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著力在先進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等方面下功夫

2019年8月30日,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從河北省實際出發,推進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著力在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先進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下功夫。

設立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河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必將有效提升河北省國際化程度和對外開放水平,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戰略支撐。從河北省實際出發,推進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發展,要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在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先進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下功夫。

創新生態系統構建

積極構建和培育創新生態系統。創新生態系統是一個建立在傳統產學研協同模式基礎上的系統,其基本特徵是從創新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延伸到創新主體與創新環境的相互作用,即多樣化創新主體基於共同創新環境而形成的相互依賴、共生共贏的具有穩定性的組織結構。未來的競爭將是創新生態系統的競爭,加快推進河北自貿試驗區建設要積極構建和培育創新生態系統。一是加強創新主體的密切合作。創新主體包括創業企業、領軍企業、政府、金融機構、科研機構等,其中創業企業是創新生態系統的基石,領軍企業是促進生態鍊形成的主力軍,科研機構進行教育對接、技術研發和技術轉移,金融機構為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資金支持,政府為創新提供激勵機制和制度保障。

二是加快建立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激發各類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三是倡導創新文化,把創新文化建設與促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努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

先進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

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從產業發展趨勢看,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主流。河北自貿試驗區四個片區內既有生物醫藥、航空科技、高端裝備製造等的先進製造產業,也有港航服務、國際物流和融資租賃等現代服務業,應加快探索制度創新,把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作為重中之重。一是根據各個片區的發展定位,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提高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匹配程度,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務型製造體系。二是大力支持研發設計、知識產權、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營銷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培育覆蓋全週期、全要素的高新技術服務產業鏈。三是大力發展創新聯盟、技術中介等新型創新組織,強化創新型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促進企業間緊密互動聯合,推動形成企業主導、產學研用一體發展的創新體系。

優化營商環境

對標國內外先進規則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是推進河北自貿試驗區建設題中應有之義。在市場準入和外資待遇方面,要積極對標國際國內先進規則,全面實施“負面清單+准入前國民待遇”的外資管理制度,破除行政壟斷,減少行政干預,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深入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機制。此外,建立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例如,創新監管模式,統一行業政策標準,放寬交叉行業准入標準,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等,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向河北自貿試驗區聚集。

來源:內容摘編於河北新聞網的文章《自由貿易試驗區:河北發展新機遇》,原文作者:裴桂芬,河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