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航母上的鉚釘,每一個弄下來都可以換一輛奧迪,這個是真的嗎?

劉燕媚


這個說法的原話出自“局座”張召忠將軍,前後一共有兩個版本,一開始局座表示航母上的一個鉚釘可以換一輛奧迪,但後來在2016年《全球零距離》的一期節目中,他的原話變成了:


“遼寧艦它原來是瓦良格號,瓦良格號建造的時候是前蘇聯最鼎盛的時期,那個時候造航母和造潛艇都太奢侈了,用鈦合金造潛艇,(航母)上面的鉚釘都是鈦合金的,我就說把那個鉚釘釦下來,一個鉚釘就能買輛小轎車。”


一輛小轎車和一輛奧迪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輛小轎車10萬就能買到,但是一輛奧迪A6L的中低配差不多也要35萬左右,看來局座也是覺得說鉚釘換奧迪有點誇張,所以後來改成了鉚釘換小轎車。


那麼航母上的一顆鈦合金鉚釘到底能不能換一輛10萬元的小轎車呢?


我們的直觀感受是鈦合金很貴,因為它被應用於航空航天, 高端製造,醫學材料等領域,經常聽說一個植入人體的鈦合金螺絲釘都要好幾萬,所以提到鈦合金就覺得它高端大氣上檔次。


但實際上目前期貨市場中純度最高的海綿鈦的價格大約是在5萬元到6萬元每噸,摺合人民幣50元到60元每公斤,和銅的價格基本上差不多。


當然鈦合金的價格要比純鈦更貴一些,因為從海綿鈦到鉚釘要經歷幾十道工序,熔鍊難度也更高,需要有專門的真空電弧爐。並且由於航母甲板上的鉚釘需要承受高溫,鈦合金的材料配方上也會有特殊之處,但畢竟鉚釘就只有那麼大,一顆鉚釘換輛小轎車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我們不妨推演一下,假設一顆鉚釘真的要10萬元的話,航母甲板上大概需要1000到1500顆鉚釘,也就是說造航母光為了鉚釘就要花1億到1.5億,而整艘6萬噸常規動力的遼寧艦航母製造花費也不過是150億左右。


所以甲板上的幾顆鉚釘就要花去航母製造總成本的1%,這樣的結果無論如何都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所以局座的這句話只能當做是一個比喻來理解:航母甲板上用鈦合金鉚釘的確是件挺奢侈的事兒,並且對於普通人來說就算有10萬元也未必能買到航母上需要的特殊耐高溫的鉚釘。



高挺觀點


前先時候局座的一段關於航母的視屏火遍大江南北,當然是我們“局座”張召忠的,據他所說航母上的鉚釘都是鈦合金的,隨便弄個下來,就最起碼換輛奧迪是正常的,一顆鉚釘為何會這麼貴?


由於艦載機起飛加力時產生的發動機尾焰溫度極高,這就對甲板的耐高溫及抗衝擊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其實局座說的這種鉚釘是用於鉚接航母甲板的高溫材料的,這種耐高溫材料是無法進行焊接操作的,科學家將目光轉移到了我們經常使用的鉚釘上,因為鉚釘可以很牢固地將一塊塊的甲板用的高溫材料,拼接成碩大的航母甲板,但是既然要耐高溫那麼鉚釘也必須使用特製的了,這樣就產生了天價鉚釘,天價鉚釘不僅使用鈦合金製成,並且表面也塗抹了一層耐高溫材料,這樣繁瑣的製造工藝直接將鉚釘的價格提到了天價,一輛奧迪少說也得20幾萬人民幣吧,航母上最少有上千個類似的鉚釘,那麼只是這一部分就要消耗天價的銀子。而且製作這種鉚釘是非常困難且浪費時間的,這是由於在自然界中要提取製作鉚釘的重要金屬“鈦”的礦產資源存在分散並難於提取。鈦的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及氯氣等)。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鹼,以及高強度、低密度,由於其穩定的化學和物理性質,被美譽為“太空金屬”。



從一個小小的鉚釘我們來看看航母建造的費用到底如何驚人,一艘航母簡直就是一座摩天大樓,僅電纜總長達1000多千米、電話近2000多部、雷達發射機80多部、按收機150多部、雷達天線70多個……耗費鋼材7萬多噸,就拿美國1993年下水的“斯坦尼斯”號航母及其戰鬥群所需的總費用從開始建造到最後退役,共需經費約330億美元,這只是建造啊同志們,航母一般需要訓練一年才會形成戰鬥力,那麼下來所耗費的銀子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驢哥武器庫


我手裡就有一顆,前蘇聯的基輔級上用的,應該不是鈦,比重7以上,更像不鏽鋼。至於某將軍就是吹牛B行,當笑話聽聽就得了



三兩6294756


航母上螺絲貴的地方應該在水裡部分、艦體部分和甲板部分,這些部分的螺絲要求非常高,要有很強的耐腐蝕性、耐高溫、高強度和很好的韌性等。為什麼航母用了幾十年也不見有螺絲生鏽,而一般的艦船卻會,這就是為什麼航母螺絲這麼貴的原因。



杜家聰


一顆鉚釘造價最起碼十萬人民幣以上,也並非每個國家都有能力去加工。如果依靠進口價格會更高。鉚釘是採用鈦合金製造,鈦被認為是一種稀有金屬,這是由於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並難於提取。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亦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由於其穩定的化學性質,良好的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鹼,以及高強度、低密度,被美譽為“太空金屬”。



事實上在航母上並非所有的鉚釘都值錢,在我國一顆也就值RMB1萬元。但是國外的鈦金鉚釘值錢,而奧迪就便宜多了。但價值一輛奧迪的鉚釘也是有的,這些天價鉚釘是用在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航母上,因為這些鉚釘要承受從垂直起降戰機起飛的時候噴出高達1000度高溫的火焰。



鈦金鉚釘真正貴在了加工工藝上。鈦金國際市價28美元/一公斤,大約每市斤90元左右。鈦合金邊角料回收價格50元左右一公斤。

鈦合金製品賣得很貴的原因並不是它本身材料值錢。金屬材料市場賣得最貴的鈦合金也不會超過600元一公斤。鈦合金製品賣得貴的原因是它的加工成本很高。鈦合金材料是機械加工行業公認的最難加工的材料之一。其加工成本是其材料價值的數倍到數十倍。給你簡單說下鈦合金的一個特性你就能看出加工難度了。“熱傳導係數低”,也就是說傳熱慢。傳熱慢的話加工時熱量會局部堆積,容易燒壞刀具,所以為了不產生大量熱,加工鈦合金時刀具的切削速度非常慢,所以加工時間很長。一些大型工廠為了提高鈦合金的加工效率會用液氮進行加工冷卻。另外加工時切削下來的微小顆粒的鈦合金碎屑在冷卻不好的情況下,200度左右的溫度就會燃燒。冒著引發火災危險加工出來的工件,加工費能不高嘛?

去年聽說一開奧迪的女司機因不服罰單,還下車咬了交警一口,以後就不要那麼狂了,在航空母艦跟前,任何豪車也豪不起來了。


春風化雨雨過無痕



上圖是基輔號航母的甲板。因為需要覆蓋耐高溫特種鋼,不能使用焊接工藝,所以該航母的甲板是用鈦合金鉚釘鉚接起來的。

從材料多少來看,這樣一個鉚釘用的料是遠遠小於一臺轎車的。目前網上可以搜索到的報價鈦合金約500元一千克,摺合五十萬一噸。而目前鋼材不到五千,鋁合金約兩萬。鈦合金確實貴,航母鉚釘的強度要求確實高,配方確實稀有。但畢竟體積有限,單個用料與轎車相比較還是有差距的。

但是給你一臺奧迪的錢,你能搞出一個航母規格的鉚釘嗎?肯定不能。因為你不知道技術標準,沒有特殊材料,不具備製造加工條件,更不可能取得供應商資質。

所以當你處於能夠解決以上問題的位置時,航母工程讓你報個價,你肯定也不會論斤賣了。

因此我認為航母的配件不能以市場價衡量。張將軍表達的意思可以理解,細節不必深究。


老虎餅乾


張“局座”說的我信!

本人是一名機械加工工人,有7年工齡,不敢說是老師傅,但大部分金屬材料還是加工過,首先來說下鈦合金這種材料。

鈦是同素異構體,熔點為1720℃,在低於882℃時呈密排六方晶格結構,稱為α鈦;在882℃以上呈體心立方品格結構,稱為β鈦。利用鈦的上述兩種結構的不同特點,添加適當的合金元素,使其相變溫度及相分含量逐漸改變而得到不同組織的鈦合金。

鈦合金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硬度高,韌性強的特點,同時質量較輕,多用於航空航天材料。

鈦合金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從熔鍊開始,在熔鍊過程中熔爐的溫度控制,添加元素的先後順序,等等都需要精確控制;出料以後鍛壓,反覆鍛壓捶打出生產產品的大致輪廓,轉至機械加工車間加工至熱處理前尺寸,然後送至熱處理進行調質處理,消除應力,冷卻以後放置時效(自然狀態下放置以觀察材料變化),轉至機械加工車間半精加工至探傷尺寸,探傷處理(掃描材料內部是否有裂紋,氣泡),探傷合格後加工至客戶要求的尺寸,打包發貨。

以上就是鈦合金材料的大致加工過程,即便是一顆鉚釘,也是這麼個過程!而這其中不能有一個環節出錯。

鈦合金產品生產過程中如果失誤,是不可以焊接修補的!

在我國民航和軍品機械零件的交付過程中,同一批次編號的零件如果有一件在質量上不合格,軍品單位是可以拒絕同批次編號的所有零件(不同批次編號零件在熱處理過程中可能因為電爐不同,溫度細微不同,造成性能上有差異,所以不可能單獨補做一件產品)

所以,航母上一顆鉚釘值一輛奧迪,從製造技術層面上和奧迪比一點也不差。當然一顆用在自行車上的鈦合金鉚釘肯定換不了奧迪!


aktvion


金剛鑽下的瓷器活


要建造一艘航母,並不像造一艘油輪那麼簡單。先不說艦載機、彈射器等,首先一條就是,你有沒有造船的基本材料:航母用鎳鉻鈦合金鋼!前些年,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來中國前,就已經很多年沒有維護過。輾轉來到中國後,又在大連碼頭放了3年,也一直沒有進行維護,但“瓦良格號”表面基本完好,沒有什麼腐蝕現象,艦體結構完好無損(後被改造成中國遼寧艦),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航母建造所用的特種鋼!

太空金屬化身海上怪獸


事實上航母上並非所有的鉚釘都值錢,大家是不是有點小失望呢?但價值一輛奧迪的鉚釘也是有的,這些天價鉚釘是用在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航母上,因為這些鉚釘要承受從垂直起降戰機起飛的時候噴出高達1000度高溫的火焰。

當然材料要耐高溫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還有腐蝕的問題。航母長期浸泡在海水中,使用環境惡劣,溼度大,鹽分高,一般金屬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因為原電池效應而被快速腐蝕掉,所以只考慮耐高溫的話不需要用昂貴的鈦合金,但綜合起來考慮,鈦合金也是無奈的選擇。

而製作這種鉚釘是非常困難且浪費時間的,這是由於在自然界中要提取製作鉚釘的重要金屬“鈦”其存在分散並難於提取。鈦的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鹼,以及高強度、低密度,由於其穩定的化學和物理性質,被美譽為“太空金屬”。

再加上繁瑣的製造工藝、特殊的用途更決定了他的價值,由於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焊接耐高溫材料,所以航母甲板某些位置的鏈接工作是靠這些奧迪價格的鉚釘完成的,就這樣的鉚釘要滿足航母對垂直起降戰機的起飛和降落工作,需要上千個,要不然航母這種大型的陸空一體的“武器”為什麼有的國家都沒有呢?

在軍事迅猛發展的中國,目前還沒有帶有垂直起降功能的航母,目前遼寧艦和前一段時間下水的國產航母都沒有配備垂直起降戰機,難道是因為這種製作難度大的天價鉚釘所決定的這就不清楚了。

期待國產航母給個鉚釘報價



據資料顯示,美國一艘10萬噸級的航母,所需要的鈦合金鉚釘數量為1000多顆,價值在1億美元左右,單價接近10萬美元。而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由於其只是中型航母,主甲板面積較小,大概需要700顆鈦合金鉚釘就足夠了。造價也會比美國低,單價在50萬人民幣左右。

目前在我國軍事發展的目標上還是優先發展彈射器技術,而垂直起降型戰機在未來的國產航母上暫時不會應用。其原因是垂直起降戰機不僅功能有限,而且投資大,成本高。其實早在2009年,日本媒體就報道了中國在研製所謂的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就是為了上艦做準備,那麼有消息指出,中國正在獨立研發一種全新動力佈局,正在打造中國版的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隨著未來國產大型兩棲攻擊艦等新型艦船現身之後,國產垂直起降型戰機就會步入眼裡了,讓我們共同期待我國軍事未來的發展吧。

現在,001A航母的締造作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經預估,001A航母的承載使命需要由近40架艦載機來完結,殲-15艦載戰鬥機的飛行員也已入役,正處於練習當中,001A航母的籌建作業現已進行到了完結艦島裝置,正在裝置雷達體系和電子體系的程度。由此看來,001A航母的籌建作業行將完結,而且估計在2017年末為其舉辦水下典禮。  

001A航母的締造速度如此之快得益於中國對其不吝血本的投入,印度締造航母用了71億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大概500億,而中國締造航母的投入,據俄羅斯有關專家猜想,至少有700億左右,這關於對軍事投入只要3369億元的俄羅斯國家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因而俄專家稱之為天價。 同樣是締造航母為何中國的花費和印度的花費相差200億的數字呢,而且印度締造的航母早已下水,而中國的卻還沒有下水,中國的航母是不是不如印度的領先,其實不然,印度締造航母所用的資料基本上是依託進口資料,而中國001A航母的締造是在“遼寧”艦的基礎上改造而成,001A航母的武器體系和雷達體系等都是由中國自個完結的。

印度航母的戰鬥力低,據美國工程師評估,印度的航母將會在2025年就會失掉戰鬥力,而中國的001A航母建成3年後便可以下水,而且戰鬥力強悍。


綜合而言,新材料新技術的價值需要市場應用推廣,只有實現量產才能控制成本,太空金屬在工業體系完備的基礎上進行技術革新,相信在世界工廠的中國,降低成本只是市場的問題。

30年後,將是‘超級鋼鐵’的時代。”我國軋鋼領域的著名專家東北大學劉相華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達了自己對於超級鋼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

2012年,央視《創新中國》欄目曾經報道,我國的微晶鋼(超級鋼)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超級鋼的特點是:低成本、高強韌性、環境友好、節省合金元素和有利於可持續發展,被視為鋼鐵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超級鋼的工業化生產的國家,其他國家的超級鋼尚未走出實驗室。預計到2015年,我國高強度鋼筋產量比例將達到80%。其中三分之一按照超級鋼的思路組織生產,其產量將超過3000萬噸。


唐俊龍55398571



航母艦隊是當下最強的海面軍事力量,既是大國重器(威懾力),又是大國“名片”(工業體系)。


按照國際慣例,一艘6萬噸以上的航母造價不會低於30億美金(約合200億人民幣),而在航母7-8年的維護週期中的總花費約等於航母的總造價,由此可以看出,航母不僅是“鋼鐵巨獸”,同時也是一艘“吞金巨獸”。


結合問題所問,一個航母甲板的鉚釘價值就可以達數十萬人民幣,這句話絕非危言聳聽。

鉚釘造價昂貴的根本原因是源於製造鉚釘的材料,這種材料是航空航天工業常用的一種材料,那就是——鈦合金!


那麼,問題來了,元素週期表那麼多金屬元素和種類為啥非得用價格昂貴的鈦合金呢?

首先,鈦是一種較為稀有的金屬,全球儲量雖然很高,但是分佈較為分散,不易提取,這是鈦比較貴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鈦最大的特點是質量小、強度高、具金屬光澤,有非常好的抗腐蝕能力,鈦又具有穩定的化學特性,呈現耐高低溫、抗強酸強鹼以及具有低密度和高強度的特徵,被業內稱之為“太空金屬”。


第三,鈦沒有類似金屬鐵的磁性,有鈦合金參與的航母、驅護艦、核潛艇不必頻繁的去進行消磁。鈦又能承受極高的壓力,所以,用鈦合金締造的核潛艇和航母就會非常“強壯”,在下潛深度和使用上,無論是航母還是核潛艇都有非常良好的表現。


綜上所述,一刻鉚釘之所以要用鈦合金來締造是因為這顆鉚釘不僅要能承受艦載戰鬥機航髮尾焰的高溫,而且還要在高腐蝕及複雜的海洋環境中保持軍用艦船的良好運行,一般的金屬材料根本無法滿足。


航母上的鉚釘價值到底有多昂貴呢?據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和官媒表示,一顆非常微小的鉚釘成本逾萬元人民幣,一個較大號的鉚釘成本約數十萬元人民幣,大號鉚釘或者零部件一顆或一件上百萬人民幣是毫不誇張!

所以,對於大街上開的各種幾十上百萬的豪華汽車各位老鐵們也不必羨慕,畢竟一輛車還沒有一顆航母鉚釘值錢,對吧!


墨墨觀察


打造一艘航母要花不少錢,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不是說想造就能造的。弄不好就會拖得你“傾家蕩產”。這絕不是嚇唬人。就連局座在訪談節目中都表示,就連遼寧艦甲板上的鉚釘都是鈦的,有多貴呢?



鈦被認為是一種稀有金屬,這是因為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並難於提取。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亦有傑出的抗腐蝕能力。因為其安穩的化學性質,傑出的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鹼,以及高強度、低密度,被美稱為“太空金屬”。

鈦的稀罕用處:因為鈦沒有鐵磁性,所以用鈦締造的核潛艇不用憂慮磁性水雷的進犯。並且因為鈦非常健壯,能接受很高的壓力,所以,人開始用鈦來製作潛艇,這種潛艇能夠在深達4500米的深海中航行。如上所述,區區一顆鉚釘之所以要用到鈦,是因為航母甲板要接受艦載機發動機噴口的高溫燃氣,所以有必要運用耐高溫材料,而一般的鉚釘無法飽嘗高溫,因而有必要運用鈦合金材質的。

當然局座的說法是很誇大,不過,聯繫官媒從前對航母鉚釘的報導,一顆一萬,比白金還貴,也知道鉚釘的確不廉價。據外國估量,我國改造遼寧艦共花費了30億美元,約合220億元人民幣,而正在大連建造的新一艘001A型國產航母造價預算為210至270億元,將來002型航母的報價不會低於3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