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發生了什麼?

玻利維亞發生了什麼?

當地時間11日晚,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飛往墨西哥尋求庇護。這是玻利維亞政局的最新戲劇性變化。

墨西哥外交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11日晚發推文說:“莫拉萊斯現已搭上墨西哥政府派出的專機,確保他將安全抵達我國。”他並附上了一張莫拉萊斯在飛機上的照片。

回顧整個事件,其實並不複雜。莫拉萊斯無非是戀棧權力,他無視憲法規定,強行競選第四個任期,令玻利維亞爆發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抗議。

他可能沒有料到,自己的權力基石並不穩固。持續的抗議施壓讓玻國政府分崩離析,官員紛紛辭職,軍方與警方各級指揮官也加入要求莫拉萊斯下臺的行列。

最終,拉丁美洲擔任總統最久的莫拉萊斯眾叛親離,於11月10日黯然下臺。

莫拉萊斯的下臺和流亡,或許是明智的,對玻利維亞和他本人來說都是一種解脫。

魔鬼在細節中,權力的維繫也在一系列細節的運作之中。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莫拉萊斯如何一步步走向垮臺。


玻利維亞發生了什麼?

爭取再次連任

莫拉萊斯2006年1月22日上任後發起制憲會議起草新憲法,允許總統連選連任。莫拉萊斯的總統任期是2006年至2011年,但他以新憲法下玻利維亞變為新國家為由,宣佈提前舉行2009年12月6日的大選,並輕鬆贏得選舉。

莫拉萊斯隨後辯稱,根據憲法2009年大選是他的第一次大選,這意味著他可以參加2014年大選,玻利維亞憲法法院支持他的訴求。由於反對派的軟弱和支離破碎,莫拉萊斯於2014年再次當選。批評者指,這事實上是他第二次連任。

由於憲法不允許其2019年再次競選連任,莫拉萊斯於2016年舉行公投,提出允許總統和副總統可第二次連任。

玻利維亞民眾投票反對,但莫拉萊斯拒絕接受公投結果,他讓憲法法院裁定其候選人資格合法,玻利維亞最高選舉法院隨後認可了其競選資格。

備受爭議的選舉

在執政近14年後,莫拉萊斯的支持率下降,大多數民調預計,莫拉萊斯在10月20日第一輪選舉中的得票率在32%至38%之間,不足以保證他提前獲勝。根據玻利維亞法律,候選人需要獲得40%至50%的選票,比最接近的對手多10個百分點的優勢,才能宣佈首輪獲勝。

因此,莫拉萊斯很可能要與排名第二的候選人、前總統卡洛斯·梅薩對決。分析人士說,團結起來的反對派有機會在第二輪決選時擊敗莫拉萊斯。

在選舉日,玻利維亞人密切關注投票情況。投票結束後數小時,當選舉官員突然停止發佈官方統計結果時,緊張局勢加劇。當時的數據顯示,莫拉萊斯領先於其他8名候選人,但還不致於首輪獲勝。

然而,莫拉萊斯宣佈獲得壓倒性勝利,他聲稱仍有待計數的選票(主要來自他最受歡迎的農村地區)將足以使他獲勝。在24小時未報告任何結果之後,選舉官員10月21日深夜突然發佈了新的計票結果,顯示在完成95%的計票之後,莫拉萊斯已接近首輪獲勝。

美洲國家組織觀察員代表團團長曼努埃爾·岡薩雷斯宣佈,“難以解釋的變化”將大大改變選舉的結果,並使人們對選舉失去信任。而梅薩則直接指控莫拉萊斯舞弊。

10月24日,最終官方數據顯示莫拉萊斯獲得47.08%的選票,而梅薩只獲得36.51%的選票,剛剛超過贏得選舉所需的10%。梅薩和其他反對者則指責莫拉萊斯所在政黨操縱選舉。

選舉後發生了什麼?

10月22日,反對派團體發起全國大罷工,直到“民主制度恢復、公民意願獲得尊重”為止。玻利維亞多個城市爆出抗議潮。蘇克里、波託西等城市有民眾放火焚燒選務辦公室。拉巴斯出現與敵對支持者爆發衝突的情況。政府支持者與莫拉萊斯反對派之間爆發暴力衝突,導致多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玻利維亞發生了什麼?

莫拉萊斯的住宅被砸

隨著抗議活動愈演愈烈,聯合國於11月7日敦促玻利維亞政府和反對派進行對話、恢復和平。聯合國聲明說:“沒有任何理由證明玻利維亞人之間的衝突是合理的,而民眾的死亡是不可接受的。”

莫拉萊斯否認存在選舉欺詐,同意讓美洲國家組織核查選舉結果。美洲國家組織隨後展開核查,並於11月10日發佈報告,指出這次大選幾乎各方面都有違規。

此後,莫拉萊斯呼籲重新選舉,但無法澆熄街頭示威群眾怒火。玻國軍方與警方各級指揮官也加入要求莫拉萊斯下臺的行列。

莫拉萊斯政府內部分崩離析,眾議院議長、礦業部長接連請辭。在此之前,已有多名內閣成員請辭,連副總統賈西亞也宣佈下野。

莫拉萊斯見大勢已去,只好宣佈辭職。

玻利維亞發生了什麼?

玻利維亞人慶祝勝利

國家陷入混亂之際,莫拉萊斯突然請辭形成了權力真空。玻利維亞軍方11日發表聲明說,將保護必要的公用事業。在8日發生騷亂後多半留在營區或加入抗議行動的警察,11日也回到街上執勤。

美洲國家組織發出“和平與遵守法治”的呼聲,呼籲玻利維亞國會召開“緊急會議”,任命新的選舉官員,確保新的選舉進程。

根據玻國憲法,總統副總統若均無法履行職務時,由參議院主席與眾議院議長依序代理,但兩院議長也都已請辭。參議院副議長阿涅茲表示將帶領國家重新舉行大選。

拉丁美洲不斷左、右掙扎

莫拉萊斯是玻利維亞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統,是拉美左派的標誌性人物,也是二十多年前拉丁美洲“ 粉紅潮 ”的最後倖存者。

玻利維亞發生了什麼?

二十世紀末,以委內瑞拉查韋斯為代表的拉美左派勢力抬頭。2006年,有11個拉丁美洲國家舉行總統大選,左派與中左派政黨紛紛勝出,左派在拉美呼風喚雨。

今天,拉美左派勢力凋零。委內瑞拉前領導人查韋斯於2013年去世,其接班人馬杜羅治理下的委內瑞拉瀕臨破產邊緣。尼加拉瓜高壓統治日益惡化,該國總統奧爾特加用暴力回應民眾對其高壓統治的抗議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今年,厄瓜多爾、智利和秘魯等國都紛紛遇到麻煩,並且都出現了類似的場面:總統的身邊簇擁著軍人——這讓人想起拉美國家曾經軍人當道的歷史。

也許是歷史的宿命,拉美國家一直處在鐘擺式運動之中,在烏托邦的迷宮中,拉丁美洲不斷左、右掙扎……(END)


文|Jen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