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金融科技或將迎來“高光時刻”

B2B金融科技或將迎來“高光時刻”

在安永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採納率指數》報告中,全球平均金融科技採納率為64%,而中國已超越美國、英國等國家達到87%,位居首位。

我們時常認為中國金融科技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無論是技術還是應用已處於領先地位,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B2C金融科技遙遙領先,B2B金融科技剛剛起步

過去,金融科技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改變主要集中在To C領域。互聯網金融公司誕生、零售銀行轉型、普惠金融快速發展等,都離不開金融科技支持。同時也誕生了百融雲創、同盾科技、明略科技等一批基於B2C金融科技的獨角獸企業。

相比國內,國外金融科技更廣泛的應用於B2B領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B2B金融科技公司。例如,成立於2004年的Kabbage致力於為小型企業解決資金困難,其自主開發的自動化貸款平臺,可以在線處理借貸申請,十分鐘內企業最多可獲得25萬美元資金。對於Kabbage來說,其創新主要在於拋棄傳統線下企業調研的風控方法,而是基於企業客戶常用的在線金融和商業服務賬戶信息,包括商業支票賬戶、亞馬遜、Quickbooks、PayPal、Etsy等,實現快速、智能風控。

B2B金融科技或将迎来“高光时刻”

B2B金融科技雖然不如B2C金融科技性感,但是它們未來在金融服務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在企業數量方面,中小企業數量在世界大部分國家佔比均在80%以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末,中國中小企業36.9萬戶,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97.6%。

然而,根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底,貿易應收賬款、存貨及預付賬款規模合計近110萬億元,具有龐大的融資需求。2018年,應收賬款融資需求已超過13萬億元,但只有1萬億元融資需求得以滿足。B2B金融科技將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重要突破口。

二、恰逢其時,B2B金融科技迎來“高光時刻”

為什麼B2B金融科技恰逢其時?

B2C金融科技的發展一方面得益於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圍繞C端的數據不斷積累。尤其是在個人借貸方面,個人數據為智能風控提供了底層支撐,最終幫助其實現快速借貸。

同樣的事情也正在企業端發生。當我們談企業數字化轉型時,本質上談的其實是企業內部組織架構、流程管理的數字化。因為企業軟件本地化部署價格昂貴,過去這是大型企業的權利。然而隨著公有云以及SaaS軟件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非本地化解決方案實現數字化。而企業數字化過程也將是企業線下的數據向雲端轉移的過程,公開透明,最終可以基於企業端數據發揮更大價值。

個人智能風控基於個人數據實現,同理,企業端數據的積累也將使企業智能風控成為現實。而企業智能風控的出現將降低中小企業風險評估成本,提高放貸效率。

三、什麼樣的企業將成為B2B金融科技時代最大的受益者?

B2C金融科技時代誕生了螞蟻金服、京東數科、度小滿金融等超級獨角獸公司,與這些企業密切相關的阿里巴巴、京東、百度,其共性是均為消費互聯網時代的大型企業,擁有不同維度的大量個人數據。

歷史總是重複的,B2B金融科技時代最大的受益者將是掌握大量企業端數據的公司,即“企業級軟件”提供商。比較典型的有CRM、ERP、進銷存系統服務商等,代表企業包括金蝶、用友等。

以ERP為例,ERP細分版塊包括財務、銷售、採購、生產、倉庫等,這些數據都是企業的核心數據,關係到企業的供應鏈、產量、銷量以及整個財務狀況。另外,風控模型一般會基於企業至少1年的經營數據,所有版塊數據造假成本較高,與最終獲得的融資並不成正比。因此,基於這些相對準確的企業核心數據來判斷是否放貸、放貸額度等,可以輸出一個相對精準的企業風控/評分報告。

企業智能風控的出現將使得企業融資如同個人借貸一般,風險低、速度快、安全性高,真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B2C金融科技戰爭已進入高潮期,而B2B戰爭剛剛開始。

備註:億歐智庫正在進行“2020金融科技十大趨勢”研究,歡迎金融科從業人員以及對其感興趣的朋友加作者微信交流(Wechat:1365209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