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不差錢”,為何“回家”在香港二次上市?

阿里“不差錢”,為何“回家”在香港二次上市?

靴子落地!Tech星球獲悉,11月1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紐交所代碼:BABA)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確認香港IPO。

據披露,阿里巴巴集團計劃通過全球發售新發行5億股普通股新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發行包括5億股普通股,以及可額外發行最多75,000,000股普通股新股的超額配股權。預計最早於香港時間11月20日定價。

此次上市屬於兩地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在紐交所的上市地位不會改變。上市完成後,阿里巴巴集團香港上市股份與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將可互相轉換,每一份美國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會選擇在一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不過也可以選擇兩地上市或更多。比如A股公司中國聯通就在上海、香港、紐約三地上市。

兩地或多地方上市,可以擴展股東基礎,籌得更多的資金。

阿里“不差錢”,為何“回家”在香港二次上市?

來源:阿里巴巴集團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不過對於阿里來說,可能並不差錢。阿里巴巴最新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巴巴當季營收為人民幣1190.2 億元,高出市場預期的1168 億元。歸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725.40 億元,同比增長262%。營業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473.26億人民幣(66.21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304.88億人民幣(42.65億美元),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合計2341億人民幣(327億美元)。

而據此前媒體報道,阿里巴巴此次融資額為100億美元。《MIT科技評論》就此點評說,阿里此次赴港上市,更像是迴歸,而不是融資。

2014年,阿里巴巴因堅持合夥人制度,與港交所擦肩而過。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阿里巴巴就承諾,“只要條件允許,我們還會回來”。2018年4月,香港市場迎來近25年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機制改革,不再糾結“同股不同權”。隨後便有阿里重回香港的傳聞,直到現在靴子落地。

對於阿里巴巴而言,回家的好處顯而易見。由於美國和中國處於不同時區,選擇在香港上市,在美股閉市階段,仍然可以通過港股交易,股票的流動性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