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前期上漲幅度較大,豆油仍有上行空間

目前油脂板塊已經累積了較大漲幅,這主要基於棕櫚油減產的預期、菜籽進口的減少、國內油脂庫存較低、需求旺季來臨等因素的提振。展望後市,在油脂板塊整體上行、大豆庫存降低、豆油未執行合同偏高、豆油庫存下降的背景下,豆油仍有上行空間。

油脂板塊整體走強

近期,棕櫚油帶動油脂板塊整體走強,10月棕櫚油價格上漲11.84%,豆油價格上漲6.24%,菜油價格上漲3.88%。棕櫚油方面,目前來看,棕櫚油庫存降低預期仍存,主要原因是棕櫚油產量減少以及出口增加。10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為234.8萬噸,環比下降4.1%。同時,棕櫚油減產預期仍在,加之出口受中國與歐盟市場的提振,棕櫚油後續仍有上行基礎。

菜油方面,1—9月我國共進口菜籽234.9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35.26%。天下糧倉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當週,兩廣及福建地區菜籽庫存下降至11.9萬噸,同比減少63.61%。目前來看,菜籽進口沒有大幅增加的跡象。受菜籽低庫存的影響,菜油庫存下降幅度較大。截至11月8日當週,兩廣及福建地區菜油庫存下降至7.3萬噸,同比下降52.6%。菜油低庫存使得油脂的替代效應長期存在,這將提振豆油和棕櫚油的消費。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亞、歐盟的菜籽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產,後市菜油振盪區間上移的概率較大。

巴西大豆播種偏慢

因為巴西戈亞斯、南馬託格羅索、聖保羅以及東北部地區的降雨匱乏,過去7天巴西大豆播種進度放緩。據農業諮詢機構Arc?Mercosul公司稱,巴西2019/2020年度大豆播種進度已經達到58.1%,低於去年同期的71.9%,也低於過去5年同期均值62.4%。

短期來看,巴西大豆的播種進度對盤面影響不大,但考慮到大豆的生長規律,進度偏慢容易遇上不適宜大豆生長的天氣因素,所以後續天氣炒作的概率要大於正常播種的年份。屆時如果出現天氣炒作,則利好美豆和我國豆油價格,後續可關注這一因素的變化。

大豆到港壓力不大

截至11月8日當週,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進口大豆總庫存量為318.4萬噸,同比減少50.99%。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0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618.1萬噸,環比下降24.59%,同比下降10.69%;11月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125船為810.85萬噸,12月船期最新預估為900萬噸。從近期大豆進口量和預估值來看,後續大豆到港壓力不大。

另據天下糧倉統計,因部分油廠缺豆,11月2—8日大豆開機率繼續小幅下降,全國各地油廠大豆壓榨總量為154.7萬噸。未來兩週,油廠壓榨量預計提升至168萬—177萬噸。考慮到前期大豆庫存量較低、後續大豆到港壓力不大、壓榨率提升以及大豆庫存或繼續保持低位。

未執行合同大量累積

目前油廠開機率下降且豆油提貨量較好,豆油庫存明顯下降。截至11月8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量為118.435萬噸,環比下降12.4%,同比下降35.63%。據天下糧倉統計,截至11月8日,國內豆油未執行合同超過135萬噸,為近5年來歷史最高位。由於油廠累積了11月和12月的大量未執行合同,後續壓榨量上升並不會導致豆油庫存增加,反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豆油庫存仍有下降空間。

整體來看,在大豆庫存降低、後續到港壓力不大、壓榨率上升、未執行合同偏高的基礎上,豆油庫存或繼續降低。另外,巴西大豆的播種進度落後於往年同期,大豆生長後續遇上不適宜天氣的概率增大,可關注這一因素的發酵。從歷史上棕櫚油領漲的年份來看,豆油跟漲的概率較大,如2016年豆油2001合約、2005合約11月分別錄得4.92%與5.61%的漲幅。

基於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豆油後市仍有上行空間。考慮到油脂前期上漲幅度較大,多單建議設好止盈。油脂板塊若有大幅回調,則止盈離場,回調到位後仍為豆油多單入場或補倉的機會。同時需要注意幾個風險點:一是油脂板塊的資金流出;二是美豆價格若持續下跌,或壓制豆油盤面;三是棕櫚油產量減少不及預期或出口不暢,將導致棕櫚油庫存累積,屆時棕櫚油價格下跌將拖累豆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