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探索體系化、常態化、專業化親職教育

  

北京海淀:探索體系化、常態化、專業化親職教育

  北京海淀檢察官邀請專業心理諮詢師對家長進行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是對父母實施的教育,其目的是改變或加強父母的教育觀念。

  小強(化名)案發前系北京市海淀區某職業學院在校生,其爺爺、父親都是軍人,母親是小學老師。因為生活在部隊大院裡,爺爺、父親從小用軍事化標準嚴格要求小強,其母親習慣用老師的身份對待小強,總認為小強不夠優秀。小強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與父母溝通越來越少,做事越來越偏激,性格也逐漸內向。後來,小強沉迷於網絡遊戲,在遊戲世界中尋找存在感,並在網吧結識了一些社會不良人員,與他們一起實施了多起盜竊摩托車的行為。

  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檢察官在辦理該案時,瞭解到小強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以及案發的深層原因後,認為簡單辦理小強盜竊案並不足以幫教好這個孩子,應該從親職教育入手,改善其親子關係,幫助其獲得家庭支持。

  於是,辦案檢察官邀請小強的父母參加了親子專家講授的系列家長課堂,並在小強取保候審後,委託司法社工對其進行幫教。司法社工邀請小強的父母與小強一起參加親子活動,在製作手工藝品、繪畫、烘焙等親子活動的過程中,調整和引導親子關係。隨著一家三口在活動中配合越來越默契,他們的笑容也越來越多。目前,小強的狀態一直非常穩定,再犯罪風險評估很小。

  “這個案子的親職教育工作做到這裡,我們才認為是階段性的完成,後續還需要定期回訪來鞏固效果。”辦案檢察官表示。

  據介紹,海淀區檢察院未檢部門自2008年就著力開展親職教育工作。2008年初,該院聯合中國人口宣教中心全國少年科教基地(青蘋果之家)正式啟動家長課堂,涉及家庭功能、親子關係維護、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內容。2009年,該院與首都師範大學少年司法社會工作研究與服務中心合作開展社會調查和幫教,司法社工在觀護幫教過程中不僅要對未成年人個體開展個案工作,也要調查其親子關係、家庭情況,干預其生活環境,為其構建支持系統。2013年,海淀區公檢法司以及教委等五部門會簽了《關於共同開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見》。通過海檢11年的努力和推動,親職教育的範圍從涉案未成年人家長擴大到被侵害未成年人家長,形成了海淀區體系化、常態化、專業化的親職教育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