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了退休年齡,你還願意繼續上班嗎?

看小家說大家


前不久,某公司有一批男中層年滿或接近55週歲、女中層接近50歲,按照規定,單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和本人意願申請延遲退二線,最多可以延遲兩年。

大多數男中層和女中層都希望單位申請延遲退二線,只有男老張年滿55週歲、女老孫年滿50週歲,自願退二線,回家玩去了。

很多人不理解,延遲二年,不用幹太多活,就可以多拿十萬元以上薪酬,為何放棄呢?所以,回答這個問題“退休後還願意工作嗎”,答案是因人而異的。

退休後是否願意工作,取決於:經濟條件、身體條件、待遇條件、事業心、心情等原因。

第一,先分析男老張和女老劉的心態吧。

男老張年滿55歲,中層正職,喜歡跑馬拉松,身體壯如牛。如果延遲兩年到57歲退二線,可以多掙十多萬元,為何放棄回家了呢?很簡單。老張不差錢,北京有三套房,不在乎這點小錢。主要原因是,老張以為自己能提副總,但因為年齡原因,讓位給年輕中層,感覺丟人,一賭氣就退二線回家了,到處遊山玩水,樂得自在。

女老劉年滿50週歲,保養得很好,養尊處優,精力充沛,為何也不願意再工作了呢?很簡單,她女兒留學莓國,可能想移居。她家不差錢,乾脆早一點退二線,去莓國陪女兒去了。

第二,退休後再就業,主要還是因為缺錢,經濟壓力大,想增加收入。

有錢人,經常大喊:我30歲前要實現財務自由,我40歲之前就要“退休”,等等。提前都是,擁有足夠的財富,才能“退休”。

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缺錢,而不得不退休後繼續工作。比如,單位有些老職工,退休金並不高,普通職工退休的才四五千元,中層退休的一萬元。老職工都求單位,返聘他們,找點活幹。

有技術專長的,單位返聘為所謂的專家,每月還能多賺一兩萬。沒有技術,也沒有本事的,就承攬一下食堂、門衛、理貨、後勤等工作,每月給發了一兩千、兩三千元。加上退休金,每月能賺五六千元甚至七八千元,比在職的員工收入還高,回家腰板很直。

退休金高的,家裡積蓄高的,很多中層,尤其是高管,退休後,除非返聘當個合資企業總經理什麼的,人家不差錢,也不願意受那個委屈,回家抱孫子去了。

第三,退休後繼續找事做,還有一類是貪戀權力、熱愛工作、沒有愛好的人。

我們單位原來的總經理,一輩子最大愛好就是主事兒,迷戀權力。退休後,讓接替他的副手,給安排到合資企業當董事長去了。沒辦法,一天不管人,一天不吆五喝六,就跟丟了魂一樣。

我們單位副總,天生工作狂,只有工作才能讓他找到樂趣,他不是迷戀權力,而是迷戀技術。他負責技術研發,每天鑽到實驗室裡。退休後,領導返聘他為專家,每月2-3萬,就是抓技術、帶徒弟和技術把關。

我們單位老劉,啥也不迷戀,就是沒愛好,悶葫蘆一個,回家,老伴煩,乾脆找了一個看大門的活計,一個月才1500元,他樂呵呵去看大門,反正是百無聊賴,還不如看大門呢。

第四,有一類人,身體好,有能力,巴不得早退休,煥發事業第二春。

我們單位老趙,事業上一直鬱郁不得志,但是他特別喜歡寫作,自媒體玩得挺好。他沒有到60歲,就申請了“病退”,全職回家搞自媒體去了。據說,收入已經破百萬。他沒事就到單位吹牛,就是想“報復”單位,你們不用我,我更加成功。


職場火鍋


我今年55歲,高級教師一個,符合延遲退休條件,單位人員超編,上級主管部門沒有批准。

退休後我喜歡繼續上班。原因有:

上班首先能讓人心理保持年輕。人是群居動物,單位各種年齡段的同事在一起,每天緊張工作,合作交流,累並快樂著。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感覺生活有支撐,和社會不脫節,人的內心和時代合拍共振。而退休後接觸的大都是退休的人,年齡大,視野窄,尤其是女性將自己生活的圈子鎖定在柴米油鹽上,整天婆婆媽媽,看孩子,做家務,跳廣場舞,不學習將自己早早變成老人一個。

上班能讓自己經濟上更寬裕。現在人的壽命增長了,55歲還不老,經驗豐富,有專注於事業的精力,有一份工作收入會更多,生活質量很更高。每當看見有些大媽買東西和小商販死命搞價,為了幾角錢的差價不惜費時耗力到更遠的市場買菜,穿著廉價的衣服就覺得,經濟基礎對一個人生活的質量有多麼重要。

當然,如果退休後身體不好,或者家裡長幼需要照顧,或者自己有其他的愛好,不工作也沒有什麼可以非議的。退休工作不工作視自己情況而定,關鍵是生活有寄託,心情愉悅過每一天,讓周圍的人覺得和自己在一起值就行了。


悠然雪兒飄


如果在今年之前來回答,我會毫不猶豫說:‘’到了退休年齡,絕對不上班該好好休息了“。而今年在和一個年近80歲的老年家一起工作,一下子讓我轉變了曾經的想法。

老人家年輕時在公司是技術人員,後來一直在企業裡工作,從基層到中層,再到高層,直到達退休年齡,後來老人家退下來後就在公司擔任顧問,就這樣一干就是10多年。也許是緣分,今年在公司籌建新廠時,我與老人家第一次共同為同一個目標工作。老人家在工作過程中,甚至和年輕人一樣,無論是搞安裝還是搞設計,無論是搬運還是寫作,沒有哪一樣稍遜於年輕人。記得,曾經和老人家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出於年輕人的考慮,我對老人家的工作節奏處於有點輕視的狀態,認為老人家無非就是指揮一下,其他沒有什麼作用。但事實上,卻發現與我的想法相反,使我不得不仰視老人家。有一次,我閒的時候問老人家,為何不在家享清福,而是還要繼續上班?老人家說:”其實退休後也休息過一段時間,後來才發現太過無聊,工作了一輩子,早已習慣了寫寫畫畫,停不下來了,而通過這麼多年顧問工作,用用腦,動動手,整個人倒是變得精神了,充實了,要不還活不到現在呢?說完哈哈笑了幾聲。聽完老人家的話,我不由得感嘆自己能不能做到這一步,雲淡風輕,也許是老爺子工作的最後一站,但不管怎麼樣,這種工作的精神卻讓人感動和佩服。

再還沒有碰到老爺子的時候,我回顧自己的辛酸工作經歷,然後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在退休之後,一定要好好旅遊一圈,哪怕在旅途中歸於塵土,好不容易休息了,何不休息個痛快。但事實上有多少人能按照自己的目標前行,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卻很骨幹,無論是什麼理由,沒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孩子,放下孫子,放下家,然後好好休息的。那麼換言之,與其老年被家庭瑣事所牽絆,倒不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些事情,上上班,發揮下餘熱,讓人生不留遺憾,還能長命百歲。

總之,人老心不老,讓年輕的心隨著生命的消逝而永垂不朽。

奮鬥的小強2018專注於職場疑惑解答,歡迎大家關注!


奮鬥的小強2018


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本人作為一名工作了7年的公務員,在此說一說體制內那些提前退休、正常退休、延遲退休的分別是哪些人。

一、有的人熱愛工作,上班能夠讓他快樂。

注意,我不是在開玩笑,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人。

我是一名航運系統的公務員,由於工作性質原因,我們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要有人值班,防止應急突發狀況。

我有一位領導,每次值班從無怨言,而且精神煥發。他說他喜歡水上工作,每一次去船上巡航他都神采飛揚。過年放假7天,大家都想在家多待幾天,而他卻在船上住了5天!

他沒有其它愛好,下班之後也經常思考工作的事。他常開玩笑地說:以後真怕自己退休後老年痴呆,因為除了工作,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

這樣的人,很難界定到底是幸福還是悲哀。但是確定的一點是,他熱愛工作,不可能提前退休,甚至如果可以,他肯定主動申請延期退休!

二、有的人痴迷權力,不可能提前退休。



很多單位的一把手,退休之後便會像洩了氣的氣球,白髮瘋長,精氣神變得很差,甚至有一部分會得老年痴呆。

因為他們習慣了權力帶來的快感。在退休前,只要出門,就是前呼後擁。他們是各種社交場合的焦點,拍馬屁的,請客吃飯的,送禮的,一個個想盡辦法接近他們。

他們習慣了那種人前風光的虛榮,便很難適應退休之後的冷清。

這種人,會想盡辦法把權力緊緊攥在手中,一直到退休的那一天。

他們很清楚的知道:離開權力,他們就是一個普通人。

三、有的人兩袖清風,提前退休,享受生活。

體制內還有一種人,他們看淡了權力和金錢,廣泛地培養興趣愛好。釣魚、養花、旅遊,他們熱愛生活,樂衷於感受生活的美。

人們都說:中國人,年輕的時候有身體,沒時間。老年的時候,有時間,沒身體。

於是,有一部分人,趁著身體還硬朗辦理了提前退休,決定去做一些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而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依舊可以活的“很年輕”。

網紅大爺王德順,近六十歲了才踏入健身房,七十多歲了才開始鍛鍊腹肌,七十九歲才正式踏上T臺,現在80多歲的王大爺身材依舊均勻挺拔,王大爺依然每天堅持去健身房鍛鍊兩個小時。



世界那麼大,老年人也想看看。他們操勞了大半輩子,也應該出去看看了。提前退休,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闊海在路上


如果是讓我回答的話,我的回答是我還願意,但可能不是你們理解的上班,上班說白了就是工作的一種,所以我會繼續工作。


目前我個人在北京生活,如果不來北京,不見見外面的世界,我可能會回答,我不會,但是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後,我的世界觀也發生了變化。


以我現在的單位來講,從20歲左右到將近90歲左右的人,我都見過。


90歲以為著什麼?我想各位都清楚,當然我說不是在職的人,我指的這些人都是我們單位的理事,他們雖然不再單位,但是平常依舊奉獻自己的學識,具體名字就不再提了,他們都是知名的學者,在業界備受尊重。


除此之外,我也結交了將近80歲的一位留美的華裔,她是一位藝術家。雖然年齡快80,但是依舊奔走在全球,她還曾被福特頒佈過改變世界領袖金獎,也是唯一的華人獲獎者,和她的交流中,值得是受益匪淺,她經手的藝術項目,幫助可能幾十萬人受益,從貧困地區變成繁榮的社區,對於藝術能夠用到用藝術行醫,這是我敬佩的原因之一。


還有香港也認識一位60歲多的女性,她也是藝術家,做病房藝術陪伴。


還認識臺灣的將近60歲的一位學者,他也是常年奔走全球做公益事業。


還認識很多的年輕人,他們都是終身學習者,還有終身工作者,和他們的交流中,我明白了,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簡單的成全自己,也更多是成全別人,所以他們都很幸福。


他們在自己的行動中,建立了與別人之間的共同體,並做到了他者貢獻,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所以回答上面的問題,我肯定上班,當然是換種上班的方式,終身學習、終身工作。


我想這是新一代年輕人更多人的選擇,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但是有一點不會變的是,幸福就是你所被需要的,老了並不代表會沒用。而很多人提到的老無所依,其實很多程度都是老人自己選擇的,當他心態換一種的話,或許很多人都會有所依,豁達很難做,但是經歷過新教育和更多新思維的我們,不應該在侷限於傳統的養老。


以上是我的回答。謝謝


習慣學院


如果是我,我願意繼續上班。

首先身體允許

<strong>我身體平時還算注意保養,無論從體力還是精力都算不錯,目前工作勞動強度不算太大,自己感覺可以幹到60歲以後。當然隨著年紀的增加,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身體機能衰退的問題,但如果不是什麼大病大災,我覺得還可以繼續為社會做些貢獻,呵呵,其實也沒這樣高大上,主要是想趁著身體還行,都賺幾年錢,現在經濟不景氣,家庭開銷又大,能多賺一塊是一塊。

其次是閒不住

我屬於那種閒不住的人,平時放假在家,尤其是休長假的時候,最多三天,我就會覺得呆得難受,總想找點事情做,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同樣的感受,經常處於快節奏的工作狀態,一旦切換到慢節奏的生活狀態,會很難適應。另外,工作中也有很多樂趣,只要工作與生活能夠平衡好,雙重都快樂又有誰不喜歡呢?

最後真的怕老來孤單

我見過很多的職場前輩,離休後斌閒在家,孤孤單單,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各有各的工作與生活,而自己卻只能面對冷冷清清的屋子,有業務愛好的還好,沒有業務愛好的可不只能在家待著,那種孤獨的滋味很不好受。很多人會責怪自己的父母為什麼會相信那些買保健品的人,會被忽悠花掉自己的積蓄買回一大堆沒用的東西,可你不知道的是,很多保健品推銷人員都是利用陪老人聊天的方式來獲得老人信任的,有些老人甚至知道保健品騙人,也會掏錢購買,是因為想讓推銷員能多過來陪陪自己,你別不相信,我鄰居的阿姨就是這樣的,前前後後花了小一百萬,就是因為跟她對接推銷保健品的小姑娘每天都能過來陪她聊天,和她一起吃飯。想想,挺讓人心酸的。

退休是一種新的生活,你可以選擇你自己喜歡的生活狀態,工作也可以成為一種享受。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示。


子啡漁


這個得看情況了。我相信,到了退休年齡,絕大部分人不會選擇在原單位繼續上班,但是未必不會去其他單位繼續工作。


我公公婆婆都退休5年多了,之前在一個國企煤礦上班,退休兩個人每個月有五六千的退休工資,在一個小縣城裡生活是綽綽有餘的。公公喜歡釣魚,婆婆除了打麻將沒有別的愛好。退休後在家呆了幾個月就忍受不了,出去找工作了,前後在殯葬一條龍、麻將館、餐館、茶館等工作過,現在在一戶人家當“保姆”,幫年邁老人做飯。

為什麼婆婆總是閒不住呢?按理說,他們這一代人從動盪不安的60年代走過來,年輕的時候吃了不少苦,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應該好好享受生活才是。為何還要繼續勞動呢?

有三個原因:一是父母輩接受的思想理念是“勤勞致富”,他們一輩子都在辛勤勞動,這成了他們習慣;二是他們的人生大多在為了解決溫飽而努力,根本談不上什麼興趣培養(不過我公公就有釣魚的愛好,所以退休後換各種地方去釣魚,婆婆給找的工作,做幾天就不幹了);三是他們也需要社交,需要刷存在感,讓工作充實自己的生活,否則會感到精神空虛。


但現在的上班族大多羨慕退休後的生活,在中國的職場壓力真的太大了,每個人在工作上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都太多,甚至透支身體健康。

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真的談不上“熱愛“,也跟理想無關,工作的目的大多為了掙錢,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份工作自己不得不小心翼翼、全力以赴,內心實則是被動的、排斥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所以一旦到了退休年齡,我們一定會歡欣鼓舞地離開。

但是離開以後會做什麼呢?可能會去學習自己曾經想學的東西,可能會參加某些民間組織、協會,也有可能會重新找一份相對輕鬆的、自己能夠輕鬆駕馭的工作,但這種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心態是放鬆的,不擔心被炒魷魚、不擔心被扣績效,隨時想離開就離開,心情非常愉快。


小柒我現在才31歲,但是我也期待退休後的日子。加入我退休了,我會去學習花藝,然後從事一份相關的工作。還會堅持寫作,記錄自己的生活。每年要出去旅行2個月,只跟老公一起過二人世界,哇,太幸福!

不過那樣的幸福太遙遠了,我們不能總把幸福安放在未來的期待裡,而要把每一天都過的開心,才不辜負投胎為人走這一朝。

加油吧,筒子們!


瓶小柒


如果有人要我,我當然願意上班。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2個真實的案例:

1、我們單位返聘了兩個老同志,每月到手4k多

羽毛所在的單位,屬於基層單位,人少事多,平時總是忙忙碌碌,加上最近幾年工作越來越忙,所以人手也越來越緊張。

上級文件精神,支持基層單位返聘一些有經驗,能獨立工作的老同志,所以,我們單位就聘了2個。

先說一下這2位老同志的工作狀態:每天按時上班,因為可以在單位食堂吃豐盛的早餐,下午基本從沒見過他們按時下班過,基本都是提前一個多小時就走了。平時在辦公室事情也不多,畢竟年紀大了,領導也不會讓他們多幹什麼。

他們的工作也多是沒什麼責任的活,幹得好與不好也沒人說他們,一個月除了退休金,還有4k多的額外收入,不要太舒服呢!

2、羽毛的姥姥,退休後無事可做,整天胡思亂想

羽毛的姥姥退休前在企業工作,到了50歲就退休了,當時,她身體狀況不錯,還有會計證書,也有一些小企業想讓她去幫忙。但是,她不想工作,只想在家待著,一呆就是30年,這30年間,總是和家裡人不高興,因為她性格敏感,又無事可做,導致她總是胡思亂想,對家人很是挑剔。

這些年間,我開導她要多出去進行人際交往,哪怕跳跳廣場舞也好,但她覺得沒意思,什麼都不想做,最多有時實在無聊做做手工,剩下的時間就是打牌和別人閒話家常,吐槽自己老頭和兒女不好。

現在,羽毛的姥姥看上去比同齡人還要老一些,關鍵是她總也不開心,凡事都愛往不好的方面想,很悲觀,很抑鬱。

所以,羽毛想說的是,人千萬不能讓自己太閒,一旦人閒下來就容易生是非。如果可能,一定要養成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哪怕退休後不去上班賺錢,有興趣愛好的人也要輕鬆快樂一點。


李羽毛兒


到了退休年齡,我是不願意繼續上班的,但是我願意繼續幹活。


之前和朋友吃飯吹水的時候,互相在哀嘆:還有40年才退休!40年!人生有多少個40年!

講著講著,大家都要哭起來了——上班是這麼漫長,退休的日子是這麼遙遙無期。

苦水是這樣吐的,但是喝完酒回家,睡醒,還是打起精神,振作去上班,人人如此。


又有,每次出去長途旅行,都有一種感覺——還不如回去上班,太累了!比上班還累!更多休產假的媽媽同事,這種體會更深。

上班辛苦,但是比上班辛苦的事情更多了!我們還是更願意選上班!


從上面這些人人都有體會的事情來看,其實我們並沒有我們想象的、以為的,那麼不想上班!甚至,有時候我們更喜歡上班的時候——不用面對家務孩子,甚至還能和同事講八卦、講講最新出的鞋子包包,以舒緩舒緩精神壓力!


所以,你要是問我退休以後,我還願意不願意上班,我還是願意的,但是我願意的是那種吧,工作強度不大,上班時間自由,更是能選擇到自己喜歡的領域的工作,一般來講,公益工作算是不錯的選擇。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邁入了人口老齡化,這樣必然驅使退休年齡不斷地往後推移。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社會,提供自己剩餘的勞動力。

之前去臺灣旅行,就很詫異,為什麼在地鐵、圖書館、博物館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頭髮花白的伯伯,後來得知,他們是被返聘的。一方面,臺灣確實缺少年富力強的年輕人去維護支持公共設施和服務,另外臺灣的年輕人也不願意去做這些“難度低,沒有前景”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則是那些年老的伯伯,覺得自己應該發揮餘熱,遛鳥看報紙當然自在,但是為上下班地鐵疏導人流,讓社會覺得自己“有用”,使得他們心裡面更加自在。


每一個都有一份自我認同感,很大程度上,我們的自我認同感,是通過他人去“實現”和“感受”的。我們通過上班,去工作,去與人交流,能獲得更多的歸屬感,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些,我們應該儘早明白,而不要等到退休了,恍然偌失,找不到心裡的缺口在哪裡。


獵頭小關聊職場


我還沒有到退休的年齡,但是我已經經歷過類似這樣的選擇了。

上大學時,整天悶在學校,看到社會上人的自由自在,心裡有著馬上畢業到社會上去闖一闖的強烈慾望。等到畢業後面對社會的複雜和生活的壓力,開始經常懷念校園生活的美好,幻想還能回到學校。

工作也是如此,處在工作崗位上,整天忙忙碌碌,受到各種約束,期待退休的那天逃離這種狀態。但是真正退休之後,退休的新鮮勁過了之後,生活走向波瀾不驚,感覺與社會脫離,又想著能回到工作崗位。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退休之後,很享受退休後的生活,日子比以前過得豐富多彩,對於過去,更願意讓它成為回憶。這一切看起來都顯得符合正常規律。

那麼對於退休後還想繼續上班的人,他們是怎麼想的呢?

一是考慮退休之後收入問題,還想繼續工作。很多人退休之後面臨著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支出與收入的問題,退休之後,收入一般是較大幅度減少,而支出可能還維持不變,甚至增加,為了能夠滿足支出需求,很多人還是選擇繼續工作,來獲取一定收入。

二是考慮到退休之後生活單調,還想繼續工作。不管你退休之後有旅遊計劃、上老年大學計劃還是帶孫子孫女計劃,長時間之後,感覺生活還是平淡無奇,讓人覺得乏位,不比之前在工作崗位上,雖然忙忙碌碌,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充實。為了繼續自己充實的生活狀態,很多人選擇繼續工作。

三是考慮到自己對於職業的熱愛,還是選擇繼續工作。我同事爸爸就是這樣,從事教學工作四十多年,在其退休之後,請求學校返聘他,不管待遇如何,只要能讓他還能經常與學生接觸就可以了。不能否定有很多人是有自己的職業愛好,這種愛好一直持續,激勵著他們不斷進步。

綜上,退休之後還願意繼續上班的大有人在,而繼續選擇上班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都是出於生活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