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南:群眾看病不遠不貴不難了

長久以來,鬱南縣受醫療人才短缺、醫療基礎設施不完善等條件制約,該縣百姓看病普遍存在“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為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在主題教育中,該縣以解決十大民生實事為抓手,縣委書記帶頭深入調研現場解決難點問題,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引進,著力破解群眾“看病遠、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努力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破“危點”,使群眾看病不遠

群眾看感冒都寧願到周邊縣(市、區)就醫,硬軟件不完善是群眾就醫的“危點”,為此,該縣多措並舉抓硬軟件建設促服務水平提升。

該縣人民醫院以擴容為抓手,推進縣人民醫院整體異地搬遷新建項目(四期)工程,項目投資達1.4億元,計劃於2020年6月建成投用,新增床位499張。以提質為重點,投入1607.14萬元加快推進縣人民醫院急救體系建設,投入5894萬元為縣人民醫院配置影像、檢驗、手術、病理、重症監護等76種基本設備。

同時,採取“引培並舉,專家支援”的方式,不斷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千人計劃”基層醫療衛生緊缺人才引進和粵東西北地區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專項公開招聘,共引進緊缺人才106人,招聘醫務人員57人。開展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完成27名訂單定向醫學生簽訂;選派醫務人員參加各類醫療培訓和轉崗培訓,同時逐年提高醫務人員的補貼標準,留住優秀醫療人才。在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佛山市相關醫院等幫扶下,以專家派駐、遠程支援等提供優質服務。

目前,對口幫扶單位支援醫師42人,診療4050人次,開展手術214例,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112次,開展新項目新技術14項。支援醫師數量的逐年增加,使該院從2012年8個臨床學科增加到如今20個,診斷的疾病種類從2012年的1100種增加到如今的1654種。

通“堵點”,使群眾看病不貴

制度體系建設不完善是群眾看病貴的“堵點”,為更好地解決“看病貴”問題,該縣人民醫院實現了醫療保險參保人跨省、省內異地聯網結算,今年以來,對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困難對象的救助人數1458人,救助、扶貧和減免費用約114.2萬元;職工醫保總人次11843,總費用1639.9萬元,報銷費用1185.2萬元,實際報銷比例72.27%;城鄉醫保總人次9198,總費用6640.4萬元,報銷費用4255.8萬元,實際報銷比例64%。嚴格執行取消藥品加成政策。以集中招標、帶量採購,切實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中間環節的成本,並將藥品價格及醫療服務項目收費價格在醫院上牆進行公示。

該縣人民醫院自2015年6月起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至今,減少收入共911.71萬元,有效降低了患者就醫的藥品費用負擔。優惠專家診查費。醫共體、結對幫扶等專家下沉的診查費按照幫扶所在的醫療機構內醫療服務收費制度及價格收費,三甲醫院(南三、三水人醫、雲浮市人醫)專家到院開展幫扶工作,其診金按二甲醫院收費標準收取。

解“難點”,使群眾看病不難

據該縣衛生健康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全面優化醫療服務質量,解決“排隊難”問題。

推行系統叫號,實施先掛號後看診,節約群眾排隊等候時間;利用醫院設置的自助機為群眾提供價格信息、患者在醫院就診相關信息、門急診診療流程、專家專科信息等信息的查詢,將流程與價格透明化具體化;門診推行“一站式”服務模式,開展導醫、諮詢和便民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解決“預約難”問題。利用互聯網+等多種方式進行預約,微信、自助機、電話、現場預約數量大大增加,預約人數從去年的4320人提高到今年的15284人,預約率從2.4%提升到43.97%。

此外,還全面提升醫療環境,解決“住院難”問題。縣委、縣政府無償劃撥土地90畝,支持解決建設中的資金短缺等問題,設置病床編制499張,實現實際開放床位與衛生技術人員比例達到1:1.4,環境舒適,床位寬鬆,各方面的進步使群眾對該縣人民醫院的信任度不斷提高,住院人數從2012年8062人增長到1.77萬人次,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4%。



雲浮融媒中心

特約記者:葉錦生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