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下的一顆璀璨明珠

九嶷山下的一顆璀璨明珠

——永州市寧遠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大美寧遠,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九嶷山下,這裡的人民改革創新,通過勤勞致富,乘著鄉村振興的浩蕩東風,為美麗鄉村建設再創佳績。“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這句詩,成為一代偉人毛澤東筆下的一個美麗傳說。

寧遠縣位於永州市南部,轄16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4個國有林場,687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2510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這裡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秀美。曾先後3次舉行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活動,聞名遐邇,令世人矚目。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為湖南省六大風景名勝區和十大旅遊區之一,秀麗的九嶷山水和“舜葬九嶷”,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政治家、史學家和文學家登臨九疑,尋宗訪古,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朱熹等歷代文人騷客都曾親臨九疑,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書寫了九嶷山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年來,永州市寧遠縣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促改革、揚優勢”目標,在鄉村振興、黨建民生、產業發展、精準扶貧等工作上發力,為全縣的經濟發展和農業生產注入了“助推劑”,譜寫了農業提質增效、建設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新篇章。

九嶷山下的一顆璀璨明珠

▲ 美麗鄉村、藍天碧水,宛如一幅寫意山水畫。

堅持高位推動

城鄉變化日新月異

在城鎮建設中,寧遠縣始終把實施鄉村振興作為全縣的重要工作來抓,堅持高位推動,城鄉變化日新月異。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該縣堅持以鄉促城、以城帶鄉、城鄉共進,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動,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縣委副書記、分管農業副縣長任副組長,45個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興產業、美生態、育鄉風、強治理、富民眾、籌資金等7個工作組,分別由一名縣委常委或副縣長任組長,確保鄉村振興“三個優先”,即經費優先預算、人員優先安排、設施優先配備;做到“三個結合”,即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結合、與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結合。重點打造了“一核兩廊兩線兩鎮多點”試點工程、九嶷山核心示範區、下灌景區、九嶷山十里畫廊和永連公路經濟走廊、廈蓉高速和二廣高速沿線、南部麻將小鎮和北部舂陵古鎮精品旅遊線。按照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的理念,實施農業“十百千”工程,編制了410個村莊規劃,還專門為九嶷山核心片區,制定了“一帶五區九園十五景”產業規劃和九嶷書畫田園綜合體專項規劃。“大美九嶷、夢裡田園、風情果蔬、康養福地”成為當地人民追蹤的熱點。

在示範片核心區,以10個村為試點進行示範建設,如九嶷山瑤族鄉西灣村,以突出“美居、美業、美遊、美文”為目標,打造了“舜帝陵名仕文化主題村”,完成了千畝荷塘的提質升級,“荷塘月色”成為美麗鄉村一道亮麗風景,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新塘村以打造“三生相宜、最美鄉愁”度假村為目標,實施了葡萄園提質升級,吸引了一大批遊客前來採摘新鮮葡萄,成為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據悉,寧遠縣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12個,創建市級以上秀美村莊52個、美麗鄉村示範村16個、生態文明村86個,實現了“一村帶百村、百村帶全縣”的生動局面。

九嶷山下的一顆璀璨明珠

▲美麗鄉村示範村——下灌村一角。

實現產業融合 特色產業大放異彩

按照“一三互動、接二連三、三產相融”的發展思路,該縣積極推動農工、農旅、農經融合發展,特色產業大放異彩。寧遠縣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為契機,推動“兩茶一柑一菜”和食用菌黑木耳、中藥材、竹木花卉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為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引導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觸網上線,建成村鎮電商村級服務站100餘個。

截至目前,全縣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436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59家,其中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9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創建“三品一標”15個,“九嶷素米”獲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金獎。該縣還積極調動和引導農民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全縣流轉土地35.1萬畝,在119個貧困村建立專業合作社281家。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22個,安排就業8500人,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3264人,帶動了11765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以九嶷山舜帝陵景區為核心,發展農家樂、民宿、休閒農莊84家,鄉村旅遊如日中天。

該縣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全縣所有機關單位、城鎮街道、農村公共場所、旅遊景點的公廁全部進行提質改造,新建了67座縣城公廁、33座旅遊公廁、82個村的農村公廁,為15.1萬戶農戶的家廁進行了改造。引進中聯重科,建立了“戶清掃——村收集——鎮清運——縣處理”四級鏈式垃圾收轉運系統,引進蘇州伏泰,建立了“2+X”分類利用系統,“2”即農戶按廚餘、其他兩類垃圾初分,投放標準化密閉式或兩格式垃圾桶;“X”即組建縣鄉村三級閉環式垃圾回收網絡,建立了日常保潔長效機制,實現戶戶有垃圾桶、村村有垃圾池,開設保潔員公益性崗位551個,全縣垃圾集中處理率、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9%、80%。全縣開展鄉村空心房整治,實施“一戶一宅”、“建新拆舊”、復墾複綠、護古復古五大工程,打造了下灌、周家壩等16個示範點,拆除空心房殘破房5000餘座37萬平方米,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力改善。

堅持黨建引領

美麗鄉村錦上添花

寧遠縣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創新鄉村治理,讓農村社會充滿活力。2019年,縣委組織部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並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該縣實施黨支部“五化”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選拔了169名打工能人、退伍軍人、機關幹部和大中專畢業生到村任職,選派139名優秀年輕幹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招聘50名鄉村振興指導員,築牢了基層組織的“橋頭堡”。

全縣大力推進道德浸潤、文化振興工程,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風正氣。積極開展“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引導群眾向上祟善、尊老愛幼,重義守信、勤儉持家。成功承辦永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現場會、第五屆世界儒家文明大會暨中華國學代表大會、中國戶外健身休閒大會等活動,美麗鄉村建設錦上添花。近年來,寧遠縣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先後四次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兩供兩治、農村供水一體化、農村雙改等工作成績斐然。

該縣實施“雪亮工程”,實現農村幹道沿線村、集中居住村和鄉鎮政府所在地亮化、視頻監控、夜間義務巡邏全覆蓋。推動掃黑除惡向農村延伸,嚴厲打擊村痞村霸等黑惡勢力,確保百姓安全。今年來,寧遠縣破獲涉黑案件2起,打掉涉惡團伙4個,查處黨員幹部涉黑涉惡、“保護傘”案件4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保障。

德孝之源,福地九嶷。在實施“農業富縣”戰略中,寧遠縣將一如既往地做大做強產業基地、產業園區、產業龍頭、產業品牌、產業扶貧,農業生產朝著快速發展的軌道挺進。(文/圖 融媒體記者 林曉華 通訊員 陳雄德 鄭曦 廖迪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