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是快遞大考,行業“低價”還能持續多久?

雙十一是快遞大考,行業“低價”還能持續多久?

歡迎大家收看這一期的市井財經,我是今天的輪值裁音師張春蔚。

今天的我們來聊一聊快遞的話題,馬上雙十一了,會有越來越多的快遞奔著大家而來。而且今年,我們看到快遞行業提前就說“我要漲價”,雙十一要漲價呀,如此熱鬧的場合,他們以漲價的方式相威脅,是不是真的會漲價呢?

多數情況下,這次的雙十一不會漲價。但是呢,他們放出風去了,因為我要漲價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有些人就得去博弈,說我不漲價,因為我有這麼多的訂單。但是,他用一個漲價的方式提出了一個行業的問題,就是快遞行業在這些年當中一直是在低位運行的,即使他們很多家都已經完成了上市。

仍然看到的是這個行業的青黃不接,比如說春節的時候還有誰給你送快遞,對吧,春節的時候就是考驗一個行業是不是職業化的一個標準?為什麼中國郵政可以送快遞?為什麼順豐可以送快遞?為什麼其他的這些快遞公司不能送快遞。

不能送快遞的背後的有職業性的一個需求?第二的話是什麼,這個行業只能接受行業的旺季,不能夠經受行業的淡季,而一個行業不能夠經受行業的淡季的核心是什麼,那就是人力成本無法去維繫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雙十一是快遞大考,行業“低價”還能持續多久?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我們看到的快遞行業比我們想象的要弱得多。即使他們已經完成了資本市場,即使他們已經完成了資本市場當中的認可,他們的未來會比現在光明。但是當下的低價格的一個競爭其實一定程度上已經使得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個制約。

對於這個行業當中,我們看到有很多的進步,比如說以前我們會有四聯的這樣的一個快遞單,但現在你看到全部都已經是一張面單的電子標籤。這些電子標籤能夠改寫的是什麼?就是過去的這些年,我們看到的菜鳥所帶來的上百億的一個行業的成本的一個改變。

比如說你在江浙一帶,你會發現快遞是幾塊錢,有的競爭已經從分的競爭到了毫釐的競爭。這個競爭的背後,其實是什麼,社會效率的不斷的一個整合,就好像京東最近甚至說,我們在地下通過膠囊的方式進行點對點的一個傳播,而這些話題的背後都意味著當下所看到的快遞會比未來顯得更加的粗糙。我們在未來所看到的快遞業不僅是無人機的快遞業,不僅是地下管道的快遞業,甚至包括很多的自己的這樣的點對點的對接,甚至有的時候快遞可以送到你的車的後備箱。

這些話題的背後都取決於我們的物流體系如何能夠更好地發生很多的改變。在過去的這些年當中,雙十一已經成為快遞業的一次大考,因為每年有那麼多的包裹,它都是在平時發生的。但是在雙十一這一天,你的這一天的爆款,你的摸高,你的週年慶能到什麼樣的一個水準,直接決定著你的行業的地位。所以每一年的雙十一不僅僅是說最高流量能夠到什麼時候的檢閱,也是快遞行業的一次檢閱。

今年的早早的我們看到郵政部門就打了招呼,不允許行業的亂象出現,然後工商部門也進行價格進行的一些約束,甚至包括廣電部門對我們的直播行業也全部做了一些約束。但更為重要的是,這個行業能不能夠在自己的旺季走出自己的行業標準,在自己的淡季維持住自己的行業水準,將是評判他的重要的一個標準。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市井財經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雙十一是快遞大考,行業“低價”還能持續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