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這兩天,教育部對減負令做出了回應:

教育部回應:“減負”重點是校外,並非讓學生沒負擔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說: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現在孩子的學業負擔,重點不在課內,而是在課外!”



隨便問問身邊的孩子,不在機構上培訓班補課的孩子,幾乎是異類了。中學就不必說了,補課的重災區。幼兒園小朋友學奧數、學拼音、學英語已經是常態。

不誇張地說:這年頭,週末不補課,孩子都找不到小夥伴玩。



有人說:課外補習班都是家長自願給孩子報名的,沒人強迫你。

可家長也喊冤:不補怎麼辦?學校教的簡單,考試卻很難。小升初、中考、高考,一關比一關競爭激烈。身邊的娃都在補,你不補就落後了呀!教育的劇場效應。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前些天那篇《南京家長已瘋》的爆文提出了一個“減負=製造學渣”的觀點,得到眾多家長的認同。浙江省10月28日頒佈的“減負33條徵求意見稿”也引起了家長強烈反彈!

學校減負,再加上大家都不去外面補課呢?是不是孩子就會變成學渣了呢?

一所縣級中學的校長卻敢拍著胸脯說:不!我們學校沒有一個孩子出去補課!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一所盛產學霸縣級學校的故事,以及思考這個問題:對家長和孩子來說,我們需要怎樣的減負?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海安中學方圓幾公里內沒有培訓機構,海安中學沒有一個孩子會去課外輔導機構補課,放學後家長們不用帶著孩子到處跑,到處補習。”


“補差補差,越補越差!不要送孩子去上輔導班,踏踏實實留在學校,學校會做好該做的一切。”

不知道其他家長聽到一位校長說出這樣的話是什麼感受?小編聽完,真是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這恐怕是天下陪讀老母親聽到的最美妙的聲音吧!

作為面臨高考升學壓力的一所學校。校長是要有多大的底氣和勇氣才敢跟家長說這樣的話?

這位校長,就是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的掌舵人——呂建。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他說這些話的底氣,來自於:學校幾乎每年都在創造江蘇高考成績奇蹟。就拿這兩年來說:

2018年海安中學高考400分以上48人,絕大部分被985錄取,在全國罕見。

2019年江蘇高考文科狀元出自這所學校,420分,全校400分以上81人。

但是,和以高考工廠著稱的衡水、毛坦廠中學不一樣,海安中學卻低調很多。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孩子們沒有補課,週末都在幹什麼呢?原來,每週六,這所學校教職工都不放假,學生可以“自願”來學校參加社團課、自習課。班級裡也有老師答疑。

一週六天在學校!當然不用再去外面上輔導班了。學校又彙集了當地最優秀的任課老師,水平甩外面機構老師好幾條街。據瞭解,學校還不收費!

試問,還有哪個家長會會放著如此優質性價比高的“校內輔導班”不上,還去外面花高價補課呢?一年砸幾十萬補課費的北上廣學生家長對此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兒啊!

那麼問題來了,學校週六上課,涉及到違規嗎?2018年,海安中學創造了高考奇蹟引發熱議期間,我們從一個江蘇地區的家長論壇裡看到有人這樣評論: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如果說學校每週上六天課的做法真得到當地教育部門的支持,確實讓人無話可說。


事實上,一些學校也想和海中一樣給自己的學生“加加餐”。可是政策不允許啊!

記得今年暑假,杭州某重高家長圈子裡傳出這樣的消息:學校想暑假組織一批高一新生補課,結果三番五次被舉報。害的學生和老師像打游擊戰一樣,到處轉戰授課場地。誇張的是,為了躲開檢查,不得不去外地偏僻的賓館上課,不敢座大巴車,只能由老師偷偷用自己的私家車學生送到上課地點……行李和人還不能一起走。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海中的呂建校長還有一件事敢拍著胸脯說:“海安中學沒有一個老師去家教機構上課,沒有一個老師自己帶學生做家教。更不會有人上課不講下課講!”

事實上,這種話,也沒有幾個校長敢拍胸脯的。但呂校長敢。他說:我們的老師可以留在學校晚上給學生輔導到十點!週六、週日加班給學生輔導也是常有的事!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這所學校的老師能這樣“無私奉獻”呢?用呂校長的話來說就是:

“這樣的底氣,源自海中多年來堅持把學校、課堂當作主陣地的原則,及深受老師們認同的學校文化。在海中,從老師到中層甚至副校長都在一線當老師,做班主任。老師們“競爭上崗”,把學生和家長的好評當作至高無上的榮譽。老師們把所有精力放在學校,他們對事業成就的追求遠遠高出對金錢的追求。”

話雖這麼說,我相信,在待遇上,這所學校也絕不會虧待教師的。

比如,這裡的老師不用坐班、打卡,只要完成本職工作,其他時間都自由支配。

學校一位副校長曾說過:“教師的工作時間無法簡單界定。一個把教育當作事業的教師,在洗衣做飯時都會思考教育。”

這樣的學校文化,連同學校的教職工,都倍感幸福。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海安中學食堂廚師的視頻: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大家庭。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關於這所學校的管理還有很多專業方面的細節。這裡不在贅述。看到這裡,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兩個問題:

如果學校能給孩子加餐,提高成績,還有必要去校外補課嗎?

如果學校優秀老師能給孩子提供輔導,還有必要去找校外機構的非專業老師嗎?

答案很顯然。

一名海中畢業生家長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感嘆:“孩子在校3年,沒有讓家長操過心。身為海中家長,我們倍感幸福。”

或許,對於家長來說,免去了輔導班的糾結選擇、接送奔波,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減負。

對於學生來說,有知己知彼的優秀在校老師輔導,高效率的時間管理。單位時間內獲得更有效的學習成果,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減負。

但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在大部分學校,要用這樣這樣一種方式來給孩子減負,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前兩天的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基礎教育副司長俞偉躍對記者說了這麼一句話:

當前的學業負擔過重,與學校教育教學確實密切相關,比如有的學校辦學水平不高,教師教學能力不強,仍存在教學模式老套、非零起點教學、搞題海戰術等問題,不能及時對部分學困生進行幫助輔導,從而會造成了學生課業負擔過重……

學習哥覺得,俞副司長真是個明白人!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曾帶採訪過一位退休的數學特級教師,她說了一句話讓讓孩子印象深刻。

孩子問:老師,你當數學老師的時候會給學生布置很多作業嗎?

這位老師回答:不會,一個好老師,會盡力想辦法再課堂上幫助你們掌握知識和方法,而不是靠課後佈置大量作業。好老師,就是學生減負的!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在一片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的減負聲中,那些大型培訓機構逆勢增長,用不斷飆升的利潤,回應國家不斷出臺的減負政策。

但是,另一個數據是,數十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總數已經減少了1/3以上!這個數據和補課機構大幅增長的營業額來比起來,真是一個諷刺。



一方面說明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長更加重視教育了;另一方面,也說明,減負幾十年,效果很尷尬。

沒一個學生在校外補課,卻盛產學霸,這所縣級高中這樣減負

對於前不久發佈的浙江減負令33條徵求意見稿,一位初一的家長評論說:

因為不補課,孩子全程開飛機,完全聽不懂。校內講課的速度如此快,中學老師基本負責檢驗外面補課機構哪家最強。

還有家長說:

取消所有校外文化課培訓機構才是真正的減負,不然會越減越負。不信走著瞧,學校校內不教,但考題難度加大,鼓勵你去校外上培訓班,校內上課直接檢驗培訓班成果。不然孩子就開始聽天書。

曾有教育專家面對減負令憂心忡忡地說:“我們中小學的要求與標準不能再降低了,我們已經太低了。我們的確有必要檢討校內減負是否做過了?”

當國家三令五申地殫精竭慮減輕校內負擔時,頑強的家長又在校外把孩子的負擔成倍地加上了。當教育局連孩子“努力學習”的機會都要剝奪時,家長瘋了,是必然的!

海安中學的模式也許不可複製,卻值得我們思考:

減負,是不是一味做減法?減少作業、降低學業難度、甚至取消校外輔導機構?

只要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高需求在,以上這些恐怕都是隔靴搔癢。把孩子推向校外輔導機構,更是有失控的風險。這些年愈演愈烈的補習潮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能不能把這些教育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在學校體系內完成?海安中學已經做出了一個示範,效果可以說非常不錯。

既然現有的國情決定了我們的孩子確定要加餐,就專業地、高效地加餐,而不是去外面胡吃海喝一氣!

要實現這一切,當然,還有教師的待遇、收入等一大堆問題要解決。

關注“北京高中資訊站”,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