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無邪,三千年前討飯歌,討飯可以這麼有詩意,敬佩先人生活態度

乞討也是個技術活,不能單單靠賣慘和死乞白賴,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作業方式會被同行嘲笑的。有技術含量的乞討,要能說會唱,唱著要,名稱也不一,有蓮花落,順口溜,唱快板,告地狀(這個現在多見,用粉筆在地上寫慘狀乞討)等。

思無邪,三千年前討飯歌,討飯可以這麼有詩意,敬佩先人生活態度

黃渤《鬥牛》劇照

追根溯源,三千年前的討飯歌就是《杕杜》,出自《詩經.唐風》。“飢者歌其食”,討飯也要有理由才能博大家同情的。

先聽聽這位乞討者唱了些什麼,居然能上《詩經》,千古流傳。

有杕之杜, (野梨樹孤零零啊,)

其葉湑湑。 (葉子疏落落。)

獨行踽踽, (一個人走啊冷清清,)

豈無他人? (難道連個伴都沒有麼?)

不如我同父。 (比我同父異母的兄弟差遠了!)

嗟行之人, (哎,過路的君子聽我說啊,)

胡不比焉? (幹嘛離我那麼遠啊?)

人無兄弟, (我沒有兄弟唉,)

胡不佽焉? (沒有人幫我啊!)

有杕之杜, (野梨樹孤零零啊,)

有葉菁菁。 (葉子黑菁菁。)

獨行睘睘, (孤零零一個人走啊,)

豈無他人? (連個伴也沒有?)

不如我同姓! (我兄弟還真不如同姓!)

嗟行之人, (唯,過路的君子來聽一聽啊,)

胡不比焉? (幹嘛不近一點?)

人無兄弟, (我無兄無弟啊,)

胡不佽焉? (幹嘛不幫幫我呢?)

詩中的主人公,像是被嫡子趕出家門的庶生子。庶生子的母親,可能是妾,也可能是婢女,地位十分低下,被趕出家門也是常有的。即使是嫡生子,兄弟不和被趕出來也不鮮見。樂府詩中有一首《孤兒行》,就是例子。我村裡有個要飯的,人前人後說過得挺好的兄弟不管他,也是古風,兄弟不顧,古來能博人同情。

思無邪,三千年前討飯歌,討飯可以這麼有詩意,敬佩先人生活態度

元滅宋後,蒙古岱鎮守江西,出鈔、帛、酒收買那些百無一用得秀才們。蒙古岱死後,秀才們作祭文道:“公來何暮,公去何速,嗚呼哀哉,江西無福。”如喪考妣。

這何嘗不是另外一種蓮花落?《杕杜》遺風,斯文不喪。

附:網傳“西單磕頭王”最多時一個小時磕頭磕出了4000多元,磕出了富二代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