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婆的眼中,兒媳是外人,但是看病花錢的事卻只找“外人”!

齊馨與張子文談戀愛的時候,父母就是強烈反對。張子文在鐵路工作,而齊馨的父母對鐵路人有些偏見,沒有太好的印象,覺得外地人不靠譜。

但是齊馨非張子文不嫁,父母拗不過齊馨,就這樣齊馨嫁給了父母一點都不看好的工作在鐵路的外地人張子文。

起初幾年,齊馨和張子文過得挺甜美的,結婚三年多齊馨才懷孕,生下漂亮的兒子。齊馨在家做了一年多的全職媽媽,兒子十五個月的時候,齊馨才去上班。孩子交給公婆看,每個月按市場價給公婆帶孩子的工資。

在公婆的眼中,兒媳是外人,但是看病花錢的事卻只找“外人”!

齊馨小姑子的孩子比齊馨的兒子小三個月,小姑子也把孩子放在父母家裡。有一次婆婆光顧著外孫,一週多的兒子把摺疊著的飯桌弄倒了,桌子砸在孩子的身上,趴在鍋臺上的兒子磕得滿臉花。下班回來後看到兒子的滿臉傷,心疼的齊馨直掉眼淚,也沒有抱怨公婆一句……

孫子和外孫都由張子文的父母照看著,女兒和兒媳婦兒下班後,婆婆會對齊馨說:“你回家吃飯吧。”就這樣,齊馨給孩子送完奶後,還要再回家自己弄飯吃。

齊馨的父母知道了這種情況,把女兒和外孫接到了家裡,告訴齊馨:“不要受那樣的委屈,回家來,還有爸媽呢!”

張子文是個愚孝型的人,對父母對兄妹的話是言聽計從。對齊馨是經常性的各種指責,因為家人的緣故,原本恩愛有加的小夫妻,也產生了很深的隔閡。

在公婆的眼中,兒媳是外人,但是看病花錢的事卻只找“外人”!

齊馨是個性格溫和的人,很多的時候能夠容忍張子文家人的種種不當行為。但是,在公婆的眼中,兒媳婦兒和姑爺都是外人,這句話經常掛在嘴上。久而久之,張子文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都離婚了,兩個姑爺也不登門了,只有憨厚的齊馨還在維護著張子文的面子,逢年過節依然會去公婆家。公婆有什麼事,卻是第一時間會找齊馨來做,礙著面子,齊馨儘管心裡一千個不情願,但還是去給盡力做好。

前段時間中秋節,齊馨一家三口回到公婆家過節,飯桌上再次引發了“外人”的話題,公公指著齊馨和後嫁進來的二嫂毫不客氣地說:“我死後給我的五個孩子每人五萬元,三個孫輩的一人一萬,你們是外人,沒你們的份!”

看著公公如此指點著自己,齊馨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對著公公毫不客氣地說:“我們是你眼裡的外人,你當老人的怎麼著也不該這樣對待我們吧,我嫁進這個家三十年了,就算你心裡不拿我們當家人,至於這樣說話嘛。我們這些外人回來陪你過節了,你怎麼也得給我們這些外人留點面子吧,給你老人家自己也留點臉面吧。”

在公婆的眼中,兒媳是外人,但是看病花錢的事卻只找“外人”!

從來沒有看到齊馨如此說話的公婆和家人都驚呆了,張子文對照齊馨大吼道:“幹嘛呢?憑什麼對老人這麼說話啊?”

齊馨把手裡的筷子“啪”地一下摔著在桌上,瞪著眼睛對張子文喊道“怎麼了,你說怎麼了?這麼多年在你家過得是什麼日子你眼瞎嗎?你爹說的話你聽不到嗎?”

說著話的齊馨氣的拿起車鑰匙,拎起包,對著兒子說道:“走吧,我們這些外人都走吧,在人家這討什麼飯!”

轉身指向張子文:“離婚吧張子文,就你們這一家子過好了。當初你們哥們就不該娶我們這些外人進門,這些年聽夠你們家的外人論了。”

好好的節日過得雞飛狗跳,不歡而散……

沒過半個月,齊馨接到公公打來的電話:“馨兒那,你媽不太舒服,你來家裡把你媽送到醫院看看吧。”

齊馨頓了一下,對照手機平靜地說:“我不過是一個外人,擔當不起這麼重的職責,還是找你的兒子你們家裡人送她去醫院吧!”

說完齊馨掛斷電話,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了。

在公婆的眼中,兒媳是外人,但是看病花錢的事卻只找“外人”!

齊馨本來就是一個溫順的人,公婆有病都是第一時間找齊馨,而不是找他們的兒女,齊馨從無怨言,不但搭著功夫陪他們看病,還要掏著腰包給他們付款,老兩口從來不問齊馨,他們看病花了多少錢,從來不說把看病的錢給齊馨......

這一次,齊馨的心傷透了,她說她這個外人再也不給不懂人情的公婆買單……

本該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就是因為老人對兒媳婦兒這種不公平待遇的心理,導致兒子家裡或妻離子散,或戰火紛飛慪氣不斷......拿人家女兒當自己家的孩子去對待,才是一個家庭正常的氣氛,美好的家風,從家人的彼此關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