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如何看待10月各項經濟數據?

新鮮出爐!如何看待10月各項經濟數據?

14日上午,統計局公佈了2019年10月各項經濟數據。點評如下:

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由5.8%回落至4.7%

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繼9月跳升後再度大幅回調,較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顯著下滑1.1和1.2個百分點。三大門類表現為兩降一升,採礦業增加值同比由8.1%回落3.9%,降幅最大,製造業由5.6%回落至4.6%,公共事業由5.9%回升至6.6%。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17%,增速較上月顯著回落0.54個百分點。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持平1-9月。

從行業增加值來看,下游消費品類行業整體繼續趨弱,但汽車行業增速大幅回升至13個月以來高位,提高4.4個百分點至4.9%,連續3個月保持正增長;中游加工組裝類行業再度整體下滑,受出口影響較大的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鐵路船舶、電氣機械和電子均顯著回落,僅金屬製品小幅回升;上游原材料類行業同樣承壓,黑色冶煉、化工、非金屬礦、橡膠塑料均下滑,僅有色和電力熱力有所回升。

從產品產量來看,10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4.0%,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在基建和房地產投資雙雙回落影響下,水泥和粗鋼產量同比增速較上月大幅回落6.2和2.8個百分點至-2.1%和-0.6%,分別自2018年3月和2015年12月以來首現負增長。

終端需求不足形成拖累。從終端需求來看,10月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均超預期出現回落,特別是基建投資也有所下滑,對工業生產支撐減弱。同時,10月出口交貨值降幅由上月的-0.7%擴大至-3.8%,為2015年底以來次低,連續3個月負增長,與基調後的出口數據相一致,拖累製造業增加值增速較9月回落0.1個百分點至4.6%,顯示出外需疲軟和貿易摩擦仍制約工業生產。

庫存接近底部。近兩個月工業企業利潤持續負增長且降幅有所擴大,1-9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同比增速較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至1.0%,在2017年上半年觸頂之後正在接近底部。同時10月製造業PMI分項中原材料庫存指數微降0.2個點至47.4%,產成品庫存指數下降0.4個點至46.7%,均為年內較低水平,顯示企業仍在主動去庫存,但有望在年末觸底,隨後逐漸向被動去庫存和主動補庫存階段過渡。

11月工業增加值有望改善。11月上旬六大集團發電耗煤同比增速仍保持高位,高爐開工率好於10月,顯示生產較為活躍,同時汽車行業景氣度有望繼續回升;10月進口指數降幅超預期收窄,後續內需有望進一步改善;中美貿易談判同意隨協議進展“分階段取消關稅”,摩擦局勢緩和或提升11月出口交貨表現;PPI環比持平上月並維持正增長,企業利潤空間有望擴大,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預期和生產投入。預計11月工業增加值有望出現改善。


前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5.4%回落至5.2%

2019年1-10月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較1-9月回落0.2個百分點至5.3%,較2018年同期低0.5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10月環比增長0.40%,相當於折年後增長4.91%,低於9月的5.16%。其中基建投資未能延續回升,製造業投資出現反彈,房地產開發投資小幅回落,整體投資增速繼續小幅回落。

基建投資再度轉頭回落。1-10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較1-9月份下滑0.3個百分點,回落至1-8月4.2%的水平,未能延續三季度的回暖態勢;經測算,10月當月同比增長2.1%,較9月回落4.2個百分點。究其原因,或仍與資金瓶頸有關。雖然前期專項債加快發行為基建項目投資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批覆和在建項目數量龐大,存在大量資金缺口。隨著大部分地區專項債新增額度發行完畢,10月發行已幾近停滯,加上10月社融季節性回落,配套資金短缺問題仍然制約著基建投資資金到位。

製造業投資微幅反彈。1-10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速較1-9月回升0.1個百分點至2.6%,但仍然處在歷史低位;經測算,10月當月同比增速回升1.5個百分點至3.4%。製造業融資支持政策對製造業投資有一定拉動。但內外需繼續疲軟,主動去庫存尚未結束,PPI同比跌幅持續擴大,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擴大,企業投資意願仍然低迷,短期來看製造業投資無持續改善動能,是否真正觸底反彈有待觀察。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小幅回落,仍有韌性。1-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至10.3%;10月當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回落1.7個百分點至8.8%。房地產開發投資當前處下行週期,經9月短暫企穩後繼續小幅回落,但韌性仍強。一方面,新開工和施工面積增長處於高位以及土地購置費的延遲支付對房地產開發投資韌性仍有一定支撐。新開工面積增速1-10月回升1.4個百分點至10%;施工面積增速1-10月回升0.3個百分點至9%。另一方面,近期房企加快推盤促銷有利於改善現金流,1-10月銷售面積增速由-0.1%轉正至0.1%,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銷售額增速回升0.2個百分點至7.3%,連續4個月回升;資金來源增速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至7%,總體較為穩定。

投資增速仍有回落壓力。未來兩個月,基建投資將受益於2020年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調降、資本金籌措方式創新以及年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資金來源有望改善,將帶動基建投資增速小幅反彈;製造業投資或將在政策支持下低位企穩;前期存量項目加快施工仍然對建安投資有一定支撐,但年末樓市淡季商品房銷售將延續疲弱格局,融資趨嚴也繼續抑制房企拿地熱情,地產投資將繼續下行。綜合來看全年投資增速仍有小幅回落壓力。

新鮮出爐!如何看待10月各項經濟數據?


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7.8%回落至7.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落。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7.2%,增速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9%,較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1-10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1%,較1-9月下滑0.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汽車類、居住類、石油及製品類是主要拖累。其一,10月限額以上汽車零售額同比下降3.3%,降幅較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未能延續回升態勢;扣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4876億元,同比增長8.3%,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其二,受此前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居住類消費延續了增長放緩趨勢,10月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傢俱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消費分別同比增長2.6%、1.8%、0.7%,較上月回落1.6、4.5、4.7個百分點。其三,10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僅月末下調一次,月均成品油價格低於去年同期,導致石油及製品類商品消費同比下降4.5%,降幅較上月擴大4.1個百分點。

消費升級類商品維持較快增長勢頭。

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和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分別增長22.9%和11.5%,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5.7和4.3個百分點;受國慶長假影響,餐飲收入依舊維持高位增速,同比增長9.0%,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8個百分點,國內旅遊收入、全國電影票房總收入亦保持較快增長。此外,1-10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6.4%,增速比1-9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應有“雙十一”推遲消費因素。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5172億元,增長19.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5%,比上年同期提高2.0個百分點。

11月份零售增速有望反彈。去年11月汽車消費增速為去年低點,在低基數因素下,汽車消費有望回升;房地產銷售加快,有望帶動後續相關消費走穩;10月失業率下降0.1個百分點至5.1%,有望改善消費能力;雙十一也將拉動網絡零售數據。但與此同時,仍需關注居民槓桿率上升和減稅降費效應減弱對於可支配收入的壓制,以及物價騰高對消費意願的抑制。


10月出口增速由-3.2%收窄至-0.9%,進口增速由-8.3%收窄至-6.4%

10月進出口數據好於市場預期。以美元計,10月出口2129.3億美元,同比增速-0.9%;進口1701.2億美元,同比增速-6.4%,均出現收窄;貿易順差428.1美元,衰退時順差格局持續。不過,

季調之後的出口增速由1.2%降至-1.3%,進口增速由-7.9%降至-10.2%,都出現了惡化。

10月出口同比下降0.9%,好於市場預期。在近5年同期最高基數拖累下,10月出口仍然實現微弱負增長。原因包括:一是貿易摩擦局勢緩解以及西方節假日推動。二是貿易多元化。除對日本出口增速從上月的-5%下滑至-7.8%外,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增速均出現降幅收窄或增速提高。三是貿易質量提升、新業態發展迅速。從貿易方式上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比例進一步優化;從重點商品類別上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分別下滑2.4%和3.4%、降幅明顯收窄。四是人民幣匯率相對弱勢,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推動出口。

10月進口下降6.4%,同樣好於預期。進口增速繼續保持下滑態勢:一是由於內需有所好轉但仍然疲弱。10月我國製造業PMI和PMI進口指數分別為49.3和46.9,較上月分別下降0.5和0.2百分點,繼續處於收縮區間。二是貿易摩擦抑制作用。儘管局勢出現緩和,中美相互加徵關稅效應仍持續顯現,出口導向的進口繼續受到貿易摩擦抑制。降幅好於預期主要原因:一是大宗商品價格上行。10月CRB指數均值390.27,較上月上升1.1%。二是存在貿易轉移現象。主要貿易對象中,自美國、歐盟和韓國進口分別同比下降14.3%、3.0%和17.5%,降幅較上月明顯收窄。

進出口增速有望繼續改善。首先,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下滑態勢尚未發生明顯變化,外部需求仍將受限。其次,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舊較大,穩增長政策逐漸落地生效將起到部分對沖作用,但是難以出現大幅反彈。最後,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顯著緩解,雙方有望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並逐步取消已加徵關稅。如果協議如期達成,將顯著促進外貿回升,但仍需對最終結果保持樂觀謹慎。綜上所述,預計後續進出口增長將受限於中美貿易爭端解決進展,短期內預計有所改善。

新鮮出爐!如何看待10月各項經濟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