豐富老道,退役後免試直接到地方高職高專當士官大隊的輔導員,非常受地方器重。正應了那句老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解決士官的後顧之憂,士官職業化值得期待

4

當然,士官的專業化、職業化道路任重道遠,這其中的漫長艱辛不言而喻,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士官群體每個個體的努力,還有賴於各級

抓好士官培養、用好專業化人才的具體舉措。

說到這裡,還有兩件事讓筆者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某名素質非常過硬的四級士官長,領導主動詢問他是否願意留隊。他答道:“謝謝領導關心,我想啊。可我是高中學歷,按照規定沒有辦法套改!”

以士官培養為例,學歷教育不足一直是限制士官升級的“絆腳石”。但除了少量士官本科以外,士官碩士、士官博士多年以來都是“只聞其聲,未見其人”。

不過眼下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今年10月,官媒發佈消息:軍隊士官遠程教育實施辦法出臺。很多人不知道,遠程教育和自考、士官學校一樣,同屬於士官學歷教育的一部分。其中提到,作為軍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士官遠程教育是依託國家開放大學教育資源體系,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面向軍隊士官開展的學歷繼續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姓軍為戰、質量為本、嚴格管理,為軍隊士官職業發展和成長成才提供高質量教育服務。


士官職業技能培訓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相信很多的士官能夠感受到或自己正在親身經歷中。

第二件事:一名退伍半年的高學歷士官反映,服役時一直被機關借調,專業荒廢,工作經驗不足,就業壓力很大。

有句古話叫:術業有專攻。還有一句話:專業人做專業事

把專業人才放在非專業崗位上,既是人才資源的浪費,也不利於個人的成長進步。

從近年直招士官、預選士官的使用看,總體上所學專業和部隊崗位越來越貼近。但是也不同程度存在不對等的情況,這是下一步部隊改革調整要著力的地方。

解決士官的後顧之憂,士官職業化值得期待

解決士官的後顧之憂,為士官的前途“減負”!需要個人和軍隊兩方面為士官的專業化助力。而提高士官的專業化水平,對於激勵更多的優秀青年參軍入伍,從根本上解決士官的前途去向問題,同樣意義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