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源頭水清岸綠,斧頭湖上魚躍鳥飛!全域聯動,精心繪製水生態美景圖

● 策劃:李建文 唐寧

● 採寫:記者 陳婧 通訊員 丁文慧 郭曉蕾 徐挺 明聰 鄒曉偉

“一條小河潺潺流過,一朵浪花一個傳說;一條小河潺潺流過, 一片濤聲一支情歌……”一首《溫泉河》,不僅唱出了香城百姓對家鄉的濃厚情感,更唱出人們對於水的親近與渴慕。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生態環境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和基礎保障。為守住市民生活和城市發展的生命線,我市出臺一系列管理措施,全域聯動打好水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確保每一口水來得放心、每一滴水去得透明,在陸水湖、斧頭湖等水域繪就一幅幅美麗和諧的生態圖。

飲水源頭水清岸綠,斧頭湖上魚躍鳥飛!全域聯動,精心繪製水生態美景圖

澄澈的斧頭湖已成為我市水生態保護一道風景線

護好水源高地,讓每一口水都來得放心

咸安區馬橋鎮嚴洲村四組,是咸寧市區兩個水源地中的咸寧市馬橋水源地所在地。只見披滿植被的墨色山丘,將一泓清澈碧水溫柔環抱,呈現出一派寧靜和諧的鄉村景象。

“這裡主要為溫泉城區和馬橋鎮10多萬居民提供飲用水,是咸寧市區的兩個主要水源地之一。幾年前你來這裡,還不是現在這樣的景象。飲用水源周邊,不光有菜園、任意堆放的生活垃圾,還建有養殖合作社、廢油回收站等,居民用水安全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朱燕對記者說。

原來,2015年4月,咸安區環境監察人員在馬橋水源地現場檢查中發現,保護區內的某回收站、某檢測站、某養殖合作社等3家企業,對水源地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收到咸安區環保局下達的《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後,三家企業一致採取“拖字訣”,讓環境監察人員頭疼不已。

2016年12月,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市環保工作進行檢查。以此為契機,咸安區政府迅速成立馬橋飲用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專班,由分管副區長擔任專班負責人,咸安區環保、公安、水利、城鄉執法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為專班成員,負責全面落實具體整改工作,並投入400餘萬元資金用於整改。

“經專班組多次上門協調,並幫助企業在咸安區工業園、賀勝橋鎮等地重新選址搬遷後,3家企業於2017年6月底完成拆除。”工作專班骨幹成員、市生態環境局咸安區分局環境監測站黨支部書記吳少敏說,在開展水源地保護工作時,最難協調溝通的,其實是懸掛水源地宣傳標識,清理村民種植的農作物、建導流溝等瑣事,工作組成員為此三天兩頭到鎮裡、村裡,召開群眾座談會、挨家挨戶反覆上門與群眾談心,最終才攻克這一難題。

針對馬橋水源地保護區而開展的各類工作,只是我市51個“千噸萬人”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的一個縮影。我市還有縣級以上集中飲用水源地8個,“千噸萬人”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51個。

為紮實做好全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範化建設工作,保障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確保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良好,有無數個“吳少敏”奔走在全市各個水源地保護區。

通過環境綜合整治,對水源地進行有效保護,我市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拉好聯動綠網,讓每一滴水都去得透明

2019年1月23日,在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會上,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呂文豔對咸寧市在陸水流域建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進行了通報表揚。

“《陸水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是我市環保工作的一次創新嘗試,目的是推進河湖流域各項保護工作,確保每一滴水都去得透明。”朱燕說。

陸水河流域流經通城、崇陽、赤壁、嘉魚,是三縣一市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搖籃。在過去,廢舊輪胎煉油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企業非法排汙整治專項戰役、廢塑料廢泡沫加工利用行業專項整治行動等圍繞水生態環境保護而開展的各類專項行動雖時時開展,但手段有限。

2018年12月20日,《咸寧市陸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印發實施後。由市委市政府組織陸水河流域四縣(市)簽訂了《陸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根據協議,補償資金籌集來源主要為四縣(市)每年共出資1200萬元、市本級財政出資200萬元、中央和省財政生態環保“以獎代補”等獎勵性轉移支付資金;補償資金依據各縣(市)水質達標情況和水質改善情況進行清算。

“依託補償機制實施,我們大力開展工業汙染防治,在嚴把項目審批關的同時,積極治理超標排汙企業。並在陸水河流域流經的通城、崇陽、赤壁和嘉魚的交接斷面和長江口處建設了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對地表水水質狀況實時監測和預警;同時佈設了8個手工水質自動監測斷面,監測各項指標。現在感覺各縣市區間聯繫更加緊密,大家各司其職,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陸水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更加順暢了。”朱燕說。

今年5月,我市探索拓寬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範圍,印發了《斧頭湖流域碧水入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試行)》。方案堅持“誰汙染誰付費、誰破壞誰補償”的原則,在斧頭湖流域設置考核斷面20個,明確劃分各區域的汙染治理責任,對入湖水質按照月考核、季結算的方式進行目標責任考核。由市級財政每年出資300萬元,根據斷面水質監測年均濃度值評價斷面(點位)達標情況,達標率60%及以上的縣(區)獲得生態補償資金。

補償機制的實施推進,很快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今年10月份,我市橫向流域生態補償工作獲得中央水汙染防治專項獎勵資金1870萬元。目前,我市正積極探索全域水環境生態補償考核機制,將生態綠網籠罩全市。

繪好生態藍圖,確保一湖碧水入長江

冬日的斧頭湖煙波浩淼,東方白鸛、小天鵝、白琵鷺、灰雁、鴻雁……大量珍稀候鳥被湖畔的美景所吸引,而歇下了南遷的腳步。

“每天清晨,我和同事都在鳥叫聲中起床。我們一邊環湖巡邏,一邊看鳥兒翩躚起舞,這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向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巡護員劉紹榮笑眯眯地告訴記者。

向陽湖溼地公園位於斧頭湖湖區,而斧頭湖處於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主線路上,是候鳥遷徙的驛站之一。

“大量候鳥彙集於此,主要得力於斧頭湖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公園管理處總工程師潘名勝說,幾年來,他與斧頭湖一起,見證斧頭湖流域生態環境的美好變遷。

原來,為了落實中央精神,推進長江大保護,確保一湖清水送長江,2016年以來,咸寧市對斧頭湖全面實行汙染治理和高標準保護。先後完成8萬餘畝圍欄圍網養殖拆除,解決最大生態隱患。

拆圍完成後,市政府制定方案,在深入實施“河湖庫長制”的同時,對斧頭湖進行綜合治理,從源頭截斷工業和生活汙染。同步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將具體措施細分到各責任單位,並對斧頭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實行“一月一監測、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報告、一月一督辦”,確保湖泊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II類標準。

流域內的咸安區、嘉魚縣制定綜合發展規劃,加強漁政管理,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涵養水生態。如今,魚群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加。

“經全市多部門的竭力推進,斧頭湖水質惡化的趨勢終於得到遏制。從前網聯網、竿連竿的湖面,如今再現一湖碧波,候鳥一年比一年多。斧頭湖生態環境的改善,去年還迎來了內蒙古正藍旗元上都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他們不遠萬里將無力完成長途遷徙的鳳頭 幼鳥,送至向陽湖溼地過冬。”朱燕說,眼前的美景只是斧頭湖水環境質量改善的開始。

由於斧頭湖是咸寧城區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廢水的最終受納水體,加上近30年的過度圍欄圍網養魚,餌料、魚類糞便等大量汙染物輸入,對湖泊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帶來了許多不良影響,導致斧頭湖內水生動植物銳減,磷轉移途徑減少,磷元素累計,目前斧頭湖總磷濃度與Ⅱ類水體目標值仍有一定差距,未來的工作仍然艱鉅。但朱燕以及每一個環保人都堅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斧頭湖流域的生態環境將會越來越美,湖體生物多樣性及湖心水質Ⅱ類目標定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