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

——讀古人詩詞隨想

文/鄭萬才

當人們說前領導,前上司,前妻,前夫,前男女朋友時,我們不得不相信,也不得不承認,這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式,成為歷史了。面對自己的“前”,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太多的感慨吧!當然,前提條件是要你有“前”,如果你沒有“前”,恭喜你,你是幸福的。

有歌詞說:“當愛離別時,不願看到那背叛的戒指;當愛離別時,不想聽到虛偽的解釋;當愛離別時,告訴自己忘記你的名字;當愛離別時,還有多少刻骨銘心的往事?”有時候我在想,當愛離別時,如果你還深深愛著自己的“前”,卻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自己的“前”。面對已經成為過去式的“前”,也許留給自己的,是永遠的痛,一生的遺憾吧!尤其是兩個深深愛著的人,卻因為利益什麼的被迫分手,也許留給彼此的,是太多的眼淚和傷痕吧!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當有一天相逢的時候,也許能說的,能問的,就只有一句:“你還好吧?”當然,前提是要能相逢。若當有一天相逢的不是人,而是其中一人的墳墓,一堆黃土的時候,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就象陸游在沈園遇到他的前妻,也是他的表妹唐婉的時候,還能填一首流傳千古的《釵頭鳳》:“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當他的前妻回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後,沒過多久便抑鬱而終。對於陸游而言,當前妻變成亡魂時,他能祭奠的除了那抔黃土,還能是什麼呢?也許,他就連那抔黃土也不能祭奠吧!在我看來,前妻和亡妻是有區別的。前妻,往往是離婚的人,就算已成了別人的妻子,心死了,但人還活著。而亡妻,則永遠是妻子,人死了,但心還活著。當然,如果是真的很愛自己的妻子,無論是前妻,還是亡妻,都會是一生的痛。比如陸游,唐婉就是他一生的痛,畢竟,他是愛她的,她也是愛他的。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當愛情被可惡的東風吹散的時候,留給每個人的,就是那個遠去的背影。當陸游再到沈園,已是物是人非了,他提筆寫下《沈園二首》其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其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因為母親的不喜歡,讓一對有情人就這樣殘忍地分開了。留下的,是那千古的淚。留給陸游的,除了那無邊的感慨:“錯!錯!錯!”以外,面對眼前的前妻,他又能怎麼樣呢?除了發出感嘆:“莫!(罷了)莫!(罷了)莫!(罷了)”以外,他又能做什麼呢?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有時我在想,既然相愛,為什麼要成為“前”呢?哪怕是成為“亡”,畢竟永遠還是夫妻。可人世間總是有那麼多的無奈,那麼多的愛情悲劇。就象最早收錄在《玉臺新詠》的一首樂府詩《上山採蘼蕪》:“上山採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所寫的一樣,無論新人如何好,舊人如何好,始終留給彼此的,都是一種永遠的痛。從前夫和前妻的對話裡不難看出,彼此內心的痛與後悔。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人就是這樣賤,經過對比,才會得出結論:是她(他),是她(他),還是她(他)好。可一切都已經晚了,天下永遠也沒有後悔藥賣的。破了的鏡子,就算重新圓了,也只能是破鏡,又怎能和沒有破的鏡子相比呢?當然,因為破,所以大家都可能會更加珍惜吧!畢竟再破一次就難圓了。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當你還愛著你的“前”,而又無法聯繫的時候,也許更多的是擔心吧!就象唐代詩人韓翃在《章臺柳 寄柳氏》:“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中寫的一樣。是啊!昔日依依,今在否?“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當一切都已經過去的時候,留給我們的,除了傷感,還是傷感吧!畢竟,世間的人不都象韓翃那樣幸運;世間的人,也不都象柳氏那樣痴情,回了韓翃一首《楊柳枝》:“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因為,她是愛他的,但她是擔心的。當然,她的這種擔心,是多餘的。畢竟韓翃不是一個無情的人,他有資格說:“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對於韓翃和柳氏這對有情人來說,無論經受了多少的坎坷,畢竟他們最後走到一起。失而復得,無人可取代,誰丟失了誰,都是一生的損失,永遠的痛。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納蘭容若在《送蓀友》中說:“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人生就是這樣一場戲,有演出,就有落幕,誰又能奈何?無論在這場戲中,你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你都得接受這所有的一切,無論是悲劇,還是喜劇。“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什麼都不發生,也就不會有痛苦與煩惱了。可我們都是感情的動物,是有感情的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聽起來,似乎很美好,可又有幾人真能做到呢?那個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元稹,不但負了薛濤,又續了弦。生死相許,對於今天離婚率超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人來說,也許更象是一種傳說吧!五對夫妻中,就有一對成為“前”的。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也許只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吧!當“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的時候,任憑你“浮雲何洋洋,願因通我詞。飄颻不可寄,徙倚徒相思。人離皆復會,君獨無返期。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斡《室思》)又能怎麼樣呢?到那時,所謂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已然成了一種無望的奢望。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所擁有的一切,讓其永遠不要變成“前”。

如果你已成了“前”,而你還愛著你的“前”,關心著你的“前”,而當這一切都似乎已經成為永恆的過去式時,一個人躺在床上聽著瀟瀟的秋雨,你一定會想起賀鑄《鷓鴣天》裡的詞句“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吧!當你“惆悵人間萬事違,兩人同去一人歸”時,內心會沒有失落嗎?到那時,又會發出什麼感慨呢?

讀他幾多事,勸君莫成“前”——讀古人詩詞隨想

當然,我們也許會象陸游一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亦或許,我們只能等待有一天象陸游一樣,面對一堆黃土,淚灑黃泉,把酒殘碑……曾經的生死相依,生離死別,同甘共苦,都只能寫入書裡,落入淚裡,融入酒裡……

鄭萬才,77年生,雲南彝良人,網名狂野孤狼,號三迤狂客。中華詩詞論壇雲南分論壇創始人。狼社創社人。歷任中國詩詞、詩選刊、中華詩詞等十餘家論壇首席版主、總版主,中華詩詞論壇高級管理員學術部副部長(學術部最高負責人),中國詩詞協會副會長等職。現為中詩協研究會副會長,狼社社長,《千家詩詞》主編及多家詩詞組織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