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位與標識在生產型企業倉庫管理中的重要價值

在現實的倉儲管理中,我們常常聽說有發錯料、發串料的情況發生。究其原因,我認為這其中難免有保管人員粗心大意的主觀成分,而最主要的、客觀的因素應該是貨位與標識不清。打個比方,我們指定了一個倉管員去某個貨位取貨,如果說他走錯了貨位,拿錯了東西,這完全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如果他既沒有找錯貨位,也沒有看錯標識,卻拿錯了東西,這就是管理的問題了。


同理,如果你僅僅告訴一個倉管人員,去他所管理的庫房找某一個規格型號的產品,而不告訴他該物品的貨位,那麼就應該看這位保管人員的責任心和業務水平。如果他責任心強,他即使不識貨也知道這個東西就在某個貨位等著他,因為不識貨,他在貨物落地時就會做好記錄,給這個物品做以特殊標記;技術水平高,管理上他也更是會井井有條,完全可以做到眾裡挑一,識別同種物資不同規格型號的差異,也不會拿錯。由此,不難看出貨位與標識在倉儲管理中重要性。

貨位與標識在生產型企業倉庫管理中的重要價值

貨位與標識管理是倉儲管理標準化的必然途徑

倉儲標準化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物資的貨位劃分與堆碼擺放,堆碼擺放則離不開特定的貨位。物資一旦入庫,首先要解決和明確的就是存放的貨位,貨位確定後,物資裝卸落地,才會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倒運。同樣,貨物落地必須要有明確的標識,以方便管理,達到帳、卡、物、資金的一致。到這裡,就自然離不開我們常說的“四號定位”、“五五擺放”、“三清四齊”了。

從這點看,日常管理中,之所以會發生這樣那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就在於貨位管理混亂,標識不清。反之,貨位與標識管理清晰,不但可以在日常管理中通過人工或自動數據採集和電子數據處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基於紙面的管理和相關費用,自動處理還可減少手工輸入和處理中不可避免的錯誤,倉儲管理標準化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貨位與標識管理是倉儲管理規範化的必然要求

倉儲管理規範化的基本要求應該是:貨位固定、標識統一、項目齊全、填寫規範。貨位與標識規範,即便倉管人員從來沒有見過某種物資,他只要知道如何獲取該物資的貨位,能夠認清標識,就可以準確、快速地找到相應的物資。結合現代物流裝備和信息技術,將標識管理與物資信息管理系統融合後,通過對特定應用系統簡單的操作,就可實現快速的產品信息跟蹤與追溯,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全球統一標識系統之所以能夠快速、準確的與貿易伙伴之間通過標準電子報文的方式,以最快和最準確的方式進行信息的交換,把物流供應鏈各個節點的信息聯接在一起,可跟蹤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全球統一標識系統實現了物流與信息流的統一,通過它可以對現代物流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倉儲管理規範化,首先要實現貨位與標識管理的規範化。只要我們實現了貨位與標識規範化管理,並與物資信息管理系統統一融合,產品的入庫、發放、追蹤也將變的簡單易行,再通過加強物資現場管理、堆碼擺放的標準化,倉儲管理規範化的實現就不再困難。

貨位與標識管理是倉儲管理精細化的必然結果採用自動識別技術中的條碼技術,具有數據採集速度快、準確率高、成本低廉、易於操作、標準全球統一、所標識的信息能夠適應供應鏈的特點。因此,倉儲精細化管理,我們首先要從物資的貨位劃分、指定,標識格式規範、內容填寫做起,只有貨位清楚了,標識準確了,才能進一步實現深層次管理的精細化,實現貨位和標識管理條碼化、規範化。

貨位與標識管理是倉儲管理現代化的必要手段

條碼技術的應用對於物流的意義在於物流與信息流的結合,在沒有應用條碼技術的時代,不管是人工系統還是計算機系統,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操作中出現差錯的機率非常大。如出入庫、盤點過程等。這是由於物流與信息流脫節,在生成與物流對應的信息時易於出錯造成的。條碼技術形成後,條形碼在物資管理中的應用,大大減少了出錯的可能性。而且條碼還可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唯一性,使用條碼既方便又快捷。特別是全球統一標識系統,更將企業與供應鏈連接在一起,不管你身處世界的那一個角落,利用全球統一標識系統,結合條形碼管理系統,就可以快速、準確的與貿易伙伴之間通過標準電子報文的方式,以最快和最準確的方式進行信息的交換,把物流供應鏈各個節點的信息聯接在一起,跟蹤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總而言之,在倉儲物料管理中,對商品儲存的貨架貨位,每個貨位儲存商品的品種數量、保質期等相關信息,利用條碼技術,就可對這些信息隨時進行採集處理。通過條碼技術,無論倉庫中的商品流向哪裡,只要結合商品包裝的條碼管理和出庫信息,就可自動記錄下物品的流動情況,隨時掌握庫存情況。並且條碼也可以與無線網絡相結合,如在倉儲過程中,保管員可以利用無線手持終端接受業務中心的盤點或備貨指令,並利用終端掃描條碼完成盤點或備貨工作,方便的進行實物與資金管理,輕鬆追溯某批物資的採購、出入庫情況及驗收質檢資料,簡化盤點工作。結合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和實物盤點,可以輕易獲取物資的庫存狀況、查詢物資的貨位,進行自動化庫存平衡與盈虧動態核算管理。由此可見,倉儲管理現代化,仍然離不開貨位與標識的管理。

對倉儲貨位及標識管理的幾點建議

1、統一劃定貨位。對現料場、料棚貨位進行統一規劃,重新劃分,界定劃分依據及間隔,杜絕倉管員隨意編排貨位的情況發生。對於貨物的出入庫進行嚴格的貨位管理,逐步推廣應用條碼管理技術,實現實時貨位查詢和貨位動態分配、管理,達到庫存管理的前端應用與物資收發操作的實時聯繫,把出錯率降至最低。以促進倉儲管理規範化、標準化,也便於配合電子監控警報系統實現準確預警,快速響應。

2、統一標識格式。即對物資料籤統一製作格式和所需填寫的項目內容,逐步探索將條碼引入物資標識,通過掃描商品的條形碼,實現實時查詢其存儲的貨位,同時基於庫存貨位信息分配貨位或動態定義貨位。基於出入庫商品的批量動態地分配人力、物力資源,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減少資源的浪費。以實現庫存實物管理與物資信息管理系統融合,推進實現庫存自動化盤點和精細化管理。

3、明確標識管理,商品管理條碼化。即對標識內容的填寫、維護、更換劃分責任,做到貨位規範化、管理條碼化。條碼是商品的唯一標識,現代商業管理(包括倉庫管理系統)的基礎是商品的條碼化。結合目前的物資管理信息系統,通過開發系統庫存綜合盤點功能,就可以分倉庫、分區、分貨位進行隨機抽查,也可以針對特定類抽查,定期對整個倉庫系統進行全面的盤點。

4、定期維護管理。一是對劃定後的貨位界線標識定期維護,二是對標識標牌定期維護或更新。確保實現實時貨位查詢和貨位動態分配、管理。

”貨位清則標識明,標識明則管理成”。清晰規範的貨位,顯明準確的標識,是倉儲管理的根基。隨著現代物流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和倉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將大幅提高倉儲運作與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減少現有模式中管理貨位信息的時間,提高庫存查詢和盤點精度,大大加快出、入庫單據的流轉速度,減少人、財、物的資源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