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車的零百加速都是8秒,但一輛用了105米,另一輛用了120米,這說明什麼?

lingwai1970


我來個最終答案公佈:你們都想複雜了,應該這樣想,在全力加速情況下跑8秒,兩車一臺車跑了105米,一臺車跑了120米,剛好結束時速度都是百公里每小時。是不是答案非常明瞭,跑得遠的車子性能更好。

再說得簡單些,假設兩車都是跑105米競速跑,那麼零到百公里加速距離跑120米的車比需要105米的車要先到達終點🏁。

所以,你要選車的話,選那個120米的車


三七二十三呀


這個現象是很正常的,您不要覺得奇怪。

百公里加速測試是原地起步(汽車用一檔或二檔起步),逐步擋加速,直到車速為100km/h。汽車在加速過程中,速度並不是線性提升的,會呈現出一種拋物線的模式。比如下圖這種就是了,橫軸是時間,縱軸是速度。

您提到的“兩車的百公里加速都是8秒,但一輛用了105米,另一輛用了120米”說明這兩輛車跑的距離不一樣。那我們怎麼從這個圖中找到“跑動距離”呢?

這就要使用到高等數學裡面的積分概念了,原理我們就不一一解釋。總之,“跑動距離”就是拋物線、橫軸、時間線(某一刻)圍成的面積。像下圖標記的紅色方塊代表的就是汽車跑動4秒鐘後的跑動距離。

既然如此,那麼就可能存在一種情況——在時間為8秒的時候,兩款車的車速都為100km/h,但圍住的面積不一樣。比如下圖,可以看到綠色線跑動的距離最大,黑色線次之,紅色線最小。但顯然他們的百公里加速成績是一樣的。

大致瞭解了這些,那這能說明什麼呢?由於您給的信息比較少,我們很難準確說明細節,但可以基本確認的是,跑動120米的這款車後程加速能力可能比較差,因為後程加速能力對跑動的總長度影響會更大(後程如何定義,還要看加速度曲線才好評定)。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還要看汽車的0-50km/h,100-200km/h加速成績的原因,因為單單一個0-100km/h加速並不能說明全部表現呀。


東拉西車


這說明,0到100公里加速時間不能反映汽車的真實速度。

現在,汽車廠家紛紛用0-100公里時速的加速時間來證明車的動力,是有一定欺騙性的,由此,很多車主也簡單的用0-100公里時速的加速時間的長短來衡量車的快慢,也是受到了這種思維的影響。

題目中,百公里加速同樣用時8秒的車,一輛在8秒時間內跑了120米,另一輛卻只跑了105米,說明,百公里加速時間相同的車,一輛很可能領先另一輛15米。由此可以推斷,百公里加速7秒的車有可能比百公里加速6.5秒的車還要快。

再比如圖中的兩車,0-200米加速,後達到終點的車卻比早達到終點的車的尾速快,也就是說,落後的寶馬530e比ATSL率先達到了142公里時速,但ATSL卻一直領先寶馬530e,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率先達到某一時速的車不一定就比晚到達這一時速的快。由此說明,百公里加速時間短的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比百公里加速時間長的車快。

這就告訴我們,不要再簡單地用0-100公里加速時間作為衡量車的快慢的唯一標準了。



lingwai1970


這一看就是高中物理的TV(速度與時間)圖



漢洛塔


一個起步快,但後程乏力,一個起步慢但後勁足。



NBAstory


一個車輪子大,一個車輪子小



大覺禪心


打個比方,如果勻加速8s破百

v=v。+at

a=3.5m/ss

x=0.5att

x=112m

如果前72km/h為勻加速a用時4s,後28km/h為勻加速a。用時4s

則a=5m/ss & a。=2m/ss

x1=40m & x2=96m

x=136m

所以,應該是跑的距離長的那輛車前期加速要快一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普通道路上加速體驗還是要優於另外一輛的。加速實用性也優於另一輛。

不知道算對了沒有😅😅😅


永煜中原


說明車很爛。我的小摩托車四秒就能破百。



樊慕言


我們假設一下啊,120的應該是前段加速比較猛,後段到100km/小時被105的加速度反超,最後剛好都是8秒達到100km/小時。

這種情況應該120為大排量自吸,105為小排量渦輪。

第一,在這8秒之內,肯定跑的距離遠的性能要好;第二,我們做一個推斷,超過100km/小時之後,小排量自吸高速再加速能力會衰減的非常厲害,大排量自吸衰減會好一點。

綜合,120米的要好。不知說的對不對。


用戶6940267643461


應該這樣來理解,從零起步,同樣時間8秒,後一輛車子跑了120米,前一輛車子跑了105米,顯然,前一輛車子該時段平均速度更高。

在這個8秒時間段,起點速度一樣,皆為零,終點速度也一樣,皆為時速100。

平均速度高的,一定是初段加速更快,而後半段加速較慢,在前半程獲得了更高的速度,也就是說,其動力策略更偏向於低速段,高速段乏力。

如果比的不是零百加速,而是400米加速跑,後一輛車反而會先行到達,並有更高的終點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