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和力量在這裡匯聚——中央宣講團來閩宣講側記

東南網11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謝婷 吳洪)

12日,中央宣講團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在榕舉行。中央宣講團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來明作宣講報告,並與我省各界代表互動交流、答疑解惑。

上午9點,福建會堂座無虛席。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張來明結合大量實例和數據,圍繞“認準歷史方位”“堅定製度自信”“增強制度自覺”三個方面,系統解讀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分析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要任務。宣講報告站位高、視野寬,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指導性,在與會聽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共識在宣講中凝聚,思想在學習中昇華。省社科院黨組書記、副院長陳祥健表示,宣講報告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全省上下系統完整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具有重要意義。他說,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了全面部署,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要全面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切實增強制度意識、規則意識,並把這種意識轉化為執行制度的實際行動,為實現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作出積極貢獻。

和陳祥健一樣,不少與會專家、基層代表普遍感到宣講報告為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提供了鑰匙。福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有升說:“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將結合這次宣講報告會內容和自身研究領域,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基層理論工作者,寧德市委講師團團長餘桑說,下一步將發揮寧德市理論宣講輕騎兵來自各行各業,貼近基層群眾的優勢,深入農村、企業、社區、學校,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宣講好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使黨的聲音、黨的理論、黨的政策飛入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

安溪縣農民宣講員張順儒對此深表贊同。他說,回去後將把在宣講報告會上吸收的內容,用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送進他們耳裡和心裡。

報告會結束後,主會場聽眾意猶未盡,紛紛圍攏過來向張來明繼續請教。“如何理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張來明說,制度建設在根本上決定了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改革開放,釋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使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提升。新時代,面對國際國內複雜的形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必須持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把我們的制度優勢轉化為現實的治理效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早日實現。

當天下午,中央宣講團還深入一線,走訪考察了六和機械、東南汽車等在閩臺資企業,瞭解臺資企業發展情況、臺商臺幹所需所盼。

“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這正是吸引越來越多的臺商不斷增加在大陸的投資、越來越多的臺胞願意把自己的人生未來寄託於大陸的重要原因。”福州六和機械有限公司臺幹歐宗瑋表示,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來閩生活工作4年,不僅沒有陌生感,而且隨著一系列惠及臺胞政策的落實,讓他有了在福建定居生活的想法。

東南汽車總經理助理呂元錦見證了大陸改革開放的成就以及東南汽車幾年來的巨大變化。“我在福州工作生活了12年,閩臺之間語言相同、風俗相近,讓我感覺就像在家工作生活一樣。”呂元錦說,近年來大陸在惠臺利民政策上持續開大門、邁大步,給許多臺胞臺企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感受到了大陸對臺商臺胞的善意與誠意,相信今後兩岸融合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