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改造人

凡有人類群體的地方,就會有先進後進之分。軍隊是社會中一個群體,其成員同樣參差不齊,有領跑者和落伍者。

先進與後進,並非先天形成,而是後天出現。它們的分水嶺重在學習與教育。孔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意思是先學習詩書禮樂,而後當官的人,一般都是鄉野平民;而那些靠世襲父母爵位的“君子”,他們的“官位”不是憑學習詩書禮樂得來的。如果要選拔人才,應從先學習禮樂的平民選拔。這裡雖然說的是錄用人才的途徑。引申而言,它肯定了學習教育是育人成才的首要因素。

我從當班長起,整個軍旅生涯都是從事思想政治工作與研究。在連隊短短六年中,從當班長至指導員,始終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改造人,同時也改造自己。而且先改造自己,再教育改造別人。

我從戰士提升為班長後,在改造後進戰士方面做了些工作,出了些成果,願與網友分享。 我們班有位後進戰士,吊兒郎當,生活散漫,經常不出早操和參加訓練,裝病睡懶覺,平時牢騷怪話多。連長、指導員拿他沒辦法。我從指揮班調到迫炮一班後,指導員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我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調查,發現他毛病確實很多,但也有不少優點。他是農村來的,勞動觀點強,搞農副業生產很賣力,種菜也很有經驗。於是,我就從這裡打開缺口,激勵他上進的信心。我委任他擔任班裡農副業生產小組長。我們連隊是機動分隊,常擔負農場生產任務。由於他有生產經驗,我們班完成生產任務在連隊很出色,常受到領導表揚,他也得到全連好評。此後他丟掉了自悲感,振作起精神,決心好好幹一場。

我趁熱打鐵,幫助他學習“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還學習《矛盾論》和《實踐論》。幫助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經常同他促膝談心,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道理。講矛盾的轉化和外因是變化條件,內因是變化根據,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哲學道理。幫助他認識人為什麼活著,為誰而活著。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

短短六年連隊生活,先後教育轉變了三個後進戰。他們有的入了團,還有的入了黨。回顧幫助他們進步的體會,有如下幾點:

第一、對待後進戰士要一分為二,多看他們的優點,少看其缺點。要用“螺旋測微儀”去測量他們的優點,用“放大鏡”放大他們的優點,消除其自悲心理,激勵其奮進勇氣,在人先道路上疾奔。

第二、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不要歧視他們。他們都是自己的階級兄弟,在人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他們犯了錯誤,要耐心說服教育,講道理,以理服人,幫助分析犯錯誤的原因,總結教訓,指出前進方向。不要簡單粗暴訓斥,更不能侮辱其人格。

第三丶生活上多關心他們,用父母慈愛之心去溫暖他們,體貼他們,讓他們感到部隊如家庭一樣溫暖,領導和戰友同父母兄弟一樣親切。他們病了,我為其端茶送水,叫炊事班做其愛吃的病號飯。他們思念親人時,在條件允許範圍內,安排他們探親。條件不允許,把其父母接來部隊與其團聚,介紹他們在部隊的進步,利用家庭“向心力”推動其前進。

第四、正確對待後進戰士的反覆,在思想反覆中不斷提高思想覺悟。事物的發展規律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人的思想進步亦是如此。後進戰士思想反覆是正常現象。不能把其思想反覆視為“復原”。更不能認為“朽木不可雕也”。要在反覆中尋找其前進軌跡,認識思想運動的規律,克服反覆中的障礙,開闢新的前進道路。

第五、要抓主要矛盾,解決其世界觀丶人生觀問題。影響後進戰士進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主觀因素是內因,客觀因素是外因,外因要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毛主席說過,世界觀的轉變是根本轉變。教育改造後進戰士,最根本的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革命的人生觀。抓住了這一點,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牽住牛鼻子了”。幫助後進戰士端正入伍動機,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樹立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的革命人觀,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是我對後進戰士教育改造的幾點經驗,也是自我改造的體會和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