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八國聯軍只破壞圓明園而不破壞故宮?

程泉走天涯vlog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了賠款、協定關稅、開放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許多特權。

  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英、法、美等西方國家便以修約為名,企圖壓迫清政府給其新的侵略權益。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絕。英、美、法等殖民主義者惱羞成怒,決定用發動新的侵華戰爭來實現其無理要求。

  

  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燬圓明園。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40年後,義和團運動再次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藉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當時,慈禧信任閉塞愚昧的守舊大臣,竟聽信毓賢之言,相信團民能“刀槍不入”、“槍炮不傷”,慫恿慈禧藉助義和團與洋人作對。還懸賞捕殺洋人:“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來到北京城外,發起總攻擊——俄軍攻東直門,日軍攻朝陽門,美軍攻東便門。八國聯軍突破城防後從東交民巷使館區一直打到西什庫教堂,並佔領故宮。

  佔領故宮之後,有人建議掠奪故宮,但八國聯軍統帥、德軍元帥瓦德西反對說“燒故宮,相當於燒北京,北京百姓又沒惹咱們,為啥跟人家百姓過不去呢?

  

  其實,這裡有美化八國聯軍之意,八國聯軍不燒故宮,與愛北京百姓無關,而是另有三大原因。

  1、英、法兩國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臺,故八國聯軍儘量避免不破壞故宮。

  2、八國聯軍入城時曾承諾不對北京城進行破壞,火燒故宮可能使清廷陷入“無政府狀態”,進而使聯軍找不到“議和對象”。這對給養不足、急於早日撤軍脫身的聯軍而言,是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3、如果火燒圓明園後,清廷仍不屈服,八國聯軍極有可能毀掉故宮。清廷在圓明園被焚後答應“議和”,這才是故宮倖免於難的關鍵所在。


探秘故事


首先要糾正你提的這個問題的錯誤,圓明園不是八國聯軍燒的,而是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英法聯軍焚燬的。

至於英法聯軍為什麼只燒燬了圓明園,而沒有焚燬故宮,我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當時英法侵略者在攻到北京時,聽說咸豐皇帝與妃子們正在北京西郊的圓明園避暑,所以英法聯軍繞道北京城,直接攻佔了北京西郊的圓明園,企圖俘虜咸豐皇帝。

第二,圓明園是清帝的一個統治中樞,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甚至超過北京城內的紫禁城(故宮)。

第三,在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前,清政府與他們進行了談判,但清政府卻扣押了38名談判人質和《泰晤士報》的一名隨軍記者,最後只有19人回去,而且都折磨的沒有人樣。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說道,"假若我不為這位通訊員報仇,泰晤士報將要如何的批評我呢?"侵略者認為,焚燬圓明園,對於清帝的"驕倨和情感兩個方面,肯定是一個大打擊。"

火燒圓明園的劫難是英法野蠻行徑和清廷愚昧無知的共同結果。圓明園被焚燬是人類文明的重大損失,我們應對侵略者進行最嚴厲的譴責。




千古一帝y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即南京條約,繼而從中國攫取了賠款、協定關稅、開放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許多特權。

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英、法、美等西方國家便以修約為名,企圖壓迫清政府給其新的侵略權益。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絕。英、美、法等殖民主義者惱羞成怒,決定用發動戰爭方式來實現其無理要求。

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燬圓明園。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八國聯軍只破壞圓明園而不破壞故宮?

首先、圓明園是皇家休閒娛樂的地方,而故宮則是一個王朝的根基。

雖然圓明園和故宮都代表著清朝的皇權,但事實上這兩種有很大的區別。圓明園對於皇宮貴族來說僅僅是一個玩樂的地方,而故宮則是清朝皇帝辦公的地方。燒掉了圓明園清朝還是可以正常運轉,如果燒掉了故宮,那麼清朝丟掉的就不僅僅是面子了,還有朝堂的秩序。英、法兩國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臺,故八國聯軍儘量避免不破壞故宮。

<strong>

其次、圓明園的價值更高。<strong>

八國聯軍來中國的目的就是搶錢,如果說在那個時代中國什麼地方的寶物最多,那好無異味,一定是圓明園。圓明園作為皇家園林,裡面存放的寶物不計其數。故宮裡面雖然寶物也多,但還是比不上圓明園的寶物數量。從這一點上,八國聯軍更願意去搶一個富裕的地方,因此,圓明園成為了他們的第一選擇,故宮則逃過一劫。

<strong>


中國人文歷史徽鑑


廢話連篇,有人說八國聯軍之所以沒有破壞故宮是因為其還在滿清政府的控制之下,胡說八道,當時聯軍已經控制了整個北京和紫禁城,慈禧太后已經逃走了,只有投降派的代表-恭親王怡新還在北京,這時的清政府能控制的了紫禁城嗎?我想主要出自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燒燬了故宮,那麼聯軍的指揮機構沒有合適的駐紮地,因為在聯軍攻陷北京後,各國軍隊都分散駐守在城內各處,要相互聯絡傳遞情報距離不能太遠,而故宮距離八國軍隊的駐紮地的遠近恰恰正好,有利於首腦機構向各國軍隊下達指令。

二是怕激起民憤。八國聯軍剛進入北京城時,不僅鎮壓義和團和駐守的清軍,而且燒殺搶掠,強姦婦女無惡不作,激起北京城內老百姓的強烈反抗,後來聯軍統帥瓦德西進城後有所緩解,這都是要買人心緩和矛盾所致,所以就沒有破壞故宮。另外瓦德西也考慮與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滿清政府和談,因為若大的中國聯軍無法全面控制,因為以聯軍的實力當時滅亡中國是不現實的,所以還需要清政府當作他們統治中國的傀儡工具。如果把故宮破壞了,就失去了和清政府談判的條件。








看輕了一切


殖民的地方國家都沒有,何談國仇家恨,北美,澳大利亞還處於原始社會時期,印度只是一個地理概念。

二戰時美蘇有一個共同目標,在戰爭結束後整垮英國,丘吉爾也只能感慨,蘇聯是熊,美國是野牛,自己是小毛驢。

在美國的脅迫下,印度首先獨立。好歹英國人政治智慧很高,留不住的不留,體面的放棄了大部分殖民地。

美國印第安人可以合法開賭場。英國,法國,新西蘭倒貼錢養活土著。都這份了那還有國仇家恨。

我們還是不夠意思,除了高考加分什麼都沒有。


下士聞道大笑之


答:第一個原因是溥儀,當時日本佔領東北後,成立了偽滿洲帝國,溥儀作為傀儡皇帝,但他畢竟代表著中國,而故宮是溥儀曾經的家,偽滿洲國跟日本是友好關係,如果毀掉了溥儀曾經的家實在也說不過去,會有損雙方的友誼。

第二個原因就是日本野心太大,日軍佔領東三省之後,就進行了奴化教育,東三省的孩子們學習日語,接受日本的精神、學習日本的文化習俗,所以日本人還聽賣力的建設東三省,從日本主動建設東北三省情況來看,足見當時日本的野心,他們已經把中國看成是自己的了,既然是自己的肯定要保護好,就不會去搶劫故宮了,想象一下日本這樣的狼子野心,真令人背皮發麻。





xiaocao449


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是被英法聯軍所焚燒。而後八國聯軍再次侵略圓明園遺址殆盡!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最為屈辱的一段歷史時期,當時的中國處於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之下。長期執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和封建思想的荼毒使得中國的百姓對於世界的認識和中國的生產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

而通過兩次工業革命發展起來的西方列強在完成了對美洲和非洲等地區的殖民統治之後,將目光轉向了更為富饒的亞洲。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相繼淪陷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中國成為了西方列強最後的遊戲場。


儘管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本的農業大國。所謂的工業產品也只不過是以小農經濟下的手工業為主。但是西方列強畏懼中國歷史上的輝煌和中國地大物博的優勢,並沒有直接與當時的統治集團清政府發生摩擦。而是通過對華傾銷商品來攫取中國的黃金和白銀。其中就包括鴉片這種毒品交易。


後來清政府派出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進行整治鴉片貿易的事務。林則徐到達廣東之後深入瞭解到了當地巨大的鴉片交易份額以及鴉片對於全國百姓的身體健康造成的巨大傷害。於是林則徐根據當時清政府的有關律例決定對於那些不法商販進行懲戒。將這些不法商販手中的鴉片集中銷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虎門銷煙。

然而林則徐在廣東進行虎門銷煙的事情觸動了英國在華的利益,畢竟當時的英國政府依賴於鴉片貿易而獲取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等外匯。於是當時的英國國內對清政府開戰的呼聲和支持者急劇上升。然而當時英國還有一大部分人認為與清政府開戰沒有勝算。雙方激烈討論,爭執不休,最後經過英國議會的表決。主戰派以微弱的優勢通過了對華用兵的決議。



因此1840年,英國的戰艦便駛向了中國的海域,鴉片戰爭爆發。然而清政府在跟英國的這場戰爭中暴露了自身軟弱無能的真實實力。不僅輸掉了戰爭更輸掉了清政府看似強悍的外表。英國通過戰爭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在華特權。


1860年,西方列強英國與法國組成英法聯軍再次入侵中國。這一次英法聯軍直奔當時的清政府最高統治者所在地北京!英法聯軍繞過北京城東北部直接攻入圓明園。對這座有著近200年曆史的皇家園林進行了瘋狂的劫掠和破壞!在對圓明園內所藏珍寶進行了瘋狂的掠奪之後,英法聯軍更是為了掩蓋強盜行徑的事實不惜點燃一把大火,焚燬這座著名的園林。

實際上英法聯軍之所以放過了故宮,是因為當時的北京紫禁城還處於清政府的管控之中。但是位於北京城西的皇家“三山五園”則沒有這麼幸運。而是被英法聯軍放大火焚燬,他們分別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圓明園、清漪園、暢春園、靜宜園、靜明園。



1900年,八國聯軍在侵入北京期間,再次對圓明園遺存進行搶掠,最終導致這座皇家園林徹底的不復存在。圓明園殘留的遺址成為了留在中國大地上永遠的傷疤,同時也刻在了每一箇中國人民的心中!


珞珈山的貓


首先說下,圓明園是英法聯軍1860年燒的,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沒關係。

你說為什麼火燒圓明園,而沒有燒故宮。因為英法聯軍認為,圓明園是皇帝的私人園林,燒圓明園是對皇帝本人的懲罰,而英法聯軍認為故宮是政府辦公場地,代表國家,所以沒燒。


阿奇觀史


清朝末年,清政府國力孱弱,從孱弱,從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始,清政府一共和列強簽訂了大大小小數百個不平等條約,從賠款到割地,中華大地變得滿目瘡痍,但是最讓人心痛的還是圓明園。

圓明園坐落於北京西郊,始建於康熙46年(公元1707年),先後經過了150年的修繕,融合了各方能工巧,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被稱為“萬園之園”,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但是他卻歷經了兩次劫難,導致現在在我們面前的只剩下一片廢墟。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這是圓明園的第一次劫難,他們瘋狂劫掠,五千年文化瑰寶悉數被毀,最後被一場大火燒成了灰燼,大火燒了整整三天三夜。後同治皇帝撥款對部分建築進行了修繕。第二次劫難徹底摧毀了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圓明園變成了一座廢墟。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紫禁城也被佔領,但是相比於圓明園,紫禁城的大部分還是完整的保存了下來,這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1. 首先不要以為八國聯軍是出於好心才沒有破壞圓明園,八國聯軍心裡的算盤打的比誰都好。他們知道和整個中國的經濟相比,圓明園只能算九牛一毛,所以八國聯軍的最終目的還是想要控制清政府,控制了清政府就等於控制了整個中國,控制了整個中國的經濟,這才是八國聯軍最真實的目的!

  2. 八國聯軍屬於遠征,給養本就補給不上,如果再找不到清政府議和,這次“遠征”很有可能就會無功而返,這是這些侵略者們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就佔著圓明園等著清政府議和。

  3. 如果清政府不願議和,八國聯軍必然焚燬圓明園,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隨後簽訂的《辛丑條約》才是故宮沒有被焚燬的關鍵性原因。


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能不被人欺負,這是鐵與血的教訓,幸運的是我們的祖國現在越來越強大,再也沒有人可以欺負我們了!


七七談歷史


故宮是皇權的象徵,那時候還是帝制,一燒燬全民反抗他們也得掂量掂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