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將會是長沙房地產的“品質災荒元年”嗎?

明年,將會是長沙房地產的“品質災荒元年”嗎?

眾所周知,如今的我們正處於一個限價的時代。限價保障了房價的平穩,不會過快的上漲,也讓購房者在買房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理性的思考。但是隨著限價政策實施的這兩年來,我們會發現,樓盤品質急劇下降,樓市維權愈演愈烈,這讓我們開始不禁思考:限價,對於長沙而言,究竟帶來的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明年,將會是長沙房地產的“品質災荒元年”嗎?

  首先,我們要回顧一下限價政策由來。

  2016年,全國樓市迎來普漲。長沙也加入了此次普漲的隊列之中。

  那一年,長沙住宅成交量大漲,房價也隨之上漲,樓市供不應求的局面持續擴大,當時樓市庫存僅剩3個月,為歷史以來新低。

  那一年,眼看著曾經三四千的房價一躍跳上了6字頭、7字頭。

  那一年,梅溪湖的地價都要高過了房價。梅溪湖B39地塊,114輪競價,樓面價9240.8元/㎡。

  ……

  在經歷了狂歡之後,2017年,樓市開始迎來了“調控”元年,為了保障樓市健康平穩發展,防止房價起伏過大,3.18新政、5.20新政、9.23新政一系列政策接連出臺,一年之間,長沙樓市便套上了“五限”的枷鎖,限價也開始成為了長沙樓市的一大熱議話題。

  但是話又說回來,雖然說長沙也加入了2016年樓市全國普漲的隊列之中,但是本身起點就很低,並沒有跟上全國的節奏。另一方面,限房價競地價政策實施,政府對於住宅價格的監製把控的“死死的”。長沙因此成為了全國樓市的“房價窪地”。再加上當時二手房價格與新房價格的剪刀差,巨大的利潤之下,長沙新房的成交量再次迎來一個高峰值。這一年限價下的長沙樓市似乎成為了購房者的狂歡。

明年,將會是長沙房地產的“品質災荒元年”嗎?

  世道總有輪迴。開發商也不是“吃素”的,虧本的生意自然不會有人做。對於開發商而言,土地和人工成本基本上是規定死了無法再從中擠出多的利益,只能從材料成本中來想辦法。壓縮房屋品質似乎成為了獲利“必要”的途徑。但單獨從毛坯而言,材料成本可壓縮的利潤仍然有限,於是精裝修也成為了一大手段。2017年-2018年,長沙湧現多個精裝修樓盤。平均2000-2500元/平的精裝價格並不算低,購房者的購房成本也因此更高。

  秉承著一分錢一分貨的理念,本以為高價就應該有高品質的產品,然而事實卻在不斷打臉。2019年,部分樓盤集中交付,開裂漏水、材料劣質、裝修價不配質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開始出現。不僅僅是精裝房,連毛坯房質量問題出現的頻率也開始變高。開始有人說,如今100萬買的房子品質還比不上之前60萬的房子。也有人說,限價政策下開發商正在慢慢變壞,他們在出賣自己的節操,沒有社會道德。

  事實上,開發商也是趕鴨子上架。很多情況下,開發商並不是不想做出好的品質,而是生存的無可奈何。我們如果去到別的房價較高的城市比如廣州,就會發現在廣州一個不知名的小開發商開發的小區裡面的園林、景觀以及質量可能都會比在長沙某品牌房企開發的小區要強很多。因為長沙的房價擺在這,為了保障利潤率,只能壓縮房子的品質。要想活下去,就必須要不斷地去盈利,這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明年,將會是長沙房地產的“品質災荒元年”嗎?

  活下去+限價,逼著開發商在一步步“變壞”,同時也間接導致了房屋品質的變差。相信很多人也意識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像長沙這樣一個發展迅速、新一線等級的城市,卻很難找出品質過硬的樓盤。從始至終,長沙缺的不是便宜的房子,而是好的房子。房價低,是長沙的一大優勢,但同時也是一個缺點,因為它阻礙了長沙樓盤品質發展的腳步。

  限價,本身沒有錯。它對於規範樓市平穩健康發展是有利的,如果沒有限價政策,任由樓市發展,遲早有一天樓市泡沫會破滅。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限價讓整個樓市的住宅品質在走倒退的路。因此,我們不禁要問一句:限價,究竟給長沙帶來了好消息還是壞消息?2020年、2021年,隨著大批限價房的交付,明年,將會是長沙房地產的品質災荒元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