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的為什麼偏偏是“我”呢?

撰文 | 張進

相信不少人都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應該怎樣度過這一生呢?很多人都討論過這個問題,並給出觀點,不過我們也明白,這個問題是沒有一個具體而微的標準答案的。話雖如此,還是有一些作品可以給予我們啟發,如托爾斯泰的著名中篇《伊凡·伊里奇之死》揭露的人類對死亡的無意識,以及福樓拜的短篇《一顆簡單的心》描寫的女傭全福善良、充滿愛意的一生。

只有在對死亡的覺悟中,我們才能真正領會自身的存在,而不會沉浸在對物質、權力、聲色的追求之中;度過一生的方式有千萬種,保持“一顆簡單的心”去生存,卻不失為一個動人的參考。

要死的为什么偏偏是“我”呢?

《伊凡·伊里奇之死》,[俄] 列夫·托爾斯泰 著,許海燕 譯,東方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應該怎樣度過這一生呢?很多人探討過這一問題,讓我們從中受益,但我們也明白,這個問題是沒有一個具體而微的標準答案的。沒有誰能保證,6歲上學、25歲結婚、30歲之前生孩子就一定是正確的;同樣,也沒有誰能保證從事哪種職業一定就是好的。我在想到這一問題時,經常會想起兩篇小說,一是托爾斯泰的中篇《伊凡·伊里奇之死》,另一篇是福樓拜的短篇《一顆簡單的心》。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爾斯泰非常著名的書寫死亡的小說,主要講的,是伊凡·伊里奇面對死亡時的切身體驗和自我反思。伊凡·伊里奇出生於官宦家庭,從小就是佼佼者,以優異的成績讀完法學院後,他靠著父親的關係當上了省長特派員。他“能幹,樂觀,厚道,隨和,但又能嚴格履行自認為應盡的責任,而他心目中的責任就是達官貴人所公認的職責。他……從青年時代起就像飛蛾撲火那樣追隨上層人士,模仿他們的一舉一動,接受他們的人生觀,並同他們交朋友。”他追求的是一種體面的生活,而且通過自身努力,以及精心運營的社交關係,他在後來的確做到了:他成為了一名檢察官。一位上流人士。有了一座非常滿意的房子。

可才四十五歲,他就得了不治之症,每天遭受病痛的折磨和對死亡的恐懼。他總問自己:為什麼要死的偏偏是我呢?而當他的同事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時,想的是:還好,死的是他,不是我。

伊凡·伊里奇和他的家人以及同事,都在迴避死亡,彷彿他們本來是永生的。托爾斯泰通過這篇小說,揭示出這些人對死亡的無意識。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個最無爭議的現實就是:我們都會死。只有明確意識到死亡的必然性,把死亡當作一種可能性承擔起來,就像海德格爾所說,“先行到死亡中去”, 我們才能真正領會自身的存在,才能明白如何“生”。伊凡·伊里奇臨終前覺得自己的一生“不對頭”,正是因為他之前沒有對死亡的意識和承擔,而只沉浸在對權力、物質的追求中。

要死的为什么偏偏是“我”呢?

《三故事》,[法] 福樓拜 著,李健吾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對死亡的覺悟是重要的,但就像之前說的,如何具體地度過一生,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選擇,福樓拜的《一顆簡單的心》中女傭“全福”極為普通的一生,只是無數種可能的一種,但很多人被她這看似簡單的一生深深觸動。

全福早早失去雙親,幼年貧苦,被一位佃農收留後,平白無故就要捱打。十八歲時她愛上一位花心的小夥子代奧道爾。她由於天性中的自尊與自愛,沒有被代奧道爾騙去貞操。於是代奧道爾和一位有錢的老寡婦結了婚。為了繼續生活下去,全福離開田莊,成為歐班太太家的女傭。

雖然身份低微,酬勞只有可憐的一年一百法郎,但安適的環境已經讓她滿足。她不再為之前的傷心事感到憂愁。

在再庸常不過的人生中,全福從始至終愛著別人。她先是全心全意愛著歐班太太的女兒維爾吉妮,以致在維爾吉妮領受聖餐時,因愛而產生的感同身受讓全福“暈了過去”。等維爾吉妮去修道院後,全福又把愛獻給了她的侄子維克道爾。全福節省開支,自己儘量少吃,拼命塞飽侄子的肚子。當她知道維克道爾死於黃熱病時,她比維克道爾的父母更加痛苦。當維爾吉妮去世後,她一連兩夜沒有離開死去的維爾吉妮。再後來,她把自己的愛與善投注到一隻鸚鵡身上,直到鸚鵡也去世。她把鸚鵡製成標本,放在自己的屋子裡。在那裡,存著維爾吉妮、代奧道爾、歐班太太送給她或者不要的舊物件。她全收藏著,就像收藏著她對他們真心實意的情感。當全福即將去世的時候,福樓拜這樣描寫她的死亡:

“她伸出鼻孔吸著,有一種神秘的快感;她隨後閉住眼皮,微笑著。”

一個沒文化、靠著“簡單的心”終生待人善良、懂得如何去愛的女傭,在面臨死亡時可以做到“微笑”。試想一下,那麼多富豪、成功人士,包括不富有又不成功的我們,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一點呢?

本期作家

要死的为什么偏偏是“我”呢?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要死的为什么偏偏是“我”呢?

居斯塔夫·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西方現代小說奠基者。代表作品有《包法利夫人》《薩郎寶》《情感教育》《聖安東的誘惑》以及短篇小說集《三故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