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不知道你親眼見過鯨魚沒有。我在海洋世界看過鯨魚的表演。有的動物可愛,有的動物兇猛,而鯨魚給我的感覺跟別的動物完全不一樣。鯨魚的身體那麼大,曲線那麼美,姿態又是那麼優雅。鯨魚游來游去,有時候還活潑地向觀眾拍打水花。可是我坐在那裡,感覺它們好像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有如神明一般。

廣義相對論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大,而且優雅。

廣義相對論是一個美麗的理論。

牛頓的引力公式過於直白,沒有內涵。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廣義相對論主導的宇宙裡。廣義相對論的數學特別難,思想卻是簡單的,只是非常深刻。想想它的來龍去脈,它意味著什麼,它能推演出什麼東西,其樂無窮。

咱們還是先來一點鋪墊。講狹義相對論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愛因斯坦喜歡給你設定一兩條最簡單的原理,然後不管推導出來什麼怪異的結論你都得接受。廣義相對論也是這樣。

1.廣義·相對性原理

狹義相對論的緣起是一個危機。物理學家搞不清楚光速到底是相對於誰的。一個問題等了18年,等愛因斯坦長大了,才給解決。但是廣義相對論可不是這麼來的。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自己提出來要乾的事兒。

1905年,剛剛發表了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就已經開始思考廣義相對論,用了十年才最終完成。那他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狹義相對論的出發點是“相對性原理”:一切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的座標系下,物理定律都是一樣的。

現在愛因斯坦想的就是,為什麼非得限制成“勻速直線運動”呢?為什麼*加速*運動就不行呢?物理學中的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所謂“加速運動”,就包括了像圓周運動、拐彎、變速等等各種運動。有了一個加速度,就可以描寫所有“瞬時的運動”了。

所以愛因斯坦說,我能不能把相對性原理再推廣一下,改成 —— 在所有的座標系下,物理定律都是一樣的。

這就叫“廣義的相對性原理”。這個思路很有哲學味道,但是它蘊含著顛覆性的新物理學。

當時並沒有人給愛因斯坦提這個需求,那時候別的物理學家都還在消化狹義相對論。

但是,我想你容易理解愛因斯坦這個思路。這就好比說我已經統一了中國,那我下一步是不是應該征服全世界呢?其實,當時世界人民並沒有表現出想被你征服的強烈願望,是愛因斯坦自己非得這麼幹。

為此,愛因斯坦必須弄清楚“引力”。

2.加速和有引力

讓愛因斯坦取得突破的首先是這麼一個思想實驗。想象你站在一個像電梯一樣的長方形的封閉飛船裡。在你腳下有個火箭,給你提供一個推力,讓你一直向上加速運動。

你可以想象這種運動跟勻速直線運動截然不同。在勻速直線運動裡你是自由的,但是加速運動裡你會感到一個力。我們坐車的時候都有過這種感覺,車一加速,你會有一個推背感。

那麼愛因斯坦就問,我在飛船上做加速運動的時候,感受到火箭的推力,這種感覺,和我站在地面感受到地球的引力,有什麼區別嗎?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地球引力給我們的感覺是實實在在的。你站立的時間長了會覺得累,就算躺在床上,後背也會有一個壓力。可是在飛船上也是這樣,加速會給你一個推力的感覺。

在地面,如果我讓一個小球自然下落,它在引力作用下會越落越快,加速衝向地面。可是我在火箭裡也是這樣 —— 我放開小球,小球就自由了,但是火箭在往上走,火箭的地板會加速衝向小球:在我看來,這完全等同於小球加速衝向地面。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一個是加速向上的火箭裡,一個是站在地面靜止。牛頓會認為這完全是兩回事,運動狀態不一樣,受力情況也不一樣,前者你只受到火箭的推力,後者你同時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地面的推力。

但是愛因斯坦說,我在飛船內部做實驗,明明觀測不到任何區別。

3.自由落體和沒有引力

我們再看一個思想實驗。愛因斯坦想的原始版本是,想象你在一個電梯裡,電梯突然間失控,以自由落體的形式往下墜落,你想想那是一個什麼感覺。

答案是你會感到“失重”。當然電梯這個想象有點不吉利,咱們換一個對現代人來說更直觀的場景。太空的空間站,繞著地球在做圓周運動,其實跟墜落的電梯一樣,都是自由落體。只不過空間站有個很高的水平速度,它不會真的掉下來。

自由落體運動中的物體處在失重狀態。我們看宇航員就是失重的,他們可以在空間站裡漂浮,他們不分上和下。他們如果把水滴放在空中,水滴不但不會下落,而且還呈現一個完美的球形。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這給了很多觀眾一個誤解,以為是太空沒有引力。其實空間站的高度跟地球半徑相比不算什麼,太空的引力並不比地面低多少。你在太空之所以感覺不到引力,是因為你是在做自由落體運動!

宇航員繞著地球轉也好,電梯從高層掉落也好,它們都是自由落體,都會失重,也都是“加速運動”。別忘了,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圓周運動的速度大小可以不變,但是方向一直在變,它跟勻速直線運動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圓周運動也是一種加速運動。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好,那愛因斯坦問,這種運動中的失重感,跟我在一個遠離一切星球、做一個完全不受外力影響的勻速直線運動,有什麼區別嗎?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牛頓會說當然有區別!前者是引力作用下的加速運動,後者是沒有外力時的勻速直線運動!

但是愛因斯坦說,我身處那樣的環境,不管做什麼實驗,都無法發現兩者的區別。

這就很有意思了。之所以沒區別,這裡邊蘊含著一個你想不到,但是在物理學家看來是極其怪異的事實。

4.巧合

咱們先想想這個問題:為什麼自由落體明明是個加速運動,可是愛因斯坦卻說它跟勻速直線運動沒區別呢?因為自由落體狀態下所有物體的加速度都是一樣的。

我們高中學過,地球上任何一個物體,無論是蘋果,桌子,還是一個胖子,他們如果從高空掉下來,所有物體的加速度都是一樣的,你可能還記得那個數字,加速度都是9.8m/s².

只有這樣,當你在空間站中把一個小球懸浮在空中的時候,它才會一直停留在你身邊,它會跟著你一起動。如果小球和你的加速度不一樣,你們兩個就會迅速分開,你就會覺察到現在不是勻速直線運動,對吧?

好,那為什麼自由落體中所有物體的加速度都一樣呢?因為地球引力對所有物體一視同仁。

那為啥會一視同仁呢?你以前學高中物理的時候是先默認了一視同仁,現在我換個講法你就發現其中的問題了。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一個物體受到力,是導致它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力 = 質量 × 加速度。受力帶來的加速度大小跟這個物體的質量有關係,對吧?這個質量,我們先稱之為“慣性質量”。

牛頓引力公式又告訴我們,每個物體感受到的地球引力的大小,也跟這個物體自身的質量成正比,對吧?這裡又有一個質量,這個質量,我們先稱之為“引力質量”。

中學老師一上來就告訴你“質量、質量” —— 可是你想過沒有,這兩個地方出現的質量,為什麼是一樣的呢?換句話說,為什麼“慣性質量”非得等於“引力質量”呢?

這是一個完全合法的疑問。慣性質量決定了力怎麼給物體帶來加速度 —— 任何形式的力都可以,電磁力帶來加速度也是用這個質量算,這裡面跟“引力”並沒有天生的關係。引力質量僅僅是引力的一個性質,決定了一個物體受到的引力大小,也就是“重量”。

我們小時候總是默認質量就是重量,越重的東西就越不容易推動,其實它們是兩回事。你想想,比如這裡有一個胖子,他的“重量”是個向下的東西;而你要推他容不容易推動,那是一個水平方向上的故事。加速度可以是任何力在任何方向的結果,引力可是隻有一個方向,那這兩者為什麼一樣呢?

說到這裡,有一個相當經典的案例,就是傳說中的比薩斜塔實驗,伽利略證明了一輕一重兩個鐵球從高處落下來是同時著地 —— 也就是說,引力給它們的加速度完全一樣:引力,很尊重小球的“慣性質量”。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伽利略當年論證為什麼兩個鐵球必須同時著地,用了一個反證法。他說如果是越重的物體落得越快,那我們可以把一個輕的鐵球和一個重的鐵球粘在一起 —— 一方面,輕的鐵球應該拖慢重的鐵球,現在的下落速度應該比重的鐵球更慢一些;可是另一方面,現在你得到了一個更重的大鐵球啊,應該下落更快才對啊?這個矛盾表明,鐵球的下落速度應該跟輕重無關。

伽利略這個論證其實站不住腳。伽利略默認了引力給加速度的時候*只看*重量 —— 或者說,引力給重量的時候*只看*它們的加速性能。可是引力憑什麼這麼幹?

慣性質量正好等於引力質量這件事,現代物理學家能給的最好解釋,是……純屬巧合。物理學家在真空中精確測量過兩個鐵球是不是同時落地,在月球上都做過這個實驗,結果都是慣性質量精確地等於引力質量。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是這樣的,但是它就是這樣的。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你馬上就能想到,這跟“光速不變”好像很像:你再想不通,也得接受。

5.愛因斯坦的斷言

廣義相對論的出發點,是愛因斯坦的一個斷言 ——

在任何局部實驗中,引力和加速運動無法區分。

這句話叫做“等效原理”,它等於就是說“慣性質量 = 引力質量”。愛因斯坦說別問為什麼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

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裡,你說你正在地面待著享受引力,我可以說你其實是在一個加速運動的火箭裡。你說你正在引力的作用下享受自由落體,我可以說你其實是處在一個不受任何引力影響的勻速直線運動中。

愛因斯坦說,只要這個房間的尺度不是超級大,你說的和我說的就沒區別。

那我們再想想,引力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站在地面上,你能切切實實感到引力的存在。可是隻要你隨便做個自由落體運動,引力對你就不存在。

一個東西如果是真實的存在,它怎麼可能在靜止座標系下看就有,在一個加速座標系下看就沒有了呢?愛因斯坦的新要求可是物理定律不管在什麼座標系下都一樣。

我們的結論就只能是,引力這個東西,其實是個幻覺。

……或者說的嚴格一點。在局部,引力根本就不存在。在大尺度範圍,引力根本就不是力……正如鯨魚不是魚。

那引力到底是什麼呢?只有愛因斯坦能提出這樣的問題,也只有愛因斯坦能回答這個問題。咱們下一講再說。

相對論8:不可思議的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