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倆人雖是狙擊手,卻沒狙擊步槍,一杆普通步槍就打死數百人

這倆人雖是狙擊手,卻沒狙擊步槍,一杆普通步槍就打死數百人

在現代的戰爭電影裡,有不少是狙擊手題材的,雙方狙擊手之間的"對狙"情節使電影氣氛異常緊張。而在近代的戰爭中,有這麼兩位狙擊手,但是他們所用的狙擊槍並沒有瞄準鏡,而是靠機瞄來狙殺上百名的敵人。這兩位狙擊手一位是芬蘭的西蒙海耶,一位是中國的張桃芳。兩人的稱號分別是世界狙擊之王—狙殺了542人和中國狙擊之王—狙殺了214人。而兩人的最大特點就是都不用瞄準鏡,僅僅依靠機瞄和表尺來進行狙擊。

這倆人雖是狙擊手,卻沒狙擊步槍,一杆普通步槍就打死數百人

其實不用狙擊鏡,一名好的射手也能照樣擊中目標,這是因為一支合格的步槍在出廠的時候都進行過校射,而步槍的槍身上端也安裝有表尺。表尺的作用是讓射手根據自己判斷的距離進行射擊,如果距離判斷正確且表尺調對,那麼只要槍夠準就會命中目標。在電視劇《亮劍》中,政委趙剛就是通過測距、調錶尺的方法成功的狙殺了一名鬼子炮手。而西蒙海耶和張桃芳也均用此方法在戰場上殺敵。而接下來將分別介紹兩位狙擊之王的戰爭經歷。

這倆人雖是狙擊手,卻沒狙擊步槍,一杆普通步槍就打死數百人

西蒙海耶狙殺542人的戰績是在1939年到1940年之間的蘇芬戰爭中完成的,而542的擊殺數僅僅是他靠步槍完成的擊殺。在此之外,他還利用衝鋒槍斃敵近200人,而他的總殺敵數估算應該在700人上下。蘇芬戰爭也是蘇聯在二戰前最為失利的一場戰爭,芬蘭軍隊在人數力量對比不利的情況下,利用當時的大雪,果斷與蘇軍在叢林裡展開了消耗戰、陣地戰。而西蒙海耶就是當時在叢林中與蘇軍展開消耗戰的士兵之一。

這倆人雖是狙擊手,卻沒狙擊步槍,一杆普通步槍就打死數百人

芬蘭軍隊的戰略向來都是防禦,因此對步兵的裝備十分重視。根據當時西蒙海耶的照片來看,西蒙海耶身著白色罩衣,甚至還有白色面罩罩住臉部,趴在雪地裡在遠處很難看見。而西蒙海耶本身就是專業獵人出身,對步槍的操作了如指掌,他所屬的部隊是芬蘭陸軍的滑雪部隊。這是一隻專業在叢林裡打游擊戰的部隊,其成員每個人都有滑雪板,可以在雪地環境下來去自如。正是當時的大雪天氣加西蒙海耶所具有的射擊天賦,造就了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狙擊紀錄——542人!

這倆人雖是狙擊手,卻沒狙擊步槍,一杆普通步槍就打死數百人

而中國的狙擊之王,張桃芳其傳奇性也絲毫不遜於西蒙海耶。張桃芳出生在1931年,在1952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前線。在1952年9月進入到朝鮮境內,而此時距離朝鮮戰場停戰只有半年多的時間。而張桃芳靠著他的天分和勤奮成為了當時全中國最出色的狙擊手。

這倆人雖是狙擊手,卻沒狙擊步槍,一杆普通步槍就打死數百人

在上甘嶺戰役"冷槍冷炮"運動期間,張桃芳在537高地附近擊斃了214名美軍,創下了志願軍中冷槍射殺的最高紀錄,而其只消耗子彈442發,約兩發子彈就消滅一個敵人,這樣的戰績令人敬佩不已。要知道,上甘嶺戰役的美軍可比蘇芬戰爭中的蘇軍火力要強的多,尤其在上甘嶺戰役期間,當時的地面都被削低了好幾米,可見當時美軍炮火的猛烈。

這倆人雖是狙擊手,卻沒狙擊步槍,一杆普通步槍就打死數百人

而張桃芳本人則在這種猛烈的炮火攻擊下毫髮無損,甚至有一些炮火是專門針對他"反狙擊"的。而當時的志願軍中,許多狙擊手是不具備有瞄準鏡的。據張桃芳本人在戰後回憶說,在當時班長、排長親自在前沿指導士兵如何測距、調錶尺的時候,對自己的幫助很大。自己也因為善於測距、調錶尺成為了當時優秀的狙擊手。在戰後,張桃芳則轉入了空軍繼續服役。兩名狙擊之王所創下的傳奇則會在世人當中繼續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