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祕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處滇西邊陲。著名的怒江大峽谷,全長約300公里。綿延千里的高黎貢山宛如一條昂首的巨龍,橫臥在滔滔怒江以西。每年冬季,山巔白雪皚皚,猛獸飛禽難以逾越。險惡的自然環境不能阻擋勇敢勤勞的怒江各族人民走向山外的決心。歷史上,怒江各族人民出於交換產品、相互往來的需要,便涉險歷危,攀崖越澗,披荊斬棘,開闢了一條又一條從怒江通往鄰國緬甸的通道。亞坪驛道就是其中的一條,它還是當年中國遠征軍從野人山回家的路。不過,因地處邊境加之山高路險和冬季封山,好多怒江人都對這片秘境鮮有耳聞。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亞坪,傈僳語,懸崖峭壁之意,從福貢縣城往北過怒江到西岸,橋頭豎著“秘境亞坪”的牌子,山坡上有一處邊防檢查站。“十八里”就是亞坪,是去中緬邊境的里程,但起止點很模糊,里程數也不可當真。越野車開始了搖擺舞,司機師傅戲稱給我們“按摩”。車子繞山顛簸行駛了3個多小時後到了亞坪。藍天下是巍峨的峰陣嶺群,開闊地周圍是參天大樹。朋友指給我們看遠處的山峰,稜錐一把,直刺天空。這根柱徑30餘米,柱高百米的石柱,傲視怒江大峽谷江流雲海,是亞坪最神奇的自然景觀:“男人山”或者“太陽山”。作為傈僳族的發源地,“男人山”和另一個自然景觀“石月亮”一陽一陰、遙相呼應、日月同輝,被奉為“傈僳之根”,也是當地傈僳族同胞心中神聖的圖騰。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順怒江峽谷上行的印度洋暖溼氣流,給兩岸營造了山地雨林,合圍粗的樹幹上長著苔蘚,枝枝杈杈間生出寄生植物,秋色裡煞是斑斕。不斷有大大小小的瀑布沖斷簡陋的道路,四濺的水珠騰起水霧,陽光下幻成彎彎彩虹。儘管只有“十八里”,能見到如此森林也聊勝於無。海拔越來越高,大樹漸漸稀少,遙望山上裸岩地帶,山脊就是國境線。亞坪是牧人季節性圈牛羊的地方,近幾年開了客棧,生意尚可。緬甸邊民徒步一整天到亞坪來買日用品,比到本國的鄉鎮集市要近兩三天。睦鄰友好,邊境安定,原來山上邊防站的房子已淹沒於荒草中。盤山的公路呈之字型一直到中緬邊境的界碑,我們下車爬山,方向緬甸。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站在中緬31號界牌,盡頭連綿起伏的山就是野人山。野人山位於中國和緬甸印交界處,是緬甸的最北方,再往北就是冰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東西皆為高聳入雲的橫斷山脈所夾峙。野人山山巒重疊、林莽如海、樹林裡沼澤綿延不斷、豺狼猛獸橫行、瘴癘瘧疾蔓延,是極其危險的地方。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由於盟軍指揮不當,加上英軍作戰不利,4月底至5月初,遠征軍後路臘戌以及緬甸戰場重要城市曼德勒相繼被日軍佔領,中、英軍只得相繼撤往中國、印度。原本蔣介石下令杜聿明搶在日軍之前佔領密支那,取道回國。然而日軍走公路,遠征軍走山路,無論如何是趕不及了。蔣介石獲悉後,電告杜聿明儘量避免與日軍作戰,從密支那以北的野人山繞道回國。中國遠征軍入緬參戰的10萬兵力當中,為戰鬥而犧牲的中國軍人約1萬多人,卻有5萬人死在了野人山,寫下世界軍事史上最悲慘的—幕。站在遠征軍歸來的中緬邊界,仰望祖國壯美的山河,我淚如雨下。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亞坪驛道起自福貢縣亞坪村,途經恰馬底村、四拉甲村、嘎臘底村便順亞坪河而上,經馬畢啞庫、陸賀吉勒,翻越高黎貢山卡赤薩拉山口入境緬甸奇臘底村;再西行經底米洛、底國德、咱永、子拉爬、泥馬喜底、利應奇、庫佈德、泥旺故、樂門到達緬甸北部重鎮葡萄市。據當地傈僳族老人鄧付永介紹,亞坪驛道的形成已有20代人的歷史。按一代25年計算,至今約有500年的歷史。亞坪驛道的許多路段,多數用傈僳語命名。如“亞坪”意為石頭丫口,“馬畢啞庫”意為矮竹棚巖洞,“陸賀吉勒”意為滑坡遺址,“奇臘底”意為借回來的一塊小平壩,“底米洛”意為輪歇地箐,“咀永”意為最小的兒子,“樂門”意為箐的盡頭,“四果四庫”意為櫟樹樹洞。由此不難看出,亞坪驛道是以怒族和傈僳族先民為主歷盡千辛萬苦,一段段向前開闢出來的。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1942年8月,中國遠征軍1700多人就是從這條古道上撤回的。據96師師長餘韶回憶:8月2至4日,過高黎貢山,山中縱橫數百里無人煙,夜夜露宿,此山每年九、十月開始降雪,深數尺至十數尺,行人絕跡,謂之封山,到次年四五月開始化雪,我們若再遲一月就無法通過了。然後我們從土人架設的溜索過怒江,到達了雲南省的福貢縣……”當時,不過萬把人的福貢人民維繫在刀耕火種,缺吃少穿的極度貧困線上,遠征軍途經福貢境內時正是青黃不接的饑荒時節,但福貢人民寧可自己吞糠咽菜,也要為歸國部隊提供糧食和肉菜等,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支援糧食近10萬公斤,組織了3600多名民夫為遠征軍接運物資,開闢道路,並用篾溜索把1700多名子弟兵從怒江上一個個安全地送往江東。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我在一戶姓華的傈僳人家停下腳步與主人攀談,鄰居喊這家主人為阿開(傈僳語老三的意思),阿開2001年從福貢縣子裡甲鄉搬遷到這裡,因為位於中緬邊境地帶,平常貿易往來頻繁,平日裡靠在這裡歇腳人留下的食宿錢,來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淳樸的阿開笑著對我說:一般不收來往客人的錢,都是他們硬留下的,我們傈僳人,客人來了,吃個飯,晚上山高路險,歇個腳,不應該收錢的!阿開現在養豬和雞,他說,國家一直幫助我們,我們也要自食其力………我在心裡掂量著傈僳這兩個字的涵義,我想我此刻讀懂了,傈僳是純樸、是好客、是勤勞、是勇敢的一個民族。我向像阿開一樣的傈僳人致敬,你們用艱辛的生活守護著祖國西南邊境的安寧與和平,你們用世世代代的勇敢、勤勞換來了富足的生活,我此刻感受到了什麼是平常和偉大,這些平平常常的傈僳人就是偉大的人。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亞坪的美,美在從亞坪村至緬甸俅江極明這段古老驛道約30公里的沿線,至今仍是中緬商貿的主要商道。一路上山林、峽谷、村莊、田園、溪流、瀑布、原始森林、高山湖泊等自然景觀層出不窮。春天的亞坪,冰雪消融,萬物復甦,遍地杜鵑盛開,處處鳥語花香;夏天,溪流潺潺,清涼溫潤,時時煙雨濛濛,刻刻雲山霧罩;秋天是亞坪最美的季節,層林盡染、濃墨重彩,天高雲淡,美不勝收;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天地一色,山巒寂靜。我也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亞坪“秋如油畫冬水墨,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真實面目。相信用不了多久,這片美麗的“秘境”也終將撩開神秘的面紗,把未經雕琢自然天成的美展現在世人面前。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亞坪,怒江大峽谷不為人知的秘境,中國遠征軍野人山回家之路

【作者】王成,中國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總領隊,中國探險傢俱樂部人文領域特別顧問。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