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2倍!牛股是如何誕生的?等待滬指反擊2950點缺口

關鍵詞:港股 匯率 核心資產

受到港股暴跌影響,兩市未能延續前一交易日的反彈態勢,總體表現低於預期。與週二相比,昨天科技股、題材股明顯止跌反彈,帶領市場人氣回升,主板則受到保險及中字頭下跌影響,表現相對較弱。

截止收盤,滬指跌0.33%,深成指漲0.18%,創業板指漲0.62%。

兩市共1132只個股上漲,35只個股漲停,除新股外漲停31只;2419只個股下跌,14只個股跌停,7只股票炸板,炸板率21%。

兩市熱點並不多,主要集中在股權轉讓、半導體、無線耳機、醫藥、消費等板塊,具體分佈如下所示:

4個月2倍!牛股是如何誕生的?等待滬指反擊2950點缺口

從表象上來看,高價股成為市場唯一的亮點,然而,這背後其實是主力抱團核心資產所致。具體來看,市場挖掘核心資產的思路主要分佈在消費、醫療醫藥及科技三大板塊,其中部分個股今年股價翻了兩三倍,動態市盈率超過100以上。

4個月2倍!牛股是如何誕生的?等待滬指反擊2950點缺口

對此,有投資者問道:這些公司現有利潤能夠支撐其現有股價嗎?

不得不說這是個好問題。總市值=利潤*PE,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在PE一定的情況下,總市值與利潤是正相關的,利潤推升股價上漲這個邏輯是成立的。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去做交易,你大概率會錯過聖邦股份、韋爾股份這樣的大牛股,因為,以他們現有的利潤增速完全無法匹配目前股價的上漲速度的。

4個月2倍!牛股是如何誕生的?等待滬指反擊2950點缺口

從短週期來看,這類個股近期屢創新高很大程度上是市場風險偏好降低,主力抱團所致。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當天氣變冷的時候,人們只會將自己身上的衣服裹得更緊!與其說是趨勢的力量,不如說是抱團取暖的力量。

從長週期的視角來看,核心資產的上漲更多依賴於其自身核心競爭力,利潤和走勢只是核心競爭力產生的結果。因此,判斷某隻個股是否為核心資產,要穿透利潤和走勢的迷霧,更多分析其核心競爭力,即公司在行業的地位,未來的發展空間等。

站在當下來看,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不必去羨慕茅臺再創新高,你該做的是,練好一身本領,尋找下一個具備爆發潛力的核心資產。

倉位配置:60%(耐心持股,藉助滬指反擊2950點降低倉位至40%),中線:光伏風電+低估值藍籌+汽車行業,短線:5G產業鏈。

結合盤面來看,主板昨天的調整主要受到港股暴跌及北上流出影響,具體該如何看待呢?

①港股暴跌

港股全天低開低走,恆生指數跌幅近2%,最近下跌超過10%,成為2019年全球表現最糟糕的主要市場之一。

港股下跌,對A股主要是情緒上的影響,實質性影響非常有限,沒有必要過於擔憂。

②北上資金罕見大幅流出

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全天淨流出6.47億,其中滬股通流出12.0億,深股通流入5.53億。

在前期的文章中,老鐵談到過:北上資金的流動通常受到3個方面因素影響,短期看外圍市場表現,中期看人民幣匯率,長期看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北上資金昨天的流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人民幣近幾個交易日持續貶值影響,整數關口“7”得而復失。在談判前景並不明朗的大背景之下,人民幣繼續升值的概率大幅降低,短期無疑將影響北上資金配置A股的熱情。

4個月2倍!牛股是如何誕生的?等待滬指反擊2950點缺口

從中期視角來看,考慮到MSCI新一輪擴容將在2019年11月26日收盤後生效,外資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有望繼續流入。

進一步結合上證50指數K線圖來看,北上資金淨流出的幾個交易日(下圖紅色箭頭處)正好對應市場相對低點。

4個月2倍!牛股是如何誕生的?等待滬指反擊2950點缺口

儘管就目前的成交水平還很難看到大級別的反彈,但這個位置短期無疑是相對安全的。操作上,建議繼續維持現有倉位,耐心等待滬指反擊2950點缺口減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