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秋凍千萬別低於這個“數”

雖然自古至今我國都流傳著“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不減衣,秋不加帽”、“熱不馬上脫衣,冷不立即穿棉”的說法,但是,在現如今的溫度下,您是否還在“抗凍”呢?

秋凍的好處就一個

秋季是夏季與冬季的過渡期,天氣由熱轉冷,秋凍是為了增強人體對寒冷的耐受性,以便應付我們更為殘酷的嚴冬。
因此,只要氣溫不低於 20 度(一般在農曆八、九月份),人們都應該適當讓身體承受一下冷凍。

但是,如果氣溫降到 15℃ 以下並持續兩週以上,我們還在“秋凍”,那就不合適了。

畢竟,秋凍並不意味著要真的要挨凍。

從中醫角度講,“秋凍”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初秋不忙添衣”;第二層含義是“拖延添衣時間”。

這樣可以避免過多出汗,使陽氣外洩、抵抗力降低。

但也不能凍得打寒戰,這樣不但不能增強抵抗力,反而會被凍出病來。

特別是對於北方居民來說,秋涼來得較早,晝夜溫差變化大,早晚氣溫較低時應及時增添衣物,以防著涼。
但是對於南方居民來說,秋涼來得較晚,晝夜溫差變化不大,甚至入冬後也不太冷,完全可以適當延長“秋凍”的時間。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秋凍千萬別低於這個“數”

這幾個部位不能凍

1、頭部

頭為諸陽之匯,易受風邪侵襲,因此,固護頭部陽氣尤為重要。

從西醫角度看,氣溫較低時,頭部暴露於外,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而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引發頭暈、頭痛,甚至還可能會伴有心煩、耳鳴、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症狀。

2、腹部

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不通則痛。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後容易胃痛,經期女性受寒後容易痛經等。

3、足部

“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加之足部皮膚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膚溫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

4、脖子

這個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5、肩膀

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相對比較脆弱,容易受傷。

受凍易留病根

  • 手腳冷:手腳冰涼、皮膚蒼白、皸裂、皺紋增多。
  • 脖頸冷:頸部血管受涼收縮,血流速度減慢,可能引起血壓升高。
  • 腰腹冷:誘發腹瀉、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 膝蓋冷:能出現關節疼痛、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
  • 肺冷:哮喘、咳嗽、感冒、咽炎等高發。
  • 做好3件事,防寒更輕鬆

    等到凍出病再保暖肯定是行不通的,保暖也並非簡單地增加衣物。學會一些暖身小訣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抵禦嚴寒。

    1、常備熱水袋

    如果需要長時間待在室內,建議常備熱水袋,既可以溫暖膝蓋,也方便隨時暖手。

    在晚上臨睡前,可以將熱水袋放置在頸後枕一會,有助於舒緩神經,緩解骨骼僵硬。還可以把熱水袋在腳底放置一會,可以幫助腳部保暖。

    但要注意避免低溫燙傷。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秋凍千萬別低於這個“數”

    2、每晚泡腳

    手腳畏寒的人,建議每次洗漱時用40℃左右的熱水,以及堅持每晚用熱水泡腳20~30分鐘。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活血化瘀、補氣昇陽的作用。


    3、適量運動

    運動是對抗寒冷的有效方式,冬季適合的運動有慢跑、跳繩、羽毛球、乒乓球等,一定要讓身體各部分都“動”起來,從而產生熱量。

    氣血旺,人更暖

    常吃一些能補氣、活血、溫陽的食物,可以讓這個秋天過的更“暖”。

    1、蜂蜜紅棗茶

    【原料】去核大紅棗30克、蜂蜜20克、薑絲10克、陳皮10克。

    【做法】將紅棗、薑絲加水煎煮,燒開前放入陳皮,放至溫涼時可加入適量蜂蜜調味。

    【作用】暖胃生津、驅寒活血,適合氣虛血弱的人。

    2、健脾益氣粥

    【原料】蜜炙黃芪15克、大米100克、紅糖3克、陳皮3克。

    【做法】黃芪加水,燒開後用小火煎煮10分鐘,再加水燒開,也煎煮10分鐘,然後撈出黃芪;大米提前泡好,用黃芪水煮粥,加入適量紅糖調味,快熟時放入陳皮。

    【作用】健脾養胃、補氣昇陽,適合氣虛、陽虛的人。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秋凍千萬別低於這個“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