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降糖,就一起來踢毽子吧

也許你已經遺忘小時候所謂踢毽子所帶來的樂趣了,跟小夥伴們踢時的熱鬧,自己一個人踢時的悠閒。此外,踢毽子還可以改善病情,這或許是你所不知道的。踢毽子可以降低血糖,所以,想降糖,就一起來踢毽子吧!

想降糖,就一起來踢毽子吧

想降糖,就一起來踢毽子吧

  糖尿病患者不適合較長時間地運動,踢毽子運動量不大,卻能使全身得到活動。同時,踢毽子還能使居高不下的血糖值有所下降。生理學研究表明:每日踢20~30分鐘毽子降糖效果顯著。

  踢毽子可以提高人體的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經常踢毽子,就能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踢毽子所需場地小,不必與人爭搶,運動量大小可隨意控制,因人而異,男女老少都可參加,特別方便。在不適宜從事其他戶外活動的情況下,在室內踢毽子也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其作用如下:

  1、踢毽子對調節人的眼、腦、神經系統和四肢的支配能力有著特殊的功能。因為它主要以下肢運動為主,有盤、磕、拐、蹦、落等動作,通過抬腿、跳躍、屈體、轉身等動作使腳、腿、腰、頸、眼等身體各部分得到鍛鍊。

  2、它使人的關節得到橫向擺動,帶動身體最為遲鈍的部位,從而大大提高各個關節的柔韌性和身體的靈活性。長期參加踢毽運動還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3、踢毽子要求技術動作準確,為了使毽子在空中飛舞不落地,每種動作需在瞬間完成,這樣就會使人的大腦高度集中,心神專一,使踢毽者感覺到身心舒暢,活力無限。

  4、踢毽子可以加速靜脈迴流,維持下肢動脈和靜脈的動力平衡,有效預防下肢血管性疾病,同時還可預防因久坐易患的精索靜脈曲張、痔瘡等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另外,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頭痛、眼睛不適、肩頸病和坐骨神經痛等慢性疾病也起到了很好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是體育運動,更是一種藝術。它不但能達到鍛鍊目的,還有一定的娛樂性和藝術性。最具親和力的是“走毽”,大家圍攏在一起,你一腳我一腳,小小毽子在人群中上下飛舞,不但可以強身,還可以增進朋友間的感情,一舉多得,其樂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