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永恆的旋律

《國歌》:永恆的旋律

【文藝觀潮】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由湖南金鷹紀實衛視攝製,湖南衛視、金鷹紀實頻道及芒果TV全網獨播的五集文獻紀錄片《國歌》,通過探究國歌的起源、誕生、傳播,及至唱響神州大地的輝煌進程,帶領觀眾回顧了中國共產黨人在苦難中的奮鬥故事,感召了每個人心中的民族榮譽感。

《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聶耳,這個來自雲南的青年,起初懷揣著音樂的夢想在大上海跟隨啟蒙導師黎錦暉學國語和音樂。但當“一·二八”事變爆發,他卻又因為與導師觀念上的分歧,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在結識了志同道合的田漢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他逐漸堅定了成為一個為人民譜寫樂曲的音樂家的信念,同時決定要為飽受壓迫和欺凌的中國,作一首能夠永遠銘刻在中國人內心的戰歌。

《國歌》中不僅展示了國歌詞曲作者田漢與聶耳的成長故事,還講述了左聯作家馮鏗、東北抗聯英雄趙一曼等人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殺敵抗戰的英雄,成長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的歷程。

當聶耳與田漢結為音樂摯友與革命戰友之際,相約要用音樂吹響革命的號角。1935年,田漢受中國共產黨電影小組的委託創作《鳳凰的涅槃》即電影《風雲兒女》的劇本,其主題曲就是《義勇軍進行曲》。在《國歌》第二集《血肉長城》的開片,攝製組記錄了99歲的黃中一老人(原新安旅行團成員)在女兒的陪伴下前往黃埔劇場,回憶1935年《風雲兒女》在此首映時的轟動:“大家一面唱,一面看,一面唱,一面歡呼,這個電影,這個歌”。

八十多年前為了抗日救亡,一路奔走一路教唱《義勇軍進行曲》的音樂人劉良模,被譽為“救國會的啦啦隊長”。在上海街頭,他指揮的萬人大合唱,唱哭了前來鎮壓的警察;到美國,他用英文注音教會了當時的黑人歌王保羅·羅伯遜用中文演唱這首歌。這首以《起來》為英文歌名的歌曲不僅灌製了唱片,還唱響在美國的音樂會現場。1944年作為美國米高梅公司出品的抗戰電影《龍種》的主題曲,迴盪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劉良模的摯友戰地記者愛潑斯坦,將這首歌稱為抵抗之歌——“戰鬥的號角,喚醒沉睡的民眾”。

1969年6月,人們爭論著《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是否已經過時的問題,但毛澤東主席一錘定音,國歌由此誕生。1971年,《義勇軍進行曲》在聯合國總部奏響。1979年,田漢追悼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曲的唱片也被一起放入他的骨灰盒。1997年7月1日0時0分0秒國歌準時奏響的驚心動魄。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正式施行……這一個個通過《義勇軍進行曲》而串聯的事件,將國歌與新中國的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紀錄片《國歌》不僅講述了作為電影主題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演變為國歌的歷程,更講述了中華民族從抗日戰爭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過去的崢嶸歲月,《義勇軍進行曲》是時代的呼嘯,是戰鬥的犧牲;如今的奮鬥征程,《國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凱歌,是追夢人不懈奮鬥的腳步。

《義勇軍進行曲》37小節,48個字,奏唱只要46秒,可在每一天,它都會在第一縷陽光照耀祖國大地時奏響。如果說國旗的紅是仁人志士的鮮血染紅的,那麼國歌的嘹亮則是唱響了每一箇中國人的愛國熱情。

紀錄片《國歌》用感人至深的故事、多角度、多層次創新的敘事手法和表達方式,重構起國歌的社會記憶,記錄歷史,凝聚當下,強化了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這首流淌在每一箇中國人血脈中的永恆旋律,再次喚起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作者:張雅欣,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魏天達,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博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