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到底是李廣時運不濟,還是別有原因?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不錯,盧綸的這首《塞下曲》所描繪的人物,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飛將軍李廣。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大英雄,然而也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英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沒錯,不僅是王勃有如此感嘆,身為後人的我們也會時常感嘆李廣的時運不濟,縱有絕世才華,卻依然難以封侯拜相。那麼李廣到底是做了什麼,能讓千年之後的許多人對他依然惋惜不已呢?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到底是李廣時運不濟,還是別有原因?

李廣雕塑

李廣出生將門,他的祖先是秦國名將李信。李信曾與太子丹數次交手,其武藝可以說是鮮有敵手,而作為後人的李廣自然也不遜色。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李將軍列傳》記載,李廣射箭百發百中,一杆梨花槍更是用得出神入化。他歷經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朝,自年輕時就曾跟隨大將軍周亞夫一起抗擊匈奴,他的驍勇善戰,不僅讓整個漢朝人民肅然起敬,也讓整個匈奴的士兵都聞風喪膽。

根據記載,李廣有一次過領兵過雁門關的時候,被匈奴人包圍,不幸被俘。當時整個匈奴沒人不知道他的威名,於是就想著說服李廣,讓他歸附於匈奴。哪知在押解途中,李廣佯裝傷重昏迷,趁周圍的士兵不注意的時候,搶奪了他的弓箭,一口氣射殺了十幾個人,然後飛身上馬,逃出了匈奴人的包圍圈。至此,李廣便得了個飛將軍的稱號,無論是在漢朝還是在匈奴之中,他的威名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到底是李廣時運不濟,還是別有原因?

李廣畫像

李廣不僅武藝超群,而且對待下屬更是無微不至,與他一起上陣殺敵的士兵,如果有人沒吃飯的話,那他一口也不會吃;如果有人因為傷痛而睡不著覺的話,那他也會每日親自照料。李廣在軍中從來不擺將軍的架子,反而是與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因此在士兵們的心中,他的形象也十分親善和藹。看到這裡可能有的人就會疑惑了,如果李廣真這麼有才能,那他難以封侯的原因肯定是漢武帝任人唯親,把好處都給了衛青和霍去病,李廣自己時運不濟,只能自認倒黴唄!一生未能封侯拜相也不是他的錯呀!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到底是李廣時運不濟,還是別有原因?

李廣畫像

那麼,原因真是像大家猜想得那麼簡單嗎?筆者認為可不盡然,如果照大家所說是漢武帝徇私,那麼文帝和景帝他們難道也徇私嗎?李廣難封,必定是有他的原因。於是,筆者查閱了相關典籍,終於發現了蛛絲馬跡,現在就來分析一下,大家看看是否有道理。

漢朝的時候封侯拜相最重要的標準是什麼?當然是軍功了!而李廣恰恰就沒有做到這一點:李廣作為一個三朝元老,一生與匈奴交戰不下70餘次,然而他的戰績總結起來卻是敗多勝少,最多的時候就是平局。反觀衛青,出擊匈奴7次,斬獲敵人頭顱5萬多個;霍去病年紀輕輕便英年早逝,雖然一生只出擊匈奴4次,但是卻斬殺了匈奴11萬人,與這樣的軍功比起來,李廣的戰果真是少的可憐,這也直接導致了他的一生未能封侯。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到底是李廣時運不濟,還是別有原因?

李廣畫像

有的讀者可能就會疑惑了,看前面的描述,李廣也不像是如此懦弱無能之人啊,怎麼會只有這麼少的軍功呢?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前面所述皆是李廣一個人的英雄事蹟,不管是他射殺老虎,還是百發百中,亦或是從重重包圍的匈奴兵中脫身而出,皆是他一個人所為。換言之,李廣是個人才華橫溢,但是對於領導方面卻是有所欠缺的一個將軍。拿簡單的例子來說吧,領兵過雁門關的並非李廣一個人,衛青和霍去病也曾走過雁門關,但是這三人中卻獨獨只有李廣遭到了伏擊,導致最後損兵折將,自己也險些被殺。這樣一對比就一目瞭然了吧!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到底是李廣時運不濟,還是別有原因?

李廣畫像

那麼,司馬遷記載李廣的時候為什麼會如此盡心盡力,濃墨重彩地描寫呢?在筆者看來,這是史學家的一種憐憫之情,李廣他們一家實在是太慘了:李廣一家三代,世代忠勇,然而都沒能善終,不僅李廣本人悽慘無比,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早亡,小兒子李敢被驃騎將軍霍去病射殺。李廣的孫子李陵,在出擊匈奴的時候,陷入了匈奴重重包圍之中,最後兵敗,無奈投降。漢武帝聽後,雷霆大怒,下令夷滅了李陵三族。相比之下,李廣的堂弟李蔡就幸運很多,他與李廣同時侍奉漢文帝,後來平步青雲,封侯拜相。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悲劇,連司馬遷都不忍心,所以他才對李廣極盡讚美之詞,也算是對好友李陵的一個交代吧!那麼關於李廣,你們大家是怎麼想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