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排量的車在日本暢銷,為何國內不行?

蘇白衣


日本的0.6L排量的車名叫:K-Car,這是一種輕型自動車,它的車身規格是:長寬高不得超過3400X1480X2000mm,載客數不超過4個,載重不超過350公斤,排量不超過0.66L。

因為別看K-Car是輕型自動車,但它在日本的車型卻擁有6安全氣囊、電子穩定系統、坡起輔助、自動剎車、自動空調等等,高級點的還有方向盤加熱,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後視鏡等,連具有運動範的換擋撥片也會給你配上。如果這個車放在20年前,在那個QQ、奧拓等微型車暢銷中國的年代被引進的話,K-Car可能還是會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放在當下K-Car則很難受到大眾的接受了,看看現在奇瑞再次推出的QQ車銷量就一目瞭然,中國車市微型車的時代已經翻篇了。

有人會說K-Car車身小,在如今大城市越來越緊俏的停車位面前,K-Car的優勢是很大的,但壹車熱評認為這只是一小部分的觀點而已,否則奧拓也不會被“大眾”打死,奇瑞QQ也不會艱難復活。

雖然日本的道路狀況和我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我們國人的購車觀念和日本還是相差很大的,壹車熱評覺得我們屬於是又喜歡車身大的,但又不喜歡特別費油的,所以我們在購車時經常會在意汽車油耗和空間這兩個概念,而這兩個概念在K-Car身上只能滿足油耗一點,空間就算了。而且我們國人的購車文化又深受歐美車企的影響,對排量和體型的是有著根深蒂固的思維,但對日本追求車輛小型化的汽車文化卻不是特別的感冒,再加上我們國家在這方面也沒有相應的鼓勵政策,這就讓K-Car這種微型車很難在我國流行開來。

那麼有人會說20年前為什麼微型車很流行呢?

壹車熱評的答案是:當時我們的購車熱潮才剛剛處於起步階段,而且那時候我們的國產車幾乎處於白紙一張,而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遠不如當下,很多合資車的價格則是普通消費者很難承受的。

比如20年前,也就是1999年,北京、上海的月平均工資才1200不到,一輛普通的大眾桑塔納也要近14萬,而桑塔納2000的售價則更是高達近20萬。如今北京、上海的月平均工資都已經到了8千左右,一年基本可以掙到接近10萬,而現在一輛桑塔納的價格是多少?可能有的地方打完折六七萬就可以買到了。

那時候奧拓、夏利這些微型車的價格也都大概在7-8萬左右,直到奇瑞QQ車在2003年上市之後,一下子把微型車的價格拉低到了4萬左右,所以以當時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來說,奇瑞QQ一下子讓無數人第一次圓了自己的購車夢。所以20年前之所以非常流行微型車,這是有深厚購車文化在裡面的。

我們消費者現在走的購車之路,已經是歐美國家,乃至日本早已走過的道路,我們的購車觀念還是更多的處於僅僅滿足個人的某方面需求。這方面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都還沒有形成一種汽車與城市、汽車與人文之間今後如何緊密發展的切實規劃與思路。

比如城市交通擁擠,政府想到的首先是限行,其次是修路,但他們卻沒有想過為什麼不能像日本那樣大力推廣小型車輛的製造與生產?用政策來鼓勵還轉變消費者的購車思維,減小單個車輛所佔的道路面積?同時也減小了汽車排量,降低了尾氣汙染。

當然,這也僅僅是壹車熱評的愚見罷了,政府官員肯定有著自己的更深次的考量。

話題有點扯遠了,K-Car之所以在目前無法引入中國,還是跟我們的購車觀念和政策加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K-Car小排量所帶來的較低動力性,也恨不適合我們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在很多多山地區很不時候。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中國開始引進K-Car,且開始國產化,但K-Car這種小排量的車不僅要經受我國微型車市的重重考驗,而且在小排量車方面,K-Car還得接受我們五菱大面包的考驗。雖然五菱大面包的排量比K-Car稍微高一些,但它可是經受過無數“血與淚”的洗禮,是經受得起消費者考驗的。


壹車熱評


在日本會有很多的方盒子汽車,這種車子尺寸比較小,方方正正的,但是它的內部空間比較寬裕並且空間靈活多變,非常的實用 。這種車子非常受日本人歡迎的,於是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國內也不會引進這種車子呢?實際上這種車子在國內目前來說是不可能受歡迎的。

這種車子能夠在日本受歡迎,還是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的,咱們簡要的分析一下。第1點,日本國土面積狹小,這種車的佔用空間會更小一些。第二點, 這種車子車身非常的小,非常的靈活好用。第3點,這種車子受當地政府的扶持和鼓勵,享受很多優惠政策。第4點,日本人把車子就當做是工具,產品本質得到迴歸。第5點,日本的公共交通更為發達。


這種車子在日本能夠有不錯的銷量,非常受歡迎,但是到了國內它是沒有市場的。第1點,中國家庭人口比較多,會對汽車的空間要求比較大,這種小車它的空間相對會小一些。第2點,中國人喜歡大汽車與國人的審美格格不入。第3點,在國內它沒有日本的優惠政策,得不到扶持和鼓勵。第4點這種車子給國人帶不來什麼面子。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日本的方盒子車子能夠受歡迎還是與日本的國情、政策、經濟發展水平、用車理念等的有關係。但是在國內的話,這種車子與國人的用車需求、審美觀點等都是存在較大差異的,所以說在日本它受歡迎,在國內就不受歡迎。或許等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到日本那種程度,這種方盒子汽車才受歡迎。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日本確實是超小排量車型生長最旺盛的地區。

K-car(輕自動車)作為日本汽車文化的標緻之一,它有著排量小、底盤低、很能裝的特點。嚴格定義上,K-car的排量不超過0.66L。然而就是這種超小排量車型,常年可以在日本汽車銷量榜前十中佔到一半以上。

2018年年度日本本土銷量冠軍就是本田N-Box。N-BOX作為一款K-car,僅僅比飛度短了10mm,達到2520mm,要知道飛度車長接近4米,足足比N-BOX長了600mm。

那為什麼K-car在日本暢銷,在國內卻不行呢?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1. 生活環境使然

K-car動力雖然不夠好,但在城市內夠用。日本國土面積小,這種小方盒子車更適合在城市內穿梭。加上K-car號稱空間魔術師,大家也不用擔心車子不能裝(上面聊到的本田N-Box就是典型)。除此外,日本鐵路系統發達,到周邊城市依靠鐵路反而更加方便。

相比之下,國內城市道路雖然也日漸擁擠,但國土面積很大、城市發展快(道路質量較差)、經常有需要長途駕駛的情況(如新城市居民返鄉等),等等原因,使得這種小排量的車型優勢發揮不出來。

除此外,雖然國內高速只要求車型最高車速超過70km/h即可放行,但K-car通常最高車速不會超過100km/h,所以跑起高速來會很難受,這種只能限制在城市內使用的車型,會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2. 政府是否支持

日本政府為了推進K-car的發展,頒佈的很多優惠政策以及限制法規。比如買正常尺寸的車輛,必須有相應的停車位證明。雖然不管是自家建造的車位,還是租用的車位都行,但要求租用的車位離家不能超過兩公里,否則車子無法上牌。但購買K-car不會受此限制。

3. 買車用車文化

國內對大尺寸、大空間的需求極為旺盛,像SUV能夠在世界範圍內火起來,國內沒少提供支援。

五菱宏光作為國民神車,它的出現就很符合國人的胃口。皮實耐操、能跑高速也能走非鋪裝路面,能拉人也能拉貨,油耗也在接受範圍內。可以說這類車型進一步擠壓了K-car在國內的生存空間。

總之,我們不要神化了K-car的作用。K-car的盛行其實也是日本經濟大環境滑坡的一個典型佐證,在經濟好的時候誰不想買大車呢。國內之所以超小排量車型不流行,原因很複雜,能看到這和本土文化有關、和政府支持有關、和五菱宏光等車型的出現也有關。


東拉西車


0.6排量的車在日本暢銷,為何國內不行?

1. 國情不同

日本國土面積小,人口眾多,人口密度遠高於中國,可利用空間有限,急需要小車。

日本國內資源短缺,小車製造時所需要的鋼材等更少,後期使用中小排量更省油,需要的石油也少。

日本國土面積小,公共交通發達,車輛每年的行駛里程比中國車輛小很多,1輛小排量的車足以滿足日常生活。而我們幅員遼闊,假期經常回出去自駕遊,去趟新疆西藏 回來基本就近萬公里,小排量的車肯定差點意思。

2. 消費階段不同

國內首次購車的家庭很多,擁有多輛車的家庭也很少。一輛車承載的東西太多,很多時候車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會看到 在國內一輛車往往需要空間很大,外觀還要時尚,車越大開出去越有面子。

當消費市場逐步成熟後,大家買車可能就會更理性了。拿我自己來說,通勤上班騎自行車,去菜市接送孩子騎電動車,週末出去開車。當汽車越來越迴歸到代步工具本質上的時候,大家可能會選擇更合適的車型,小排量的小車也會更適用,尤其是在大城市代步。


愛車的康老醯


它的熱銷0.6排量並非決定性因素,而是這個搭載0.6排量發動機的車型可以從功能上替代排量更大、價格更高、尺寸更大的車種,而且它還享受著來自國家政策的各種紅利,它屬於日本國情產物。

縱觀全球,也只有日本才能將K-car發揚光大,作為資源匱乏、道路並不寬敞而且停車位緊張的國度,節約型社會是出路,所以空間、資源的極致利用理念讓日本走在全世界前列。K-car是國標是長寬高不得超過3.4m、1.48m、2m,排量限制在0.66升,最大馬力不得超過47kW,它還要專屬牌照,並且不需要個人車位證明,稅費還相當便宜。但即便是這樣一臺不起眼的小車,車價卻不便宜,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10萬元級別產品。

因為它除了小一點外,無論是安全性、功能性、空間表現以及行駛質感方面與其他車型無異。K-car中賣的最好的是方方正正外觀的“麵包”車種,因為方正所以空間利用率極高,甚至可以裝得下一輛摩托車,還能加入側滑門設計。K-car不僅僅只有實用,還有能帶來駕駛樂趣的小型跑車,代表作諸如大發Copen和本田S660。

在沒有政策的推動下,K-car進入國內的下場註定不會美麗,唯尺寸、造型論依舊成為國人買車的重要指標,換句話說同樣是10萬元,作為消費者的你會選K-car還是飛度這類的小型車亦或是緊湊級轎車卡羅拉呢?(亞夫)


DearAuto


從我國現在的汽車市場行情來看,雖說我國國產車大肆的崛起,但日系車和德系車依舊在我國市場中佔了無比重要的位置。德系車一直都佔據著我國汽車銷售的巨頭,日系車也一樣佔據著我國的大片市場。各種日系車型前仆後繼地湧入我國。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那就是,在日本橫行的0.6排量車,為何國內沒有?

對於日本小排量車子為何不得我國消費者的青睞這一問題,若單單覺得是我國消費者的面子思想作祟那就太膚淺了。當然也不能否定這是原因之一,但和其他因素比起來,面子問題簡直就是小事。

從地域上考慮,日本的0.6升的小排量車型就不適合中國。日本地域狹小,資源匱乏,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因此對於日本來說0.6升的小排量車子對日本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節省資源。當然也並不是說我國地大物博,就可以肆意使用大排放的車子。而是日本地域狹小,居民出行里程段,同時日本的地勢平坦。因此使用0.6升的車子已然足矣。

而我國就不適合了,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地貌廣闊,各種各樣的地勢都有。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較遠,在這種情況下,要使用0.6的小排量的車子,就算在平坦路面,尚且困難。若遇到特殊路段,那就真的白瞎了。所以就我國地勢這一條,就註定這種小排量車子不適合我國。並且,我國的家庭思想濃厚,一家老小加起來少說也得六七個人,若買這種小型車,逢年過節回家,也實在是不方便。

如果有汽車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私信我,想了解更多汽車問題也可以點個關注互相交流,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謝謝轉發點贊。


AUTO老司機


簡要的分析一下。第1點,日本國土面積狹小,這種車的佔用空間會更小一些。第二點, 這種車子車身非常的小,非常的靈活好用。第3點,這種車子受當地政府的扶持和鼓勵,享受很多優惠政策。第4點,日本人把車子就當做是工具,產品本質得到迴歸。第5點,日本的公共交通更為發達。


老壇師傅泡車


在使用這種小排量車時,通常不會出現滿員的情況,只需滿足個人代步。再者,這些小排量車售價低、用起來靈活、養路費便宜,備受上班族、家庭主婦及老年人的喜愛,這些人群以及用車的場合,並不追求高速度,且停車方便,而且小排量汽車並不代表是廉價車,在內飾和配置上也沒有馬虎對待。

國內在做小型車的同時沒有把精緻做出來,只是控制成本做出了低價的產品,這也是國內沒有賣起來的一個 原因


專注教車20年


大家好我是【藍天】


不是不行而是各種因素造成的原因。

往前推個十幾年,奧拓還不是到處遍地跑。

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加上城市化進城的加速,小排量汽車其實會相應的進步與發展。

而反觀我國對小排量汽車的態度,其實完全是國家政策一手造成的結果。寧可默許各種不規範的電動老年代步車隔空出世,也不願意讓利於民,在根源上鼓勵廠商大力研發小排量汽車。

其實大排量汽車天生便有著它的優勢,面對複雜的路況,動力,空間等等都有著先天性優勢,日本難道就真的喜歡小排量嗎?

答案是否定的。日本小排量汽車的熱銷,更多相關法律法規的強制約束。

要知道日本購買私家車必須提供相應的私家車位證明,而沒有私家車位是不允許購買的,而k-car汽車便不需要提供即可購買。加上買車容易養車難。經濟實惠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只要符合要求便可享受購置稅,重量稅,交強險,第三者保護險的優惠,同時高速收費也會有所減少。

所以這讓它能在日本大行其道。

同時便宜不等於廉價。相比於國內的小排量汽車,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小排量汽車的配置有多好。

同時從汽車的質量,設計,質感,都是國內無法比擬的。

事實上國家一直對小排量汽車不重視,政策上也難有傾斜,即使有也微薄的可以。日本這種明顯的政策傾斜與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有異曲同工之妙。卻遠比我國做的好。

而新能源汽車,我一直覺得除非解決技術瓶頸或電車分離模塊化。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並且電池的處理也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從汙染角度來說反而得不償失。不然新能源汽車始終是個笑話。加上車企所研發的電動車完全是套補貼。就更顯得諷刺。

其實國家應該針對城市交通大力發展小排量汽車,出臺相應的政策也無不可。這樣從環保,交通擁堵,汽車發展等方面也能有促進作用。


想念天空再藍些


首先,日本家庭多數有兩三輛車,在使用這種小排量車時,通常不會出現滿員的情況,只需滿足個人代步。再者,這些小排量車售價低、用起來靈活、養路費便宜,備受上班族、家庭主婦及老年人的喜愛,這些人群以及用車的場合,並不追求高速度,且停車方便,而且小排量汽車並不代表是廉價車,在內飾和配置上也沒有馬虎對待。

反觀國內,奇瑞QQ也曾推出過一款800cc的版本,對於這種微車,很多人都會反問“這些小的排量開起來難道不會很肉嗎?”“開了空調,還爬得上坡嗎?”更別說像660cc的微車了,畢竟很多人對於微型車的影響大都還停留在廉價、粗糙、沒面子上,觀念的轉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近年來,在國內這種排量的車型越來越少,雖然各大車廠在技術上造這些小車是基本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像0.6L排量的微車即便推出了,在國內市場也不會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