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地球的水抽乾,可以撲滅太陽嗎?

拾叄月總舵主


這位仁兄想用一泡尿就把一座將要爆發的火山澆滅,顯然是不可能的。

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3萬倍。這二者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別。

不知道這位老哥是出於幽默,還是真的不知道二者的區別。

我們姑且相信他是真的不知道吧,因為我們總得為自己的配圖找個理由不是?


科技縱橫666


強烈支持樓主的想法!而且完全可以實現!

鑑於本人愛吃三文魚,我想我們可以合作完成在太陽上養魚的項目!

首先我搬磚的拖拉機鋪上油紙,裝上水和三文魚苗,綁幾隻老母雞在後視鏡位置,可以直接飛起來到太空,然後根據牛頓第一定理 ,慣性可讓拖拉機飛到太陽,然後用水澆滅太陽!

什麼?水不夠?——沒關係,那就帶幾個頭條的噴子!噴出來的水足於澆滅太陽上的核燃燒,並且把太陽變成90%表面的海洋水!10%的陸地任我拖拉機馳騁!

然後我這一拖拉機的魚苗倒下去!

等雨長大了,就可以吃魚啦!因為所有燃燒都被澆滅,魚只能吃刺身了,那正是我所愛!

對了,樓主,要你去幹嘛呢?想起來了,太陽上到時候崎嶇不平,你幫我推拖拉機上坡可以!

樓主,我帶你去太陽的拖拉機票買一下先!20塊,泳池臥鋪,微信還是支付寶?


拴柱屯搬磚協會會長


太陽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一個大火球,實際上它並不是在燃燒。說太陽“燃燒”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它的本質是物理反應,是太陽內部的氫原子之間發生核聚變反應。太陽發光發熱的本質是核聚變發出的光,而且核聚變只發生在太陽核心部分,外部也沒有核聚變的。

太陽的表面溫度達到了5500攝氏度,我們把地球上的水都澆到太陽上,在水還沒有接近太陽的時候,就已經被蒸發成水蒸氣了。而且在太陽如此之高的溫度下,它們很容易被分解,這會增加太陽的質量,也就是使得太陽自身的引力增大,核反應的劇烈程度也會增加。

地球上的水共有13.32億立方公里,即水的質量為13.32萬億億公斤,看起來很龐大,但這些水的總質量還不到太陽質量的10億分之一。如此渺小,對太陽的影響其實是很小的。

也就是說,太陽非但不會被澆滅,實際上它會燒的更旺,但是這個“燒得更旺”幾乎是很難用肉眼看出來。

結語:

我們要澆滅太陽並不能用傳統的辦法來實現,如果不考慮任何技術難點,並且還要讓太陽不再燃燒,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太陽的引力入手。一共有兩種辦法:

1、給太陽加質量,達到一定“誇張”的程度時,太陽就會形成一個黑洞,這時候也就不再進行核聚變反應了。

2、就是把太陽掰開,讓它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那太陽就沒有辦法進行核聚變反應了,也就不能燒了,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克服太陽的引力結合能2.3×10^41J。


科學Science



因為,太陽的體積與質量是巨大的,地球與太陽之比,在體積上差距約為130萬倍,在質量上差距約為33萬倍,這樣的差距比例,顯得地球小如牛毛,而地球上的液態水體量會顯得更小。太陽目前是一種持續核聚變燃燒的超高溫狀態,其溫度超過了200萬攝氏度或以上,並能在太陽系太空間之中,形成了以太陽為中心由裡到外的太陽熱能溫差漸冷自然現象。


一方面,地球上的液態水體是一種液態物質,具有對太陽的光和熱接收的納應現象;二方面,地球上的液態水體受熱能的作用下,一旦超過100攝氏度或以上的沸點溫度,就自然會轉化成為氣化現象(氣態水現象)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液態水體都撲向太陽,在還未到達太陽之前,早就已成為了氣態水現象了……。

由此可見,如果將地球上所有的液態水體都撲向太陽,是無法能撲滅太陽的情況。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或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點擊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上千道的原創答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歡迎轉發。)


地外天使


當然不能了,你這是在千里送人頭😏

為什麼不能滅?因為太陽上的燃燒並不是化學燃燒,而是氫元素核聚變,地球的水雖然不能進行化學燃燒,但它裡面的氫元素卻可以在太陽上發送核聚變,它不但不能滅火,反而為太陽增加燃料……

根據科學家推算,地球所有的水加起來大約相當於一個700公里半徑的水球,像下圖綠色那個這麼大。

根據1000kg/m³的比重,我們可以算算這水球的質量,先算這個水球的體積。

體積大約是1.44x10^18m³,總質量也就是1.44x10^21kg。然後我查一下太陽每秒的燃燒質量,大約每秒有400萬噸質量被核聚變消耗掉,也就是4x10^9kg。而水分子中氫和氧的質量比例是1:8,所以我們可以以此計算出地球上的水包含的氫的總質量為:1.44x10^21kg乘以1/9約等於1.6x10^20kg,可供太陽燃燒4x10^10秒,大約等於1267.5年……

也就是說,把地球的水全潑到太陽上不但不能把太陽的撲滅,還能幫太陽多燃燒1267年,大約相當於從唐朝唐玄宗和楊貴妃時期燒到現在。


星宇飄零2099


只能說,很多人被網絡上太陽系的示意圖欺騙了,他們並不太清楚太陽系星球的真實比例,按照體積來看,太陽系中太陽和八大行星的真實比例大小如下:

地球在哪裡?不仔細看你還真看不出來,左邊數第五個小點就是地球!這個真實比例能更直觀地看到地球在太陽面前有多麼渺小!太陽直徑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

不要說地球上的全部水,就是把整顆地球扔到太陽上,對於太陽來說也是“不疼不癢”,太陽巨大的引力會徹底把地球吞噬,讓地球成為太陽的一部分,只是增加了太陽質量!

另外,水能夠滅火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識,但熊熊燃燒的太陽並不是燃燒的火,說太陽“燃燒”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太陽發光的本質是核聚變發出的光,而核聚變只發生在太陽核心部分,外部也沒有核聚變的。所以,即使把整顆地球扔到太陽上,除了讓太陽質量增加,理論上稍微加快了核聚變的速度,別的真沒有什麼影響!核聚變用水滅不了的,太陽的“燃燒”(核聚變)當然也不需要氧氣,只是氫元素聚變成氦元素的過程!

這種問題本質上也反應除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人類和地球有多麼渺小,我們生活空間的侷限性限制了我們的思維和想象,結果就是我們會不由自主地以人類為中心去思考問題,以我們身邊的所見所聞為標準去衡量浩瀚的宇宙!


宇宙探索


不能,首先我們要知道,太陽究竟是通過什麼方式發光發熱的,939年,美國物理學家貝特通過實驗證實了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把一個氘原子核用加速器加速後和一個氚原子核以極高的速度碰撞,兩個原子核發生了融合,形成一個新的原子核——氦外加一個自由中子,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了17.6兆電子伏的能量。

所以太陽並不是我們想象的一樣,就是一堆礦山上點了一把火在那裡不斷燃燒。

太陽的溫度非常高,其表面溫度可達5500攝氏度,人類目前所能製造出的最耐高溫材料在這種溫度下也會發生熔化。並且太陽距離地球很遙遠,我們不可能直接用工具測量出太陽的溫度。我們所知的太陽溫度是通過分析太陽的光譜可以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

那麼地球的水可以澆滅太陽嘛,不可能,首先地球不討論地球的水在接觸如此強烈的溫度時候就已經氣態了,而且太陽的發光發熱還是通過核聚變的方式。

就以地球的體積來說,水都不夠太陽澆的,太陽的直徑為139萬千米,為地球的109倍,是月球的400倍。就相當於一個手指頭大小的人拿著一大桶水想要澆滅你身上的火一樣,可能嗎?

給一個形象的對比圖!


胖福的小木屋


通常我們認為,熄滅火的最好方法是在它上面倒水,如果我們找到足夠多的水來撲滅太陽,會怎麼樣呢?

太陽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不斷燃燒的大火球,燒了46億年還是如此旺盛。事實上,太陽的燃燒並非我們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化學反應,而是核聚變反應。太陽有將近四分之三是氫,太陽核心區域中的氫有條件發生核聚變反應產生氦,同時還會製造出巨大的能量。

太陽表面的溫度就有五千多度,越往裡越熱。如果把水倒到太陽上,並不會撲滅太陽。由氫和氧構成的水將會在高溫下發生分解,它們會加重太陽的質量,而且恆星有一個特點,就是質量越大的恆星,內部的壓力越強,溫度也越高,這會大大加快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使太陽的能量釋放更為劇烈,相當於火上澆油。

那麼在地球上我們將會看到太陽在短暫變暗之後,會有一個巨大的爆發,屆時太陽上的核聚變反應將會空前劇烈,屆時太陽將會比之前變大1.3倍,發出的光芒也將提高6倍,而溫度則會突破天際,這對於地球來說是毀滅性的。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上的水共有13.32億立方公里,這意味著水的質量為13.32萬億億公斤,但這些水的總質量還不到太陽質量的10億分之一。因此,即便把地球上的水全都澆到太陽上,只會極其輕微地加速太陽核聚變反應,不會產生顯著的影響。

實際上可能有一種方法做到這一點,就是用近乎光速的速度將它用力扔進太陽。這不會“澆滅”任何火焰,但它肯定會挑戰太陽引力的完整性。然後可能破壞這個大火球燃燒著的氣體,最後導致其分裂。







多點智匯


我們知道太陽通過燃燒,不斷地釋放出熱量,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太陽的“燃燒”,我們常說太陽在燃燒,這個燃燒只是口語化的表達,實際上太陽的燃燒是在內部發生著如下圖所示的核聚變反應: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太陽內部,兩個氫核聚變反應生成氦核,一個氦核和一個氫核通過聚變反應生成氦-3,兩個氦-3通過聚變反應生成氦4。在以上的核聚變反應過程中,太陽釋放出了熱量,這就是太陽能源源不斷髮熱的原因。

用水澆高溫下的太陽就像抱薪救火

核聚變所需要的條件是高溫高壓。高溫,是需要將氫變成等離子態的條件,高壓,是將等離子態的氫核碰撞在一起的條件,氫核即質子,都帶正電,因此高壓對於核聚變反應是最為重要的。核聚變鏈式反應同普通燃燒的鏈式反應有本質區別,所以用水是澆滅不了的。

水除了固、液、態三相,還有一個狀態時等離子態,當溫度達到數千攝氏度甚至上萬攝氏度時,水分子的氫鍵早已經斷裂,這時氫原子和氧原子外的電子也會被甩脫,變成等離子態。

太陽表面溫度大約有5500℃,用水澆到正在聚變的太陽表面時,水分子會瞬間變為等離子體,裸露的氫核恰好是核聚變的原材料,為以後的核聚變反應提供了原材料,相當於抱薪救火。

如上圖所示,太陽僅在靠近中心的四分之一半徑區域內發生核反應,水窖到太陽表面時,還為達到中心的核反應區域就已經被變成等離子態了。

太陽聚變反應每秒鐘消耗掉400萬噸物質,每秒釋放大約4*10^26焦耳能量,地球上的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立方千米,用科學計數法表示是1.386×10^21立方米。

將這些水從室溫25攝氏度加熱到100攝氏度需要的能量為cm(t2-t1)=4.2×10^3*1.386×10^21*1000*(100-25)=4.657×10^29焦耳。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水瞬間包裹住太陽,太陽也僅需要1000秒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全蒸發掉。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首先,我們得知道地球的水資源有多少。

據統計,地球擁有的總水量約為136億億噸,其中,含鹽的海水約為132.2億億噸。由於人類不斷踐踏資源,大量採伐,使得目前水資源急需短缺.地球的海水佔70/100,也就是鹹水廣闊. 冰川佔25/100,可由於高科技時代,臭氧層遭到嚴重破壞,致使空氣流動異常,大量冰川溶解. 淡水只佔5/100。由於鹽份問題,海水不能被陸地上的生命作為水源來利用。地球上水量的分佈大致是:海洋佔97.2%,極地冰山佔2.15%,地下水佔0.632%,湖泊與河流佔0.017%,雲中水蒸氣佔0.001%。這些水加起來在這張圖也僅僅就這些大小。

然後我們再看看地球和太陽體積的比較。太陽的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太陽半徑是大約110 倍地球的半徑,如果太陽是籃球那麼大,就是幾十個cm大小,那麼地球就是幾個mm那麼大,大概就是軸承裡小鋼珠的大小吧

太陽像籃球,地球像棋子!

因此,用這些微不足道的水去滅太陽的火,可以說是飛蛾撲火,徒勞無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