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訪瀋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誠

為瀋陽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振興保駕護航

省委政法委聯合遼寧法制報共同推出“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欄,記者與政法委書記面對面交流,傾聽政法機關的“領頭人”針對各項工作談成績、談感受、談問題、談打算。今天,記者的專訪對象是瀋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誠。

「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訪瀋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誠

瀋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誠

遼寧法制報:圍繞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瀋陽市是如何推動把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到實處的?

宋誠:《條例》出臺後,我們堅持把學習貫徹《條例》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精心組織了覆蓋全市政法系統的學習培訓活動,引導廣大幹警學深悟透《條例》精神,善於運用《條例》指導推動工作。我們通過狠抓制度執行、強化制度剛性,實現領導方式向科學、規範轉變。健全政法委員會全體會議制度,進一步規範了議事規則;嚴格落實政法機關黨組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政法委員述職、政法委派員列席政法部門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強化黨的領導權威。

「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訪瀋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誠

宋誠(左)接受遼寧法制報記者王奇專訪

遼寧法制報:不久前,省委政法委等多部門聯合出臺《關於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 推進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瀋陽市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上有哪些創新舉措?

宋誠:瀋陽市認真對標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內涵和標準,努力探索具有地區特色、務實管用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全面加強人民調解戰線建設,縱向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人民調解組織,橫向構建了覆蓋醫療、婚姻、交通等20餘個領域的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二是加快推進網格化、信息化、法治化等基礎性工作,不斷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三是健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網狀治理模式,全市形成16萬人的“盛京義勇”隊伍,今年以來已提供有價值線索協助破案594起,全市三類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0.3%。

「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訪瀋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誠

宋誠到社區調研矛盾糾紛調解工作

遼寧法制報:瀋陽市在提升政法隊伍能力素質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宋誠:近期,我們在全市政法系統開展“抓培訓,提升思想理論素養;抓比武,提升實戰業務水平;抓創新,提升服務發展能力”的“三抓三提升”系列活動,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學習和實戰鍛鍊,使政法幹警的能力素質得到全方位提升。同時,我們創建了“半月壇·半日談”政法工作創新交流機制,讓政法幹警作為研討發言的主角,圍繞推動政法工作創新暢所欲言,變“領導講”為“幹部講”,變“一人講”為“人人講”,切實掀起“頭腦風暴”,營造了自由、開放的學習交流氛圍。

遼寧法制報: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有哪些“實招”“硬招”,成績如何?

宋誠:我們通過建立完善“三長”聯席會議制度機制,加強政法部門間的協調聯動,從“大三長”的高位引領,把方向、促協同、建機制,到“小三長”的同步介入,盯案件、定標準、抓質量,切實形成了掃黑除惡的強大工作合力。強化依法打擊聯動,及時組織案件會商,統一辦案思想,提高辦案質效。強化打擊與打“傘”聯動,建立完善了紀檢監察機關與政法機關線索雙向移送反饋制度和重大案件“雙專班”機制。強化打擊與治亂聯動,組織交通、自然資源等15個市直部門,聚焦出租車運營、礦產資源等26個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

截至10月29日,全市共打掉涉黑組織6個、涉惡集團9個、涉惡團伙14個,查扣涉案資產11.9億元;查處黨員幹部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問題108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