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店賣甘蔗吃力不討好,怎樣才是賣甘蔗的正確姿勢

水果店賣甘蔗吃力不討好,怎樣才是賣甘蔗的正確姿勢

冬天是吃甘蔗的季節,汁多清甜、價格適中的甘蔗是冬季代表性的應季水果品項。從顧客的角度來說,冬日裡吃甘蔗對身體益處較多,所以市場需求較大;從門店角度來看,甘蔗售賣大都需要現場去皮,顧客購買後往往會在旁等候,整體氛圍感較強,起到了聚集人氣,增加了門店其他商品銷售機會的積極促進作用。綜合來看,甘蔗是門店冬季活躍賣場氛圍的必選商品。具體操作如下:


轉換售賣地點

如果門店陳列空間有限,佈局緊湊,整根的甘蔗確實不適合在水果店內售賣,我們不妨換個思路,安排在店外,轉換一下售賣的位置,這樣一來既可以放大甘蔗引流吸引客流的長處,又避開了甘蔗室內售賣的尷尬,可謂一舉兩得。有的門店採用這個方法,在店門口現場售賣甘蔗,同時提供現場去皮服務,這樣操作後,水果店門店經常聚集著購買甘蔗的顧客,我們的顧客習慣於熱鬧的購買氛圍,購買、圍觀的人越多,越能激發顧客更強烈的參與感,售賣人員也能更好地把控售賣節奏。在提升了甘蔗銷售氛圍的同時,也為門店帶動了更多的客流,甘蔗銷售場景受侷限、銷售現場混亂的現象也得到了改善。

水果店賣甘蔗吃力不討好,怎樣才是賣甘蔗的正確姿勢

化整為零

整根甘蔗由於長度過長不易於在室內陳列,佔用了很多空間,不妨將甘蔗切成一段一段的,捆紮起來按份售賣。不但節省陳列空間,陳列起來也更加方便了,更利於消費者的挑選。另外,可以根據主要客群的需求,選擇切段後為甘蔗去皮或者保留甘蔗皮。有條件的門店還可以將去皮的甘蔗肉切成方便入口的甘蔗果切,塑封后售賣。每份的重量在一斤到一斤半,甘蔗加工成甘蔗肉,不僅豐富了品項,也為顧客多了一份選擇。站在顧客的立場上看,儘管售價上略微有所提高,也更願意購買方便食用的切成段的甘蔗。

水果店賣甘蔗吃力不討好,怎樣才是賣甘蔗的正確姿勢

A進B出

如果把水果比作一個人,商品的外形猶如人的外在裝飾,影響著與人接觸的最初觀感,良好的初印象取決於商品的外在裝飾。甘蔗也是這樣,整根甘蔗看起來像是不加修飾的素顏,門店需要做的就是為其略施粉黛,適當包裝改造,比如開發甘蔗榨汁、甘蔗果切和含有甘蔗汁的飲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進B出。

其中,甘蔗榨汁操作重點要體現出商品的新鮮,現場榨汁更能取得顧客的信任感。甘蔗果切前文有提到過,可以與店內其他水果果切一起陳列,也可以與甘蔗段陳列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甘蔗果切的新鮮感和衛生,打消消費者的顧慮。推薦現場包盒、塑封等。含有甘蔗汁的飲品,可以選取操作簡單、目前比較熱銷的飲品,如青提甘蔗汁、甘蔗馬蹄露、甘蔗+金桔、甘蔗+雪梨等。

水果店賣甘蔗吃力不討好,怎樣才是賣甘蔗的正確姿勢

從門店的角度來說,A進B出的商品毛利空間更大一些,以最簡單的甘蔗汁來說,目前整根甘蔗的售價在18元/根(有地區差異),每根甘蔗可以加工出至少5杯的甘蔗汁,而每杯的甘蔗馬蹄露市場價就在18元每杯,足以可見其毛利巨大。

水果營銷中需要足夠的靈活性,包括對不同商品的差異化操作,也有對一支單品的多樣化操作。比如甘蔗,要選擇適合門店的售賣方式,激發應季商品的真實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