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分四步拆掉高房價這座大山

點右上關注,給你更多的樓市信息與房價數據。

雙十一的熱鬧終於過去,銷售額也是毫無懸念的創出新高,節前高唱網上賣房的事情遠沒有日常消費品那麼引人關注,在生活必須品的一片打折聲之中無聲無息。而網上給出的所謂房價優惠也是雷聲大雨點小,估計房子也沒賣出去多少。

買房不滿意,後悔來不及,請先看“樓市實戰,買房路上12堂必修課”,記得先點右上關注,再查看。

有人說,日常生活那不是消費是生存,例如購房,購車,柴米油鹽等,除去日常生活所需後,閒錢的使用才是消費。由於房價高企,還掉房貸後所剩無幾,利用雙十一打折的機會,囤積大量的生活必須品。所以,有人認為,雙十一銷量越高,說明生活的壓力越大。對於這個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在此不做討論。不過年輕人還房貸的壓力卻是有目共睹,根據《2018年全國購房者調查報告》顯示,90後平均月供收入比為43.5%,80後為40.8%,80前人群為32%。房貸佔收入的比例這麼高,不在雙十一囤點貨怎麼行。

樓市調控,分四步拆掉高房價這座大山

從經濟發展角度看,房價收入比超過9以後對經濟發展是負向作用,根據社科院的報告目前已經超過9.3,為了經濟發展,房價不得不調。同時,為了年輕人更好的創新,為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不要終身為一套房奮鬥,高房價這座壓在年輕人身上的大山必須拆掉。所以,樓市調控的措施也是一個接一個。今年以來,全年累計出臺調控政策超過415次。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把高房價的這座大山從年輕人的頭上拆掉。破拆掉高房價這座大山,消費潛力釋放將更加有利於經濟的增長。

415次樓市調控只為拆掉高房價,我們總結了一下,總體上採取了四大步驟,每一步均見到了實效。

第一步、穩預期。房地產有著明顯的追漲殺跌情況,房價越漲越買的心理明顯。雖然現在城鎮住房已經超過了戶均1.18套,但是,在買房賺錢的心理驅使下,仍然有人加槓桿衝進樓市。所以,重磅媒體多次就樓市發文。經濟日報:靠賣地收入不可謀長遠。經濟參考報評論:高度警惕房地產市場炒作之風抬頭。經濟參考報:我國炒房慣性根深蒂固,要保持高度警惕。這一切重量級的表態均是希望大家回到房住不炒的定位上來。

樓市調控,分四步拆掉高房價這座大山

第二步、加強供給。增加商品房供應的前提是增加土地供應,所以,今年國土自然資源部明確供地的原則是按需增加,各城市根據供求關係靈活調配。根據《2019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顯示,住宅地價同比增速連續六個季度放緩,住宅地價開始出現環比下跌,第三季度下跌-0.86個百分點。

第三步、強化金融管控力度。銀保監會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嚴禁各類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不管是境內債、境外債、信託、開發貸、消費貸等。從目前執行情況來看,連不差錢的孫宏斌就在會上公開喊話放鬆按揭。有可能是降價也不好賣房了,必須增加按揭額度才有機會實現快速銷售。

第四步、持續樓市高壓政策。樓市調控政策整體上仍沒有鬆動的跡象。除個別城市因人才引進在特殊區域放鬆外,限購、限貸以及利率上浮目前仍沒有鬆動的跡象。樓市政策繼續嚴格執行,房住不炒已經為樓市發展的長期指導性方針。

下面是最近比較熱門的文章,

歡迎點右上關注後,直接查看。

銀行高管譚海鳴預測:2021-2025年房價將普跌,有四個原因

銀行兩大政策已落地,炒房的時代正式結束,有房賣不出成為常態

為什麼房價不能再漲了,這兩大事項正對家庭產生重大影響

房價沒有大降,賣房真心變難,炒房客進入焦慮期,開始用腳投票

地價降幅60%,房價會降多少。上海南京、青島北京、成都、重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